羅曉蘭,李明
?
基于文獻的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科研成果及機構合作特點分析
羅曉蘭,李明*
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信息中心,上海201203
了解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科研成果特點,有助于科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學科服務的推進。利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和萬方數據庫獲取國內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發表期刊論文的題錄信息,利用Excel 2010軟件,統計期刊論文的數量、來源、分布、科研合作和引用情況。1979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共檢索到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在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2539篇。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論文和基金資助成果較少;科研合作以本單位內部合作為主,但高質量的核心期刊論文卻多與本區域圖情院系或圖書館合作完成。建議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增加圖情專業領域的研究,提升科研成果質量,多與其他綜合類高校圖情院系或公共圖書館合作,共享資源,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國內醫學信息學發展。
機構合作;圖書館;中醫藥;文獻分析法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作為專業醫學情報服務和研究機構,在中醫藥科研、教學、文化傳承等方面承載重任。2016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對《中醫藥法(草案)》二審中針對國家發展中醫藥教育,建立適應事業發展需求、規模適宜、結構合理、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教育體系提出要求[1]。作為高校科研學習輔助機構和學術服務機構,中醫藥院校圖書館自身的科研實力和發展狀況有必要持續提升以適應新技術環境下的用戶需求,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中醫人才提供支持。
但是現有研究對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研究成果關注度較低,其科研成果因為專業特性而有別于其他類型圖書館,評價體系和要求有所不同,且館員結構也有自身特點。在醫療大數據研究驅動下,有必要對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科研成果和機構合作情況進行分析,探究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科學研究的發展動態、特色與不足之處,為提升專業圖書館的科研實力提供決策支持,研究在新技術、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的發展之路。
1.1 數據來源
利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和萬方期刊數據庫。檢索式:作者單位=中醫藥大學圖書*(模糊匹配)OR中醫學院圖書*(模糊匹配),查找作者單位為中醫學院圖書館、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或中醫藥大學圖書信息中心的期刊論文。檢索期刊文獻的時間為1979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選取中文期刊論文作為數據源是出于對國內專業圖書館尤其是醫學圖書館的成果分布規律的考慮,且期刊論文作為最主要的科研成果體現形式,可以反映出不同院校圖書館科研成果的數量、被引用情況、基金資助情況及科研合作情況,比較適合作為本研究的數據源。將CNKI和萬方數據都納入搜索范圍是為了盡量完整地搜集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期刊論文(因為兩家數據庫分別有部分獨家期刊)。經過多次檢索之后,確定2個數據庫最終的文獻來源數量,并導入Excel 2010表格中查重和調整格式。檢索結果中只要作者中有一位是來自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即納入分析。
1.3 數據錄入及規范
經過篩選、去重后獲取有效題錄信息,并通過CNKI數據庫提供的引用數據,對論文被引情況進行錄入,并對數據格式進行調整和規范,修正錯別字和意思表達不清楚的詞語,形成最終的研究數據集[2]。
1.4 統計方法
通過人工貼標對數據集進行作者合作情況的統計標引,進一步分析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科研合作的特點。人工標引主要解決4個問題:⑴作者單位規范統一(如統一“中醫學院”和“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和“圖書信息中心”);⑵作者和單位數量標識;⑶CSSCI來源期刊標識;⑷高被引論文學科和作者單位規范標識。
通過檢索、查重、篩選后,共獲取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在期刊上發表的論文2539篇。
2.1 科研產出統計
2.1.1 期刊論文數量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雖然是專業性的圖書信息機構,但是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不容小覷。圖1僅列舉了發文量排名在前16位的中醫藥院校。從總體期刊論文發表數量來看,南京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成果較多,位列前五。再從是否發表在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6年版)核心期刊(不包含擴展版)中圖書館學情報學核心期刊來看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期刊論文的質量,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發表圖書館學情報學CSSCI文章較多的分別為長春、黑龍江、天津、安徽、廣州等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備注:下文提及圖書館名稱時,均以中醫藥大學所在省份或地區代替)。
2.1.2 時間分布 選取發文數量排名靠前的5所高校作為樣本,通過Excel 2010統計發文時間規律(見圖2),從期刊論文發表的時間跨度來看,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期刊論文成果總體雖是上升趨勢,但呈現出一種不穩定的上下起伏狀態。
2.1.3 圖書情報類核心期刊(CSSCI)情況 分析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發表的圖書館學情報學領域的核心期刊來源情況,以CSSCI期刊目錄2016年版為準。其成果較為集中分布于《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工作與研究》《情報科學》《圖書館論壇》和《圖書館建設》等期刊(見圖3)。
2.1.4 基金資助情況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發表的期刊論文中有642篇受到基金資助,涵蓋各個基金級別,如國家級重點資助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省市級項目(省哲學社科、省自然科學、省衛生廳、省教育廳等)、行業協會(高校圖工委、圖書館學會、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等)和校級項目,醫學領域的論文資助級別相對較高,數量較多,而圖書館學情報學的高級別課題較少,數量偏少。這與中醫藥院校在課題申報上的傾向性有一定關系,醫學相關課題更易中標且受到資助的機會較多。從基金資助成果的數量情況來看,南京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和天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排名靠前。

