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青,張華敏,侯酉娟,郎朗,蘇大明
?
中醫藥特種文獻資源建設研究
段青,張華敏,侯酉娟,郎朗,蘇大明*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醫藥特種文獻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資源,是中醫藥信息資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介紹了中醫藥特種文獻的特征、種類以及特種文獻資源建設的意義,并探討建立中醫藥特種文獻數據庫,使特種文獻能夠充分發揮其知識價值。
中醫藥;特種文獻;文獻資源;數據庫
特種文獻與圖書、期刊并列成為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特種文獻是指出版發行和獲取途徑都比較特殊的科技文獻,主要包括會議文獻、科技報告、內部資料、專利文獻、學位論文、標準文獻、科技檔案、政府文件等[1]。中醫藥特種文獻可以反映中醫藥領域最新科研成果或最新學術動態的信息,往往包含著超前或發展中的問題,有著珍貴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在中醫藥文獻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整理中醫藥特種文獻,進行數字化加工并建立特種文獻數據庫,為中醫藥高校、科研院所和中醫醫療機構提供特種文獻服務,可以提高中醫藥特種文獻的利用率,發揮其獨特的知識價值。
中醫藥特種文獻具有特色鮮明、內容廣泛、數量龐大、出版發行無統一規律、參考價值高等特點,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1.1 前沿性
前沿性是中醫藥特種文獻最為重要的特征。如中醫藥學位論文,其選題一般都是中醫學科需要解決的、比較重要的、具有前沿性的理論或應用方面的課題,代表了本專業的發展方向,探討的是前人較少甚至尚未涉足的領域。很多中醫藥特種文獻記載了本學科最新研究進展、新成果、新動態以及對本領域有重大影響的事件。
1.2 獨創性
中醫藥特種文獻具有專業性極強的特點,是具有獨創性的一次文獻,一般多在本學科領域內交流使用。如中醫科技檔案、專利文獻等,它產生于正在進行的還沒有完全成熟的科研資料和科研成果,能快速反映中醫藥教學、科研、臨床的最新動態和信息,能迅速報道原始研究成果,具有很強的獨創性。
1.3 靈活性
由于中醫藥特種文獻信息量大、形式多樣、印刷數量少,通過非正式渠道發行,且發行不規律,僅內部發行,可在圖書館之間交流使用。中醫藥特種文獻通常使用面窄但內容豐富[1],如中醫藥學術研討會、報告會、學會、年會、專題交流會等會議資料或論文集等產生于一次會議過程中的一系列信息資料,舉辦會議同時產生文獻,具有出版的靈活性。
1.4 時效性
在各種文獻類型等級結構中,中醫藥特種文獻比其他文獻傳播信息速度更為快捷,具有更強的時效性。它以方便的表現形式,將中醫藥信息快捷地傳播至有關科研人員和行業內。在網絡環境下,特種文獻這一特征表現得更為突出,如中醫科技報告、中醫標準文獻等,其內容會隨著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而進行修改和補充,新修改的標準將代替原有的標準,時常更新,時效性特征明顯。
2.1 實現特種文獻資源的數字化
紙質文獻具有極易丟失、損壞,檢索困難、低效,檢索效果差等缺點,因此,將中醫藥特種文獻進行數字化加工建立數據庫,可以給讀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查詢檢索系統,有利于提高特種文獻的利用率。
2.2 建設特色館藏的需要
特種文獻是一種出版形式比較特殊的科學技術文獻資料,大部分特種文獻由于是內部出版物,很多是對中醫藥前沿和最新信息的研究資料,情報價值極高,可以極大地豐富中醫藥專業圖書館的特色館藏,具有區別于其他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特色。
2.3 有利于館際互借和資源共享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文獻資源數字化、傳遞網絡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實體虛擬化已成為圖書館的一個重要特征。特種文獻是中醫藥圖書館資源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實現在網絡環境下全文檢索、全文下載、信息資源共享,必須建立中醫藥特種文獻數據庫體系,通過網絡進行傳播使用,實現館際互借和資源共享,使特種文獻在網絡環境下充分發揮其知識價值。
通過對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全國主要中醫藥專業圖書館以及大型綜合性文獻數據庫調研,梳理中醫藥特種文獻資源的發展狀況、館藏資源、網絡資源,采集這些資源并進行整理及加工,建立中醫藥特種文獻數據庫。
3.1 中醫藥圖書館自建特種資源庫
目前很多中醫藥專業圖書館都自建特種資源庫,成為本館獨特的館藏資源。這類數據庫主要包括以下4種類型。
