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洋
摘要:因痔瘡手術涉及到個人私隱性、術中擺放截石位潛在危險性和繁瑣性,讓很多患者在身體上及心理上存在強烈的不適感以及心理障礙,同時也會產生許多護理安全隱患。行痔瘡手術時給予側臥位是較截石位更安全、快速、有效、更完善的保護患者隱私的一種手術體位革新,打破了常規截石位下行痔瘡手術的觀念。
關鍵詞:痔瘡手術;隱私;護理;側臥位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8-0164-02
痔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痔來自直腸下端肛墊,肛墊是肛管的正常組織結構,由于長期久坐久站,便秘或腹瀉等致使肛墊移位為病態,即產生痔。痔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輕者可無任何癥狀,嚴重者可并發出血、脫出嵌頓或血栓形成等。凡來醫院就診者都具有比較明顯的臨床癥狀,而手術是根本的治療方法[1]。多數痔瘡手術體位多為截石位,此種體位的擺放具有潛在危險性和操作繁瑣性,特別是針對男性和老年患者;痔瘡是患者的“難言之隱”,在截石位下手術完全暴露了患者私隱,所以在心理護理中發現擺放截石位的患者大多存在心理障礙,對此本院對以上體位擺放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作出改進,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痔瘡手術患者共552例,其中男322例,女230例,年齡23~78歲。術后對552例左(或右)側臥位行痔瘡手術患者進行回訪調查總結:接受側臥位行手術為540例(其中135例為做過2次以上痔瘡手術患者)自述該體位較之前截石位舒適,心理能接受、有安全感;另余12例患者沒有明確表示。
1.2方法
1.2.1手術前護理
1.2.1.1術前訪視 手術室護士于術前1 d向主管醫生了解患者病情(重點注意各項化驗、檢查,查看是否有陽性體征)并了解一般情況。結合患者病情和癥狀,向其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安全性、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在手術過程中的配合和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術后效果等;做好心理疏導,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認知程度,以取得患者配合;向患者介紹手術室內環境、陳設、布局、心電監護等儀器發出聲音的情況以及患者經歷的手術流程等,以緩解患者術中的緊張和恐懼感,使之能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進行手術[2]。最后再以圖片的形式向患者介紹配合麻醉體位和最終手術體位,重點說明擺放體位的注意事項。
1.2.1.2術日準備 調節手術間溫度至24 ℃,濕度為60%;準備好術中所用手術包、器械、輔料等。到病房接患者,核對患者信息等情況無誤后接入手術室。根據病情協助取左(或右)側臥位,拆下左(或右)側腳板,并使另一側未拆腳板與手術床成90°,告知患者雙腿疊加屈膝并放于腳板上予以固定,使臀部與后背緊貼于坐板邊緣,按患者個體情況在身體下壓一側的髖部墊軟枕、腋下墊一腋墊(距腋窩約10 cm);兩手臂向前伸放于雙層托手架上,最后調整頭部墊枕,叮囑患者下壓一側肩向前傾,防止不慎后仰發生意外。于身體上方給予約束帶固定、擋板擋至后背處,防止術中翻身墜床;注意保暖,遮擋會陰并充分暴露術野。遵醫囑給予患者下壓一側手臂建立靜脈通路、給予心電監護,監測血氧飽和度、告知麻醉穿刺注意事項,防止因麻醉穿刺引起疼痛而發生體位變化和墜床的危險。協助麻醉醫生進行骶管內麻醉,給藥中注意與麻醉醫師二人核對,配合麻醉過程中詢問患者是否有頭暈、耳鳴、口唇麻木等不適感,囑其如有不適告知護士、醫生,切勿向后翻身挪動。麻醉成功后給予近切口位置(不小于15 cm)肌肉血管豐富處黏貼單極回路板(大腿外側),避開毛發、疤痕、皮膚褶皺、骨隆突處。助手按肛門手術常規消毒,按要求鋪巾,分別是臀下、雙腿上方及臀部上方各鋪中單兩層,大洞巾(兩層)鋪于肛門處并覆蓋上述中單,連接單極電刀并根據手術需要調節輸出功率。