注:以中醫藥院校所在省份或區域代替圖書館名稱。下同

圖2 1995-2015年5所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發文統計

圖3 1979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在CSSCI核心期刊發文統計
2.2 論文學科分布特點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由于其專業性服務需求,圖書館員多數具有醫學背景,也造就了醫學院校圖書館科研成果有別于其他類型圖書館的主題特色。從學科角度來看,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科研期刊論文主要涉及醫學、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文獻學、歷史等多個領域,其中以圖書館學情報學、醫學和計算機科學的成果最多。從圖書館學科服務的角度來看,諸多醫學科學研究成果和大量的醫學專業人才聚集在圖書館各個崗位上,為開展輔助科研和教學的學科服務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這一點從論文統計中的論文主題分布和合作情況分析可窺見一斑。
從發表論文的比例來看,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科研期刊論文約58%為圖書館學情報學論文,約35%為醫學專業論文,從醫學專業論文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成果的特點比較明顯,這與館員的學科背景有一定關系。從圖書情報科研論文質量角度來看,CSSCI專業論文僅占16%,未來中醫藥院校圖書館仍舊需要在圖書情報專業領域做出努力,產出高質量的成果,提升整體科研能力和館員綜合素質。
具體到圖書情報專業領域的研究成果,通過對論文關鍵詞進行規范化處理和詞頻統計發現,并未有特別集中和突出的研究領域,但其中比較有特色的兩個研究領域值得關注:中醫古籍文獻研究和醫學數據挖掘,而且這兩個研究方向在中醫院校中標的國家級課題中均有體現。
2.3 論文合作情況分析
從整體來說,國內圖書館學研究合作關系多集中于重點研究機構,整體上較為疏松,機構內部單位間合作較為顯著[3]。近15年來國內高校圖書館機構合作網絡已經形成了幾個基本板塊,地域、機構的學術地位以及知識體系的相似性是機構合作的重要因素。高校圖書館研究人員發生機構合作行為的基本模式主要為基于地域臨近性的合作、基于校內單位的合作以及基于師承關系的合作[4-5]。學者對國內醫學情報研究機構的合作情況頗為關注,出現了一系列相關研究成果[6-7]。
通過對研究題錄數據集的人工標引,將論文的合作機構數量、機構合作模式、合作區域、學科等進行規范化處理,以揭示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科研成果的合作特點。論文發表機構標引規則為:除中醫藥院校圖書館以外的其他機構都視為合作單位,劃分為同單位合作、區域合作、跨區域合作等3個方面,又根據學科將合作類型繼續細分為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合作、醫學專業合作和跨學科合作。重點揭示中醫藥院校圖書館與本校其他部門間合作、本地區其他院校合作、圖書情報類院系或圖書館合作、醫學院校合作、跨地區合作(國內)、跨學科合作(非醫學或圖書情報)、國際合作等多種形式的特點。
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期刊論文合作情況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第一,中醫藥院校圖書館與其他機構之間的合作較少,表現在74%的論文為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單獨發表。從圖4中可以看出,不論是CSSCI核心期刊論文還是普通期刊論文,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參與的科研成果多數為單一圖書館獨立完成,多家單位合作的比例較低。以CSSCI論文為例,45%的文章為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獨立發表,其中天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廣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獨立發表的文章排名前五位。
第二,合作機構類型。從合作對象來看,與中醫藥院校圖書館進行合作的多為本單位其他部門的作者,合作者多數具有醫學背景。除此之外,本地區圖書情報研究機構(如圖書館、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專業院系)、本地區的醫學研究機構(如醫學院、醫院、醫學研究所等)是與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合作最多的機構,合作領域以圖書情報和醫學領域為主,跨專業或者跨領域的合作數量相對較少。而CSSCI論文中的合作機構主要以同地區的圖書館或圖書情報專業學院、同地區的跨專業研究機構(如管理學、多媒體、計算機等)、跨地區跨專業合作最多(見圖5)。
第三,機構合作特點。將CNKI收集到的數據轉化為矩陣,用ucinet 6.6的excel Matrix Editor將矩陣轉化為ucinet dataset的.##h文件,然后在ucinet的菜單欄選擇Visualize,打開NetDraw 2.1,之后導入剛才的生成的.##h文件,選擇合作權值≥3的數據,得到圖6。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科研合作總體以同單位內部合作和區域性合作為主,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化分塊,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的合作以本單位、附屬醫院、本地醫療機構、同地區其他院校合作為主,跨區域合作成果數量少(見圖6)。

圖4 1979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CNKI、萬方數據中的中醫藥院校圖書館論文機構合作分布統計