3.1.1 科研成果及學術著作數據庫 數據來源主要包括中醫藥高校、研究院所的科研成果及本系統學術著作。這類數據庫主要采集、加工、整理本單位科研人員、教職工歷年來的科研信息,包括科研成果、專著、自編教材、論文、實驗報告、發明專利及重大的技術改進項目等,制作成特種資源數據庫。如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本校師生著作學術文庫,湖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本校專家學者資源庫,遼寧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本校師生著作文庫、名醫名師庫,福建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本校老師著作專題庫等。
3.1.2 音像視頻數據庫 中醫藥音像視頻數據是一種重要的特種資源,它是指融合了圖片、音頻、視頻等多重媒體且與中醫藥理論、知識及應用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一般是為了方便本單位本系統的教學和科研需要,由圖書館的多媒體中心通過多媒體技術以具有館藏特色的聲像資料為對象,構建新穎獨特的音像視頻數據庫,如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的名老中醫經驗視頻數據庫、上海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校內講座視頻庫等。
3.1.3 學位論文數據庫 學位論文是數量最多的特種文獻。學位論文是經過專業導師指導,由具有一定權威的同行專家、學者審查的原始研究成果。學位論文所探討的問題一般比較專一,均是前沿學科的研究,對問題的闡述比較系統和詳盡,研究中的實驗設備先進、方法嚴密、數據可靠,在學術上具有一定的獨創見解。中醫藥學位論文,特別是博、碩士學位論文,是高價值情報源,是中醫藥高校和科研機構重要的信息資源,是一種“原生態”及特色館藏資源,它在中醫藥教學、科研和臨床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目前,國內大部分中醫藥高校和科研機構都建設了本單位的學位論文數據庫,成為其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滿足本單位及本領域教學、科研與臨床的需要。
中國中醫科學院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可以全文檢索1978-2016年所有博碩士學位論文計 2691篇,讀者可以從“中文、英文題名”“作者姓名”“學號”“培養單位”“專業”“導師姓名”“學位年度”“主題詞/關鍵詞”8個字段進行檢索,可檢索原文、圖片、引文、文摘、館藏、相關文獻等[3],檢索結果可顯示全部著錄字段及每篇文章的原文圖片,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保存。
3.1.4 內部出版物文獻數據庫 內部出版物指我國中醫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編印的文件匯編、業務資料、宣傳材料,科研單位編印的科技資料、學術資料,有關部門進行崗位培訓、大專院校因教學需要,必須自行編寫的內部教材、崗位培訓資料,有關部門整理編寫不宜公開出版發行的各類文史資料等。這些內部出版物在中醫藥專業圖書館館藏文獻中占有很大比重,具有珍貴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近年來內部出版資源逐漸受到重視,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內部資料文獻數據庫正在建設中,即將建成的有內部期刊文獻數據庫。
3.2 國內主要綜合性大型數據庫中醫藥特種資源
對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萬方數據資源系統(萬方數據)收錄的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專利文獻、標準文獻進行檢索,以獲取中醫藥特種文獻網絡資源。結果見表1。

表1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醫藥特種文獻資源調研結果
4.1 數據采集
中醫藥特種文獻數據庫的數據主要來源于館藏資源、大型綜合性數據庫和本專業優秀碩士、博士論文等渠道。其采集途徑主要有4種,一是將現有的館藏特種資源采集、整理入庫,包括紙質文獻和電子版文獻;二是外館的特種文獻資源采集入庫;三是利用現有的綜合性數據庫,如CNKI、萬方數據庫等;四是采集中醫藥專業碩士、博士論文,將其整理入庫。
4.2 數據加工
對傳統紙質文獻進行進行批量掃描,通過一定程序對圖片文件進行處理,實現圖片文件與PDF格式的轉換。圖片文件保存完成后,需要與原刊進行校對、查重。刪除重復掃描圖片,增補遺漏文件。
對已采集的特種文獻數字資源按照中醫藥專業學科進行分類,然后進行數據著錄。文獻類型不同,具體著錄項目不同。內部出版物需著錄題名、著者、分類、主題詞、出版時間、出版單位。學位論文需著錄著者姓名、論文名稱、關鍵詞、摘要、學科專業、提交日期、論文級別、保密級別、指導教師、總頁碼。會議論文需著錄標題、分類、關鍵詞、會議摘要、會議名稱、會議時間。專利文獻需著錄類別、申請號、摘要、公開號、國際專利分類號(IPC)、發明人、代理機構、代碼、名稱、申請日、公開日、專利人、代理人、優先級。標準文獻需著錄標準號、標準類別、中文標準名、英文標準名等。
