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 趙建萍
摘要:目的 探討促進艾滋病母嬰阻斷成功的綜合干預措施,并對其干預后的效果進行評價。方法 通過調查并隨訪本地區54例艾滋病感染孕婦,明確其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綜合干預措施及其阻斷臨床效果。結果 PMTCT綜合干預措施實施后,調查的54例艾滋病感染孕婦中,僅有1例阻斷失敗,阻斷成功率達98.15%,母嬰傳播僅為1.85%。結論 PMTCT綜合干預措施的實行是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的良好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對促進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成功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艾滋病;母嬰傳播;孕婦;綜合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8-0130-02
自1985年我國發現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艾滋病在我國的傳播呈逐年增長趨勢,據保守統計,截至2011年,我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累計報告七十多萬例[1]。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實施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PMTCT)綜合干預措施可以有效減少艾滋病的母嬰傳播[2],因此近年來我國在PMTCT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并發布相關政策,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收效良好。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是母嬰傳播,也是年齡在15 歲以下兒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徑。因此,母嬰阻斷綜合干預措施的建立和實施對降低艾滋病母嬰傳播和保護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以及減少艾滋病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調查并隨訪了本地區54例艾滋病感染孕婦,評估其綜合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調查了本地區2010~2013 年各醫療機構收治的54例感染HIV 病毒孕產婦,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8.4±4.6)歲;28例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17例為高中文化水平,9例為大專以上文化水平;54例艾滋病孕婦均無其他妊娠合并癥,進行母嬰阻斷綜合干預措施時,15 例懷孕0~28 w,33例懷孕28~40 w。
1.2方法
1.2.1艾滋病母嬰傳播預防知識宣傳 全市范圍通過廣告、海報、卡片、宣傳冊及相關節目和課程等形式展開廣泛的艾滋病預防及艾滋病母嬰傳播預防知識,使得艾滋病預防知識深入人心,特別是對于育齡期婦女進行重點宣傳和關注。確保育齡期婦女在妊娠前就已經了解艾滋病的預防知識和艾滋病的母嬰傳播方式及其危害。
1.2.2孕產婦艾滋病篩查和系統管理 對全市的孕產婦產檢時進行免費HIV抗體篩查,在產科門診等醫療保健部門完善妊娠檢查措施,并在第一次產檢時建立個人檔案,對查出HIV陽性孕產婦實行系統管理,嚴格保密措施,及時進行陽性結果告知,將資料上報疾病控制中心進行備案,制定相關干預措施,為干預對象提供完善的艾滋病咨詢和檢測,在尊重保障患者隱私的前提下為孕產婦及其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其充分認識艾滋病對產婦和胎兒的危害,幫助其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妊娠計劃和干預措施,并提供心理、情感的關懷和支持。
1.2.3妊娠期干預 在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則下, 對選擇終止妊娠者提供計劃生育服務,安排其盡快進行相關手術。并在術后給予提供完善的避孕咨詢和指導,并將資料納入疾病控制中心的綜合管理體系。對選擇繼續妊娠者提供免費的藥物干預,并進行規范的管理,為其提供充分完善的孕期保健服務,給予孕期的心理、保健的指導、住院分娩、產科干預、合理優化飲食。確保孕產婦知情的情況下,講解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的具體方法和利弊,與產婦溝通選擇分娩方法。對于產道分娩采取盡量縮短生產過程、避免宮縮和產科損傷的原則進行生產。
1.2.4產后干預 產后安排專人對產婦進行隨訪管理及保健指導。對于進行剖腹產的的新生兒斷臍應遠離母體端,及時為新生兒清除產婦血液、羊水等體液、分泌物。新生兒出生后注意清潔保暖,及時接種乙肝等預防疫苗。根據母親和新生兒產期用藥和身體情況為新生兒服用預防性藥物。所生兒童的免費檢測、免費的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及保健服務。新生兒的喂養采用人工喂養,避免使用母乳或混合喂養,為新生兒提供免費奶粉和相關喂食指導。
1.2.5后期隨訪 建立完善的隨訪機制有助于產后艾滋病預防。產婦出院前3個月,每月隨訪1次,以后每3個月隨訪1次,直至新生兒18個月。當地疾病控制中心對12個月和18個月大的新生兒進行HIV抗體檢測,登記管理,陰性新生兒可按常規管理,陽性反應新生兒納入艾滋病綜合防控體系進行管理。
2結果
PMTCT綜合干預措施實施后,調查的54例艾滋病感染孕婦中,僅有1例阻斷失敗,阻斷成功率達98.15%,母嬰傳播僅為1.85%。
3討論
艾滋病的主要傳播方式為血液傳播、性傳播以及母嬰傳播。艾滋病母嬰傳播是指婦女在懷孕、分娩或哺乳等過程中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胎兒或嬰兒的過程[3]。通過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的兒童占90%,成為兒童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采取阻斷母嬰傳播途徑的有效措施將對降低兒童患病幾率有重大意義。研究顯示,未進行干預的艾滋病母嬰傳播率為20%~40%,而對艾滋病母嬰傳播提前提供有效的綜合干預措施可以將轉播率降至5%以下[4-5]。2003年起,我國采取“四免一關懷”的艾滋病預防政策,對全國PMTCT工作提出具體實施要求,幾年來,我國衛生部門對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做了重要的工作,至2009年,我國將艾滋病母嬰傳播預防工作納入醫改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并加大財政投入,給予育齡孕產婦免費提供艾滋病咨詢指導、篩查,并對艾滋病孕婦免費提供相應的干預措施服務。
艾滋病母嬰阻斷措施主要包括早期進行HIV檢測和早期進行干預以及適當使用抗反轉錄病毒藥物。有研究顯示,在孕期即對艾滋病感染孕產婦進行綜合干預如提供疾病咨詢、HIV檢測、使用藥物預防、保障安全分娩、倡導人工喂養以及提供心理輔導和情感關懷等,可使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發生率明顯降低[5]。本研究調查了本地區54例艾滋病感染孕婦實行阻斷艾滋病母嬰傳播的綜合干預措施及其阻斷臨床效果,結果顯示,54例艾滋病感染孕婦均接受了不同程度的阻斷母嬰傳播的綜合干預措施如艾滋病預防知識宣傳、HIV 抗體的免費篩查、免費的藥物干預以及健康指導等,其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成功率達98.15%,母嬰傳播僅為1.85%。這表明了對艾滋病孕婦采取綜合干預措施阻斷母嬰傳播收效良好。
綜上所述,對艾滋病孕婦采取阻斷母嬰傳播的綜合干預措施,能有效預防艾滋病的垂直傳播,減少對婦女以及兒童的影響,在國家PMTCT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應廣泛采取綜合干預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艾滋病垂直傳播,并將之推廣應用,使全社會受益。
參考文獻:
[1]朱秋映,陳欄心,董柏青,等.1996-2012年廣西艾滋病流行地理差異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5(3):141-143.
[2]代容,馮婧,唐茂芝,等.中國2004-2010艾滋病母嬰傳播率及母嬰阻斷藥物應用狀況的系統評價[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4,35(10):1094-1102.
[3]趙廣超.艾滋病病毒母嬰傳播阻斷的應用效果評估[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103-105.
[4]蘭枝.艾滋病母嬰阻斷的研究新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1):447-448.
[5]賈琳,岳一姬,趙旭暉,等.艾滋病不同流行區防治母嬰傳播的策略研究:基于衛生經濟學評價的證據[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6,39(9):1192-1196.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