圖6 1979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CNKI、萬方數據中的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科研合作分布圖
2.4 高被引論文分布
此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以CNKI提供的引文數據進行相關研究且得到業內認可[8-10],故本文也采用CNKI的引文數據進行被引論文情況分析。在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發表的文獻中,有1482篇文獻可以從CNKI期刊數據庫中獲取被引數據。從圖7文獻被引次數散點圖中可以看出,僅有少量文獻具有較高的引用次數,大多數文獻的引用頻次<10次,并存在約四成的零引用文獻。
選取被引次數>10次的期刊文獻166篇,對其學科屬性、來源、作者單位及合作情況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91篇(占54.82%)為圖書館學情報學,70篇(42.17%)為中醫學,其余不到4%為除中醫以外的其他醫學門類、計算機科學和教育學等。在被引用頻次>10的圖書情報期刊論文中,廣州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等圖書館名列前五(詳見圖8)。

圖7 1979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CNKI期刊論文被引頻次分布統計

圖8 1979年1月1日-2016年8月31日CNKI、萬方數據中被引次數>10次的圖書情報論文發表單位分布
通過對國內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期刊論文進行統計分析,從科研成果質量角度來看,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發表的核心期刊論文數量偏少,基金資助成果不多;從論文合作情況來看,中醫藥院校圖書館與校內醫學院、醫院及本地或者跨區域的院校和研究機構雖然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但實際合作數量較少,約七成成果由單個圖書館研究人員獨立完成,合作主要以本單位內部合作為主,高質量的核心期刊論文多與本區域圖書情報院系或圖書館合作完成;被引次數較高的期刊論文主要為圖書情報類和中醫類,且中醫類期刊論文占比達到四成以上。
基于以上研究結論不難看出,從學科服務角度而言,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有著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大量具有醫學背景和圖書館工作經驗的學科服務專業人才,可利用學校積累豐富的學科資源,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做好圖書館與學科的嵌入式服務。從圖書館研究成果角度來看,中醫藥院校圖書館有自己的學科發展特點,兼顧圖書情報與醫學專業研究,且二者平分秋色,但成果質量有待提升。這一點可以參考國外醫學圖書館在研究成果和研究領域上的發展策略和研究方法,在醫療大數據發展的新興研究環境下,充分發揮醫學院校的資源優勢,做好圖書館特色專業服務。另外,雖然中醫藥院校圖書館在中醫古籍、文獻學等領域已經有較深的積累,且有不少基金項目資助,但是中醫藥院校圖書館仍應多與其他綜合類高校或公共圖書館、圖書情報院系、計算機院系進行溝通合作,共享資源,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國內醫學信息學和醫學情報學發展。
[1] 中國網.中醫藥法草案二審:中醫藥事業發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EB/OL].[2016-08-29].http://news.cctv.com/2016/08/29/ARTI9RmxKRQDP8rEmfZUrzFZ160829.shtml.
[2] 邱均平,黨永杰.我國圖書情報領域機構合作網絡分析——以“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論文為例[J].情報科學,2013,31(1):56-60.
[3] 宗乾進,袁勤儉,沈洪洲.2001-2010年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知識圖 譜——基于知識圖譜的當代學科發展動向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21(2):84-91.
[4] 劉紅霞.我國高校圖書館機構合作現象的社會網絡分析[J].情報雜志,2011,30(9):107-111.
[5] 羅毅,莫祖英.近十年圖情領域機構合作分析[J].情報科學,2015,33(6):150-154.
[6] 劉亞民,劉巖,李小濤,等.我國醫學情報研究機構2000-2009年發表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0,19(12):1-6,12.
[7] 尹懷瓊,周文琦,周良文.我國醫學情報研究機構發展及合作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4,23(3):26-30,38.
[8] 邱均平,余厚強.跨學科發文視角下我國圖書情報學跨學科研究態勢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36(5):5-10.
[9] 魏瑞斌,石磊,武夷山.學術期刊零被引現象的實證研究——以圖書情報學期刊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5,59(1):82-88,105.
[10] 趙星,譚旻,余小萍,等.我國文科領域知識擴散之引文網絡探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38(5):59-67.
Analysi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Research Cooperation Features of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LUO Xiao-lan, LI Mi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featur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promo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bject service.Title information of articles published by 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obtained from CNKI and Wanfang database. Excel 2010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clude the number, source, distribution,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citation.As of August 31, 2016,totally 2539 articles published by the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journals were obtained. The number of CSSCI journal articles published by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jects funded by foundations was small. The research cooperation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internal cooperation within the unit. But the high quality CSSCI journal articles were mostly complete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regional department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libraries.Libraries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uggested to emphasize the research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cooperation with department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of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share resources, play their advantages and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edicinal information science.
institution cooperation; libraries; TCM; literature analysis
羅曉蘭,李明.基于文獻的中醫藥院校圖書館科研成果及機構合作特點分析[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7,41(5):18-23.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5.004
G251.5
A
2095-5707(2017)05-0018-06
上海市衛計委面上項目(201540103)
羅曉蘭,講師,研究方向為醫學信息學、健康行為和讀者行為。E-mail: miaoqu11@126.com
李明,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醫學信息學、術語標準化、數據挖掘。E-mail: acupunture@126.com
(2017-05-08)
(2017-06-05;編輯: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