4.3 數據庫建立
制定數據庫建設標準與規范。參照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標準規范,制定中醫藥特種文獻數據庫元數據規范。
制定數據庫操作系統的功能與結構。數據庫系統具備文獻上傳、文獻檢索以及后臺數據庫管理等功能。數據庫結構要遵循開放、可擴展及安全的原則,提供統一的框架,支持多種數據的集成、多種業務集成和多種應用界面集成的需求。同時,支持多種管理模式,既可集中式管理也可分布式管理。
數據庫的權限設置。通過數據庫系統的存取控制機制,保證有權限的用戶具有訪問數據庫的權限;其次是合法權限檢查,當用戶發出存取數據的操作請求后,系統就會查找數據字典,根據安全規則進行合法權限檢查,若用戶的操作請求超出了定義的權限,系統將拒絕執行這些操作。
數據庫調試。對已建好的數據庫系統進行安全性與穩定性的測試。
中醫藥特種文獻在中醫藥文獻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特種文獻對中醫藥高校、科研院所及醫院等領域的教學科研及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重視特種文獻的采集、開發利用,建設中醫藥特種文獻數據庫,可以促進中醫藥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讓讀者快捷、準確、有效地獲取和利用中醫藥特色信息資源,同時也應不斷完善數據庫功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檢索速度、數據更新速度,實現中醫藥特種文獻數據庫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1] 楊雯.“特種文獻”價值分析[J].圖書館界,2004(3):9-11.
[2] 孟凡紅,亢力,何前鋒,等.研究生學位論文電子版遠程提交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9,16(S1):70-71.
[3] 段青,尚文玲,蘇大明,等.中國中醫科學院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建設[J].中國數字醫學,2016,11(9):100-102.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TCM Special Literature Resources
DUAN Qing, ZHANG Hua-min, HOU You-juan, LANG Lang, SU Da-mi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TCM special literature resources are very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are the essential parts of the TCM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TCM special literatur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special literature resources, and discus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CM special literature database, so that the special literature can give full play to its knowledge value.
TCM; special literature; literature resources; database
段青,張華敏,侯酉娟,等.中醫藥特種文獻資源建設研究[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7,41(5):24-27.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5.005
G253;G250.74
A
2095-5707(2017)05-0024-04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基本業務費自主選題(ZZ100101)
段青,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醫藥文獻資源研究。E-mail: duanq@mail.cintcm.ac.cn
蘇大明,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醫藥信息學。E-mail: sudaming2002@163.com
(2017-05-25)
(2017-06-20;編輯: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