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國
摘 要 考試是檢驗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高職院校期末考試到底是采用教考分離,還是采用教考合一,一直以來爭議頗多。本文從教學參與者三方出發,考慮教學管理者、一線教師和學生,分析如何合理選擇考核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職 期末考試 教考分離 教考合一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08
The Three Parties Analysis of 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and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Weiguo
(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Railway High-speed, Hengyang, Hunan 421002)
Abstract Examination is a necessary link to test the teaching effect. It is a lot of controversy since the final examin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adopt 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or to adopt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ing. In this paper, from the three participants of teaching, we should consider teaching managers, front-lin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analyze how to select a reasonable assessment method to maximiz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final examination;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 unity of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考試是高職院校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公元前1115年,夏商周時期我國就建立了早期的考試制度。經過三千年的發展,考試變得越發蓬勃,從國家級的高考、自學考試、單獨招生考試,到平時高職院校的期末考試、期中考試和補考,考試形式多樣、變化多端。考試的天職是公平公正,為了這一責任,我們努力了千年,在這過程中,爭議比較大的是教考分離和教考合一。
1 內涵分析
1.1 教考分離
教考分離是指將教學過程和考試過程進行分離,任課教師不參與出題,試卷采用流水化操作,每位老師只批改其中的一部分試題,最大限度地想要達到公平公正。但是命題者不一定了解學生的情況,命題時難免有所偏離,考試結果不一定能夠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
1.2 教考合一
任課教師是教學實施者,考試試卷出題者,最終成績評定者,三者合一,教師全方位主導了教學的全過程,最大限度地反映最新的教學成果。由于任課教師對于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了解得比較深入,因此在考試命題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從而保證了考試更為合理。
2 教育三方的碰撞
2.1 學校管理方
學校管理方在常規考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補考)中計劃或正在實施教考分離是基于國家統一考試借鑒。但是學校管理方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是做不到國家考試的保密級別的,比如高考(絕密)、自考(機密)、單獨招生(秘密),這些保密級別,就學校的常規考試是無法做到的。考試就像是一條生產線,圖紙設計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后續還有監考、批改試卷、成績匯總、綜合成績評定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都能夠保證公平公正嗎?這是有待商榷的,所以,學校管理方在實施教考分離之前,應該進行詳細的調研。首先調研本校是否具備教考分離的條件,一線教師和學生對于教考分離的支持力度;其次做好教師和學生的宣傳工作,尤其是在開學第一堂課上,教師需要對教考分離課程做出相關宣傳;最后,并不是所有課程都適應教考分離這一模式的,我們需要調研哪些課程適合實施這一模式,不要搞大鍋飯,搞一刀切,試圖把全校課程都統一為教考分離模式。
2.2 教師方
一線教師是教學的直接實施者,也是教考分離的第一承受者。2016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陳萍的研究成果表明,32.7%的一線教師反對教考分離,但只能按照學校要求做;23.7%的一線教師支持教考分離,并經常做相關宣傳;高達43.6%的一線教師左右搖擺不定,也就是說一線教師有接近一半的教師很迷茫,到底是支持教考分離,還是反對教考分離,并不確定。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該從教學實踐出發,充分調研,以防出現調研不到位,獲得虛假數據的情形。
2.3 學生方
學生是考試制度的第二承受者,我們在制定考試大綱、考試標準和考試方案時必須關注學生的訴求。2016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陳萍基于學生的視角實證研究了學生對于教考分離模式的態度,高達46.8%的學生反對采用教考分離模式,高達66.7%的學生贊同采用教考合一的考試模式,兩級分化非常嚴重。學生反對的理由有很多,高達48.1%的學生認為,高校實施教考分離,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沒有改善,認為教學質量提高的學生只有20.9%。這就說明,有相當一部分數量的學生認為大學課程采用教考分離模式,效果不好。endprint
