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斌+陳亮++施智梁
產品力不斷提升的自主品牌汽車再次揚帆出海,在不同市場,
要因時因地制宜,競爭策略需差異化、多樣化
自2014年7月開始負責上汽集團的海外經營后,上汽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楊曉東就常帶著行李箱進會議室、出席活動,一開完會,直奔機場趕國際航班。如今,他每年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各國飛行,跑遍了東南亞、澳大利亞、新西蘭、中東、南美以及歐美發達國家。
這是負責國際業務的中國車企高管奔波的一個縮影。在9月中旬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奇瑞和長城汽車(601633.SH/02333.HK)攜手亮相。相較于以往的單兵作戰甚至集體缺席,兩家中國車企拿出了面向成熟市場的產品。
要真正成為國際化的汽車生產商,產品進八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才是自主品牌車企需要邁出的關鍵一步。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車展上表示,打造高端品牌必須走國際化之路,WEY品牌參展是中國高端品牌在德國的亮相,“是一種國際化的預熱”。而奇瑞則推出全新高端EXEED系列的首款車型TX,向歐洲市場問好。
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海外戰略正在轉型,新一輪的出海開始加速。
在2008年之前,奇瑞、吉利等車企都主要以整車貿易或設立組裝工廠的方式出海,目的只是單純賣車。
當時的中國車企算是販一輛算一輛的“國際倒爺”,產品質量一般,不重視海外經營和口碑,商務部曾建議中國車企“重視和提高出口車輛品質”。
現在,自主品牌汽車的產品力不斷提升,越來越多車企選擇采用在海外投資建廠的重資產模式,把供應鏈和營銷售后都搬過去。
這類打法在東盟、伊朗等有關稅壁壘的新興市場可行,但要進入歐美成熟市場需要新的商業模式。
電動、智能、網聯、共享,是全球汽車市場的趨勢和方向,但怎么真正落地歐美,開拓成熟汽車市場,是中國車企再下西洋的大考。
而經濟、政策、勞工等不確定因素也如暗礁和風浪考驗著出海的企業,要對各類風險進行充分調研,做好預案,不能等著交學費。
自主品牌要在東盟建立海外根據地
東南亞是最靠近中國的新興汽車市場,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很多中國車企將其定為出海的第一站。
根據東盟汽車理事會公布的銷量,東盟2016年銷售新車316萬輛,其中印尼銷量達106萬輛,連續三年成為東盟第一大汽車市場,泰國和馬來西亞分別以80萬輛和66.7萬輛的成績排名第二和第三。
東盟汽車市場的消費潛力巨大。信譽評級機構惠譽(Fitch)旗下研究部門BMI Research預計,2017年東盟十國的汽車銷量有望增加8.1%,遠超去年3.1%的年增速。
自主品牌汽車正加速布局東盟市場。
2017年7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度尼西亞的工廠正式宣布投入運營,上汽集團(600104.SH)對該項目直接和間接持股超過60%。
半個多月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下稱“吉利控股”)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下稱“DRB”)在6月23日正式簽約,收購DRB旗下寶騰汽車(PROTON)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Lotus)51%的股份。
不難發現,中國車企大多選擇東盟前三大汽車市場——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作為再次進軍東南亞的突破口。
“以泰國為例,銷量是百萬級的,在東盟內部也是相對成熟和領先的汽車市場,有比較強的輻射能力。”楊曉東告訴《財經》記者,上汽在泰國的新工廠正在建設,設計年產能為10萬輛,上汽通用五菱的印尼工廠預計最高可年產12萬輛。
但東盟市場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2005年5月,吉利汽車(00175.HK)和馬來西亞IGC集團在整車及CKD(CompletelyKnockDown,即全散件組裝)項目達成合作,隨之而來的是政策阻礙:吉利在馬來西亞生產的車輛產品中,在當地只能銷售20%,余下80%必須出口其他國家。12年后,吉利選擇收購寶騰。
更重要的是,東盟各成員國之間汽車關稅相對較低,甚至是零關稅,但對于其他國家的進口汽車會征收高額關稅。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信息顯示,2016年泰國的汽車進口稅率包括進口稅、海關稅、國貨稅、增值稅以及內政稅等,進口汽車的上繳稅率最低為116%,最高可達328%。
為了突破東盟地區的政策和關稅壁壘,大多數中國車企選擇去當地建廠或者收購本土企業,從“走出去”變為“走進去”。吉利、上汽以及奇瑞等都在轉型,上汽集團在2014年就與正大集團合作在泰國合資建廠。
海外建廠對于制造成本的降低有限。在東盟當地建廠要本土化,除了30多名中方管理人員,泰國工廠其余六七百名員工都是當地人。“從汽車制造業來看,泰國的人力成本低于上海,但和中國平均水平差不多,其他水電等資源成本也是各有優勢。”楊曉東告訴《財經》記者,“目前泰國制造成本要略高于中國。”
也就是說,繞開關稅壁壘,直接進入東盟當地汽車市場銷售是中國車企建廠的核心訴求。
同時,在楊曉東看來,除了建廠地的本國市場,依靠泰國這樣相對成熟的汽車市場和產業基礎,“上汽計劃把泰國打造成右舵車的生產基地,開辟‘海外-海外的出口道路”。泰國等工廠既可以輻射東盟內部,降低關稅,也能直接將產品出口到澳大利亞、新西蘭(下稱“澳新市場”)等汽車市場。
但要在東南亞扎根并輻射其他汽車市場,中國自主品牌還得跨過日系車這一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