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王躍利 張衛東 李警
摘 要 人才隊伍建設是一流高校發展的根本,是一流學科拓展的基石,是我國當前“雙一流”建設的核心因素及內生動力源泉。文章通過分析電子信息行業類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圍繞人才強校戰略契機,指出人才總體數量不足、學緣結構相對單一、高端人才引育乏力、“雙創”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結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經驗,提出電子信息行業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建設舉措。
關鍵詞 電子信息行業類高校 人才隊伍建設 “雙一流”建設 人才引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15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ake School of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Tao, WANG Yueli, ZHANG Weidong, LI Jing
(School of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1)
Abstract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is the fundamental development of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it is the base of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development. It is also the core factor and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of our countrys "Double Top University” policy.According to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aculty in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universities and the “First class university talent team strateg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some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shortage of talents, single education related structure, weak in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end talents and lack the cap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building talent team in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Xidian university, the article indicate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in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universities.
Keywords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universities;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Double Top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talent cultivation
我國高等教育不斷快速發展,已然進入改革的深水區,人才隊伍建設在高校內涵式發展中起著夯基壘臺的核心作用。當下各高校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在人才建設方面對標對表、多措并舉,從機制體制等四梁八柱的頂層設計入手,實行新型的人才管理模式和人事制度改革。結合電子信息行業類高校特點,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常態進行深入分析,順勢而為、應勢而動的探索人才隊伍建設的新舉措,是高校謀劃長遠發展亟待優化的工作。
1 高校人才隊伍建設整體形勢
國家歷來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近年來利好政策頻出,為高?!皬V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營造了寬松氛圍,提供了多維保障。
2008年,國家實施了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即“千人計劃”,引進并有重點地支持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來我國創業。2010年制定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了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任務,開始實施了“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青年英才開發計劃”、“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1]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 電子信息行業類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現有問題
近年來,高校受益于發展環境,借力于各項政策,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總體數量、學緣結構、領軍人才、“雙創”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視的短板。
2.1 總體數量不足,學緣結構單一
當下除部分國內頂尖“985”高校外,大部分“211”院校均存在生師比較高,教師總量不足的問題,雖然近年來各大高校爭相啟動師資博士后項目作為后備教師梯隊儲備,但年齡偏大的教師存在學歷較低、知識結構老化、國際視野不足等問題,師資隊伍結構仍需要進一步的優化調整,高水平的科研教學團隊建設乏力的狀況普遍存在。近年來圍繞人才強校戰略,青年博士/博士后引育力度持續加強,但行業特色類高校面臨留本校培養的多,引外來培養的少;招國內成長的多,攬海外留學的少,導致部分學科引進人才學術“近親繁殖”現象明顯,固守原有學科結構模式,缺乏交叉學科融合創新的動力,這不僅影響了相應學科的科學發展,同時也影響人才隊伍的科學布局。endprint
2.2 學科布局單一,領軍人物匱乏
電子信息行業類高校研究方向劃分細致、專業設置相似度高、學科布局相對集中,交叉學科、交叉領域較少,為使擬引進人才快速融入科研、教學工作,故對其學科背景有較高的要求。加之學科的延展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學科布局的單一直接導致對人才的吸引力減弱,這無疑給師資隊伍科建設設置了無形的藩籬。
近年來高校把領軍人才引育作為跨越發展的戰略重點,持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尤其在國家啟動“雙一流”建設后,高端人才作為學科延展的基石,學校發展的核心,各地高?!皵埐艙尣拧敝L更甚。但由于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導致絕大多數領軍人才匯聚在北上廣及東部知名高校,且馬太效應顯著,中西部高校因各種客觀因素難以打開局面,尚未形成人才集聚效應。
2.3 人才隊伍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管理制度往往比較滯后,推進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任重道遠,特別是在新形勢下,高校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理念跟不上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出現的新問題難以應對解決,例如缺乏科學、 有效的人才考核激勵機制、 青年拔尖人才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持等。在各項管理制度中,考核評價機制尤為重要,因
為它對人才本身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導向作用,健全的人才評價體系,既要注重師德建設引導,又要落實科研水平、 教學質量等方面。[2]在操作過程中,現有機制和辦法還很難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以及定性定量的多維結合。
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人才建設舉措
通信工程學院近年來堅持“人才是強院之本、興院大計”的統一理念,把人才引育作為學院強大的“活水源”,學科拓展作為學院發展的“方向盤”,隊伍建設作為學院騰飛的“定海針”,敞開胸懷,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以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創造性,建設一支高水平人才隊伍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頂層設計,全面綜合施策,著力推進人才人事各項工作內涵式發展。
學院以試點學院綜合改革、“雙一流”建設為契機,以電子信息類學院院長聯席會等跨校交流為平臺,開展人才隊伍建設大討論,營造“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實用人才各盡其能”的格局氛圍。書記、院長任組長,各科研團隊負責人為組員成立“師資隊伍建設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全局、精準定位人才,凝聚了學院“十三五”期間師資隊伍建設的“+、—、€住鰲狽⒄構彩叮爸省薄傲俊輩⒅?、尧举]葱l┐蠊婺#謊Э浦毓?、颜T狗洌⒄褂攀屏煊潁還是R⑷儆牛杏煬?;磱嬁刁y?、定制词[攏罨哦詠ㄉ瑁黃笪S茫矣詡だ裾鉸孕棖螅歡啻氬⒕?、掇\狹Γ蚩г喝瞬毆ぷ韉男戮置???
