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仁軍
摘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財務狀況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該單位能否穩健發展,故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對基層醫療機構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就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管理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貪污挪用、套取資金等問題,因此,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運作進行完善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內控管理運作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以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完善財務內部控制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管理;問題;對策
近年來,隨著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級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政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財政資金,保障資金安全,對管理和使用部門都是一種考驗。在此情形下,國家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體制進行了改革,各縣(區)在當地衛生主管部門的主導下,成立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集中核算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納入了集中核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模式由此發生了重大轉變,由單位主管(單位既管帳又管物)變成了由單位和核算中心共管(核算中心管帳、單位管物),在此模式下,帳實脫節現象客觀存在,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對基層醫療機構來說尤為重要。就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管理的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因此,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運作進行完善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內控管理運作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并努力探尋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以期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部控制管理運作中出現的問題
(一)缺乏內部控制主體責任意識,重業務、輕財務觀念根深蒂固
因受計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一直以來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把醫療業務工作作為工作的重心,對財務工作卻并不重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負責人更缺乏對財務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實行集中核算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資金都要經過核算中心的審核后才能執行,且帳務由核算中心處理,故部分醫療衛生機構認為既然經核算中心審核通過了,那財務行為就是合理合法的,即使出現問題也是核算中心的責任,而他們沒有認識到自己才是財務行為的主體,并應據此承擔責任,這些因素導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非常松散。
(二)財務管理基礎薄弱、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普遍低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主要職能是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基于這個定位,單位職工基本都是從事醫藥衛生行業的人員,單位很少引進財會類專業人才。財務人員基本都是兼職,且都很少接受專門的財務知識培訓。實行集中核算后,單位不需要做帳,報帳員就成了單位主管財務的人員,他們雖肩負管理單位財務的重任,但他們并不具備履行該職位的能力,只是被動的接受工作安排,并機械的處理,在單位日常財務活動中,基本都是聽從領導的安排進行的;對于本單位的資產、往來賬目等更是缺少及時的控管、核對。
(三)財務內控制度缺失,執行缺位
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日常財務管理活動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管理。但是,就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只是對一些日常的財務管理行為進行了簡單的規定,而對于一些諸如固定資產管理、醫療器材的采購、單位的往來賬目的管理等并未做出詳細的、科學的控制與管理規定。由于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很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人員只能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遵循隱形的內部規則來對這些內容進行控制和管理,這就造成管理中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有少數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雖然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在執行中不時走樣,有的財務人員選擇性執行,有的財務人員甚至不履職,由此導致有的單位收費員利用管理漏洞,采取多收少記、混水摸魚等手段挪用、貪污營業款的現象時有發生。
(四)風險意識缺乏,內部風險評估機制薄弱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而機構中的領導者并未意識到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幾率。因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管理的另一個大難題就是缺乏相應的風險評估機制。截止到2016年,我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已經提高到45元,2017年還將繼續提高;人員經費、公用經費、項目建設等財政補助經費也在不斷增漲,雖然國家已經加大了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資金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內部預算意識的缺失,風險評估機制的缺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資金使用、基本建設、舉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最終造成部分單位債務不合理攀升,流動資金嚴重短缺,單位時不時出現財務危機。
(五)外部監督浮于表面,實際監督力度相對弱化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從表面上看,核算中心對其收支行為都進行了監管,但從實質看,核算中心審核的是票據,只能對票據本身所記載事項的合法性和合規性進行審核,并不能對事項的真實性進行審核。由于內部控制管理不到位,外部又缺乏有效的監督,最終導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藥品、醫療器械采購等方面不時會出現私下交易、徇私舞弊、弄虛作假、套取資金等行為。
二、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控管理運作中常見問題的有效對策
(一)轉變觀念,加強財務內控環境的營造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必須轉變觀念,加強內部控制意識,除自己積極參加各種相關的培訓和學習外,還必須積極組織本單位職工參加各種與內控相關的培訓和學習,并在適當的場合或場所進行內控方面的宣傳和教育,為本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運作營造良好的環境,讓大家認識到,醫療業務很重要,財務內控管理同樣重要。
(二)加強財務人員培養力度,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各單位要積極安排資金,支持和鼓勵財務人員到外面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重點學習內部控制規范、會計制度與財經法律法規等,以此來提升財務人員的理論水平、政策水準、實際操作能力。
(三)結合實際,不斷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加大內部控制執行力度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根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財經政策與制度,再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例如: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關于藥品、醫療器械采購的相關控制規定。單位一旦制定出相關規定就必須嚴格遵照執行,不能朝令夕改、流于形式。為了杜絕各種貪腐現象的發生,一方面要實行關鍵崗位輪崗制,另一方面還必須完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
(四)樹立風險意識,建立內部風險評估機制
各單位必須樹立風險意識,認真制定單位預算,并有效執行預算,單位的各項資金才能按計劃有序使用,只有建立好風險評估機制,才能有效防范財務風險,防止出現財務危機。
(五)加強內部監督,實現財務內部控制無死角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建立健全科學的、完善的財務信息管理平臺和體系,制定出合理的、科學的、可行的、規范化的內部約束機制、監督機制、問責機制,實現對單位內部各環節的全方位、多層面、無死角實時、動態化監控。例如:做好財務控制管理制度落實工作的效果評價,構建相應的獎懲機制,并完善對薄弱環節的控制。
綜上所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內部控制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關系到整個醫療行業的發展,更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加強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保證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的順利運作,為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練斌.淺議基層醫療機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部控制[J].當代會計,2015(03).
[2]盧定祥.論如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4,18(18):147-149.
[3]何軍.完善內部控制促進基層醫療機構健康發展[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3(9):141-142.
(作者單位:湖南省慈利縣鄉鎮衛生院財務集中核算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