1.2.2手術中護理 協助手術醫生及助手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助手側身站于患者后背處,近側手扒開患者上半臀部暴露術野,術者行坐位進行手術(手術臺置于術者右側),手術開始告知患者腰部以下部位切勿觸及。觀察患者術中情況,防止心電電極片脫落,注意傾聽患者主訴。
1.2.3手術后護理 手術過程中正確書寫術中護理記錄單、安全核查表、計價單等護理文書,按要求各方簽字。術畢協助醫生進行切口包扎:將患者切口周圍皮膚血漬擦拭干凈,保持皮膚干燥,將2條約35 cm長膠布平行貼于切口兩側(自大腿內側向臀部方向黏貼,膠布壓住切口輔料)后按緊壓實。觀察患者情況良好,遵醫囑撤除心電監護,將手術轉運車推至于患者后背處與手術床連接,調整至與手術床平齊等高后固定,告知并協助患者向后翻身(注意防止靜脈留置針因受壓而脫落),調整為平臥位,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感覺,檢查患者左(或右)側受壓部位,查看有無壓痕、紅腫等。協助患者穿好病號褲,注意保暖,將患者推至病房與病房護士詳細交接。
2 護理問題及對策
2.1患者在側臥位進行手術中可能出現下壓側手臂及髖部麻木不適感
術中告知患者手臂可輕微活動并給予幫助按摩受壓部位等;患者側臥位著力點為下壓肩峰側面、髂前上棘等部位,且這些部位為骨隆突處或肌肉、脂肪薄弱處,容易引起皮膚壓傷,擺放體位時應檢查患者身體受力點的情況,患者身體下壓一側的髖部、腋下與手術床之間給予墊軟枕或者體位墊來緩解,這樣既減輕術中壓迫、防止壓痕,也使之感覺舒適。
2.2患者麻醉過程中和術程可能發生墜床等情況
告知患者手術床窄、小等特點,叮囑不可在手術床隨意翻身挪動,使患者通過自身約束防止墜床的發生;根據患者身高、體重等個體情況,擺好手術體位后給予約束帶固定或者擋板加固于患者后背處。
3 討論
目前國內醫院大多使用截石位來做痔瘡等肛門手術,我們認為使用截石位存在很多弊端:①男性患者擺放截石位后陰囊下垂的位置可能影響術野,骶尾部緊挨于手術床導致肛門消毒范圍不夠、不徹底;②患者難以接受:大多數患者隱私(會陰部)的暴露,增加不適感及心理負擔;③手術過程中使用截石位時一側下肢可因固定不牢發生墜落,影響手術進程,或者發生擦傷;④老年患者擺放截石位過高或過外展,可能導致骨折的發生,存在較大護理安全隱患,導致醫患糾紛的發生;⑤擺放截石位耗費的時間較側臥位時間長(痔瘡手術時間相對較短)[3]。
綜上所述,使用側臥位比使用截石位行痔瘡手術縮短了時間,增加手術臺周轉率;規避了男性患者因陰囊下垂影響術野和消毒范圍不夠、不徹底的發生;側臥位行痔瘡手術降低患者的隱私(會陰)暴露,適用于年齡大、骨質疏松等不適用截石位的患者;側臥位的使用縮短了術程,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同時規避了截石位引起的腓總神經的損傷,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機率,減少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陸忠碧.淺談痔瘡患者的術中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6):920-921.
[2]裴淑琴,鄭晉東.不同手術體位對痔手術患者舒適度及滿意度影響的探討[J].長治醫學院學報,2015(6):461-463.
[3]張秀華,史志良,劉麗,等.不同手術體位對老年肛腸手術病人舒適度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4):3019-3020.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