3.1 “質”“量”并重、引育并舉
學院逐年優化青年教師隊伍體系,改善學緣、地緣結構,拓展西電培養、非西電招聘、海外引進各占1/3比例的引聘渠道,確保新進人才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運用正負激勵為青年教師營造競爭發展氛圍,啟動“青年千人梯隊培育計劃”,為優秀苗子早日孵化成才創造條件,同時因時而動,因勢而化的提升對青年菁英人才的吸引力,助力海外優秀人才申報我?!扒嗄昵恕庇媱?;創新青年人才外聘導師聘用制度,快速進入國字號速度;人才引進注重實績,淡化出身,試行學院名師擔保引進機制。
結合國際專業認證產出導向的OBE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促使科研反哺教學,通過評聘分離、彈性配置吸引一批“雙師型”博士人才充實實驗教學隊伍,淡化出身,注重實踐開發專長和能力,同時在聘崗分級、崗位津貼二次分配中給予實驗序列一定政策傾斜,不斷優化教師內部轉崗到實驗室的工作機制;針對實驗教師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落實具體的優惠政策,切實讓學生受益。
3.2 學科拓展、延展輻射
學院響應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守土固本、整合資源,吸引多方有生力量,培育未來方向構建學科新架構,通過學科的拓展延伸增強輻射力度,提升人才引聘的吸引力。學院擬在渦旋電磁波超大容量無線通信、全光互聯網絡、天空地海一體化信息網絡、新一代數據鏈支撐設備、海洋信息技術與深海通信、先進網絡與智能服務等交叉學科方向開疆拓土,創新融合,就新方向積極與陜西省科技廳共同籌建重點實驗平臺及研發中心,為未來數年的人才引育栽下“梧桐樹”。
3.3 國際牽引、全速育才
學院加速推進國際化進程,多舉措廣拓海外引人渠道,立足學院“千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海外校友會等設立海外引聘宣傳點;動員全院教師廣泛宣傳,組織科研團隊重點走訪,要求公派教師積極舉薦,鼓勵在讀博士提供信息,組建了全方位的高端人才信息庫。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原則,以國際化為提升教師能力的“牛鼻子”,建立教師國際化訪學培訓制度,逐步實現教師出國培訓全覆蓋。學院設立國際牽引基金,支持優秀的中青年教師出國培訓,每年擬選派15~20人出國研修培訓,制定《教師訪學“七個一”考核辦法》,要求外出教師寫一篇論文、聯系一位知名教授、提供一位名校博士求職意向有效信息、在海外學術會議上宣講一次西電人才引聘政策、學習一門全外文課程、寫一個總結、組織一次講座,考核結果與年終考核分配掛鉤。
啟動“慧眼獎勵計劃”,以激勵為杠桿調動教師積極性,對引薦積極的老師在科研考核、年終獎勵中給予傾斜,營造全員引才氛圍。同時學院努力為處于學術全速上升期的教師創環境、集資源、壓擔子,在科研用房分配、招生名額中給予適當傾斜,以“雙一流”建設為著力點,鼓勵優秀青年教師申報省部、學校的相應人才計劃,助力骨干教師申報國家人才計劃。
3.4 存量調配、定制創新
學院以“盤活存量、創造增量、擴大自主、定制匹配”為指導思想,統籌兼顧科研團隊規模與科研用房分配,將科研用房資源與引人指標相掛鉤,與各團隊簽訂了引人指標計劃書,增強了各團隊人才引育緊迫感。以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目標,吸引外部高端人才和激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學院計劃引育并舉、多管齊下,于2020年階段性完成人才隊伍建設任務,保證學院專任教師人數達到290人,生師比達到學校的要求標準。
探索領軍人才、高端人才“一人一價”和“按(下轉第52頁)(上接第31頁)水平定薪”的薪酬制度,學院依照體制內、體制外區別考評分配體系,設立A軌基礎崗(體制內)、B軌骨干崗(體制外)雙軌兩類專任教師崗位,其中B軌骨干崗包含B軌精英崗和B軌尖峰崗兩類,發揮主動效能,在爭取領軍人才時可協調解決待遇、住房、科研啟動資金等。
同時合理調節院各類人員之間的收入水平,堅持“提低、擴中、穩高”的分配取向,建立動態的業績津貼制度,向基礎教學科研、一線教師、青年教師傾斜。鼓勵教職工安心工作,正確引導,提高質量。
3.5 企為校用,敢于激勵
學院以全面提升教師職業素質為動機,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牽引,以改善人才培養質量為最終目的,以“互聯網+”等創新創業大賽為載體,鼓勵中青年專任教師深入到相關企業一線掛職鍛煉,了解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及時把握相關行業的熱點、難點,選準結合點,研究新情況,探索新問題。通過長期掛職、短期培訓、兼職實踐等復合方式,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進一步均衡教師隊伍結構。學院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鼓勵中青年教師在行業發展的合適時機進行創業實踐,經學院批準離崗創業的人員,學院“停薪留職”保留三年人事關系,相應國家號召,制定相應制度保障。
在國家教育領域改革全面深化的大背景下,正是高校換檔提速,跨越發展的大好時機,人才隊伍建設是高校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在以人為本的人才工作中,高校仍需留準提前量,繼續擴大人才引聘自主權;下好先手棋,立足全局,放眼國際,全面布局;打好主動仗,以優勢學科吸引人才,以優勢團隊培育人才。
基金項目: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度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立項課題《基于三維PSH模型的創新創業教育及孵化基地構建研究》(項目編號:RW140402)
參考文獻
[1] 苗汝昌,王明燕.新形勢下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分析[J].中國外資,201I(12):176-177.
[2] 喬文妤,徐潔瑋.內涵式發展要求下的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4(12):83-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