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卓瑪
摘要:高中漢語文作為高考的主考科目之一,關系到學生的總體成績和高考水平。因此,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家長都給予了漢語文高度的重視。本文針對目前的教學現狀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漢語文;教學;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058-01
很多學生在高中漢語文階段,已經對高中漢語文產生害怕、抵觸的情緒,這給教師在開展高中漢語文課程時增加很多困難。怎樣在短短的上課時間之內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效授課,在僅僅的四十五分鐘上課時間之內,盡量減少無效教學,增加有效教學。
1.教學模式的轉變
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講課為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 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是一種"填鴨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是可以傳播大量的理論知識,且理論知識的系統性比較強。但缺點在于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 而且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學生一般都不會進行主動學習,缺乏創新性與獨立性, 不利于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 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符合創新型人才的標準。因而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漢語文教學的質量勢在必行。創新模式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創新模式教學模式更強調的是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參與學習管理,提出問題并獨立解決,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查閱書籍、觀看網絡資料等來進行自主探索,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大膽創新的思維方式。創新的教學模式不僅與我國新教育理念相吻合,而且還有利于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幫助中國學生走出教學壁壘。但這種教學模式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相對較少的知識點,對于目前我國的教育現實來說不能完全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因此,應該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相結合,既能使學生掌握必需的理論知識,又能有主動學習的機會,使其向創新型人才更快更好地轉化。
2.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標指出:"要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高效地教學歸根到底還是要靠學生,依靠學生自主性,自己去動手,去思考,去練習,去體驗,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將自己的對課本的體驗感受所得去強加于學生,因而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特別注意擺正自己與學生的位置,教師是引導人,而不是主導人,如教師教學課文《紅葉情》時,就讓學生帶著"陶醉"的語氣讀、帶著"神往"的語氣讀,可是讀來讀去,學生根本沒讀出"陶醉""神往"的語氣。這就是教師以自主為中心,忽視學生的真實感受,強拉硬拽,將自己的事先設計的教學成果強加給學生的典型例子。而真正關心學生感受,注意學生興趣的教師就會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去體驗,學生體驗出的感情符合作者的原意這才是真正的教學效果。所以,高效的漢語課堂教學也應以體驗感受為脈絡,讓教學活動成為學生體驗感受而又富于個性色彩的過程。一個優秀的漢語老師一般不會直接講解詞義,而是會通過圖畫、身體語言、設置情境、講故事等方法來講解,如在講解"飄飄欲仙"這個詞時,教師如果問:"你們哪位同學能做出飄飄欲仙的樣子???"于是,班上許多學生紛紛張開雙臂,如仙人一般輕盈飄逸,展翅欲飛,這樣詞語的解釋教師講解起來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3.注重運用多媒體,教學變抽象為形象
隨著經濟的發展,藏區的教育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多媒體點亮課堂已經成為我們新的目標,平時學生在家里能了解到的知識畢竟很有限,而且每日從課堂的文字中獲得信息難免比較抽象,例如"泰山到底是怎樣的一座山",如果僅憑文字了解一定不夠全面深入。多媒體恰恰解決了這些問題,老師設計精美的課件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讓他們對課本中的很多物象有了細致的了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得到了提高,課堂的效率也在無形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我先讓學生閱讀課文。但由于課文所描寫的畫面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學生在閱讀之后有一種迷惘的感覺。這時我就播放了介紹西沙群島的海面、海底、海島不同景象的錄像,學生很快地進入教材之中,在這個基礎上,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和討論,學生讀著、議著、圈圈點點著,進入了"樂知"的境界。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西沙群島是一個富饒的地方。
4.注重對學生個人的培養
老師的引導在學習中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不可忽視,新的教學模式要求老師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不能讓學習的主觀人變成老師,更不能變成"填鴨式"的教育。懂得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是十分有必要的,老師只是整節課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那么就不得不提到工具書的運用了,一本工具書運用得好壞對一個學生的影響很大,例如漢語字典、詞典,是漢語教學不可缺少的工具書,也是學生不會說話的老師,所以教師要教會學生對字典、詞典的使用,培養學生利用字典、詞典的能力,使高年級的學生借助于工具書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著名教育家呂叔湘曾經指出:"漢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無論是從宏觀上看還是從微觀上看,只有提高了漢語文課堂效率,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走出漢語文教學疲于趕進度、苦于應付考試、效率低下的困境,才能全面提高高中漢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