3 四步走的實施策略
通過對中國知網2013-2017年有關教考分離(434篇文獻)和教考合一(526篇文獻)的分析,我們選擇與高職密切相關的、進行了實證研究的22篇文獻進行分析。我們得出結論,實行教考分離制度,不能夠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完全放棄其他的考試方式,比如教考合一。從高職院校的長期教學實踐來看,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教考分離,教考分離應該因地制宜,合理應用,循序漸進。
3.1 全校調研
調研分三方,教學管理方、一線教師、學生。最終形成的結論,教學管理方占30%,一線教師占30%,學生占40%。調研參與者需占所有應參與者的75%以上方為有效。這種調研有一定難度,而且在調研過程中,要切記一點,不能做記名調研,否則得出的結果可能是虛假的,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教學管理方的調研需要高職院校主管院長支持;一線教師就需要各個教研室主任發動;在對學生宣傳時,只需要進行中性的指導即可,語言不能帶有誘導性,由于學生的意見在整個調查結論中占有較大比重,所以盡可能獲取學生的真實想法,這非常重要。
3.2 選擇科目
教考分離科目選擇需慎重,因為教考分離最初是在全國性的統一考試中引用過來的,這一類考試和學校常規教學考試是有所區別的,選擇合適的科目至關重要。中央財經大學聶建峰、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向瑩、甘肅省衛生學校的張燕、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呂道遠等學者的研究表明,教考分離課程應該選擇人文素質課和崗位職業技能課中的基礎課,對于專業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就不建議采用教考分離,教學成本高、效果差,建議采用教考合一模式為宜。
3.3 宣傳工作
教考分離制度要想順利進行并取得不錯的效果,首先是要做好宣傳工作,充分考慮部分教師和學生的抵觸情緒,做好宣傳工作。宣傳工作主體是教師,教學管理部門要充分聽取一線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不能搞一言堂,忽略一線教師的意見,這是不可取的。如果一線教師從心理上抵觸教考分離,那么在宣傳發動上將會出工不出力,可能是很簡單地應付一下就完事,這樣宣傳效果就不好,授課教師應該在開學的第一節課就向學生介紹本門課程的課程定位、考核形式。
3.4 考后分析
教考分離模式實施過程中,要做好考后分析,吉林師范大學高嵩的研究表明,教考分離實施前,全校的不及格門次是2347門;采用試題庫方式實施教考分離后,全校的不及格門次是3080門,上漲30%,這說明實施教考分離后,成績變動比較大,需要綜合分析原因。這里有三個原因需要關注:第一就是一線教師的支持力度;第二就是學生本身的適應能力;第三就是大學生招生就業形勢。
4 試題庫的角色
試題庫是很多高職院校都采用的教考分離模式,但是深入分析后,我們就發現這一種模式的弊端。原來學生是背卷,現在轉為背庫,應試教育痕跡是非常明顯的。
教考分離的起源是國家大型考試,原意是教學和考試分離,例如高考,考卷每年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的調研結果發現相當一部分的人員(教學、管理)都認為教考分離就是試題庫,這與教考分離的初衷相悖。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在于沒有正確把握教考分離的理念。
研究發現,教考合一也可以采用試題庫,從一線教師的面對面調研我們獲知,每個教師自己就有一個小型的試題庫,而且這一種小型試題庫使用更加靈活,更新速度快,與專業和行業對接比較緊密。相對應的就是學校的大型試題庫,建設周期長,投入大,但是效果不一定好,有部分學者認為這種方式違背了教學本源,這有待商榷。
我們認為不應夸大試題庫的作用,認為試題庫就是教考分離,本身就是錯誤的,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一線教師是最有發言權的,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將教考分離和教考合一合理運用,基礎課由于采用了統一的教學大綱、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可以采用試卷庫的教考分離形式。專業基礎課由于專業不同,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也是不同的,建議由企業和富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帶頭人或從教本課程5年以上的教師聯合出題。專業課不建議采用教考分離的方式,更不建議采用試題庫模式的教考分離,試題庫的更新速度遠遠跟不上專業的發展速度,如果采用這一方式,試題庫的考核能力是受到質疑的。
5 結語
教考分離制度是近幾年非常熱的教學效果考核實施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的爭議頗多,支持者和反對者數量眾多,且都能夠找出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沒有哪一方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這就促使我們思考,到底要不要用,如果采用這種方式,如何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質量,我們從教學參與三方出發,尋找到了一條合理應用教考分離,促進教考分離和教考合一考核方式協同工作的途徑,以期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陳萍.關于高校期末考試采用“教考分離”模式的實證研究——基于學生的視角[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6(21):12-15.
[2] 聶建峰.“教考合一”還是“教考分離”——對兩種大學課程考試模式的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13):10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