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豐
摘 要 幼兒園的戶外體育活動不論本質上還是實現形式上都是健康教育的根本。科學、合理地安排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季節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負荷量、負荷節奏、活動內容及內容特點等是實現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保障。年度周期和季節變化的刺激負荷量等客觀因素直接影響著幼兒園年度戶外活動周期的劃分、負荷量變化、內容的安排和分配、內容和負荷節奏的變換等。因此,對幼兒園年度雙周期和季節環境刺激量變化規律的分析,是實現幼兒園科學化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同時也為幼兒園開展有針對性、有特色的體育活動提供了科學化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 戶外體育活動 雙周期 季節負荷量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68
The Annual Double Cycle System of Kindergarten Outdoor Sports Activities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Implementation
WANG Changfeng
(Henan Province Experimental Kindergarten,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The outdoor sports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 whether in essence or in the form of implementation, are the basis of health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he load, load rhythm, activity content and content features of outdoor sports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of different ages and seasons is the guarante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changes of periodic stimulation load and other objective factors directly affect the division, load change, the annual cycle of kindergarten outdoor activities arrangement and distribution, content and load rhythm transformation. Therefore, analysis of the amount of variation of annual and seasonal cycle of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al sti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premise to realize scientific health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and als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special and sports activities for kindergarten.
Keywords outdoor sports activities; double cycle; seasonal load
0 引言
幼兒園健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宏觀上說體育活動是實現健康教育的根本,從微觀上說體育活動又是實現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主要原因在于,體育活動可以使身體接受外在環境和季節變化的刺激并適應;可以提高身體機能免疫系統的動員和耐受能力;可以提高身體素質的動員、耐受和協調能力;可以為自身需要發展基礎的、適應性的體格和體態;可以在運動群體中提升社會化能力,更重要的是,體育活動可以使人體在運動中獲得生存、生活需要的動作、技能,以及未來學習與表現所需要的大量動作智能儲備。[1]因此體育活動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也是實現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形式,還是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基礎。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對幼兒園而言,科學、合理的安排幼兒活動量、活動內容至關重要,既要保證活動內容為孩子的發展服務,又要保證負荷量度的有效性和發展性,更要保證孩子對活動內容和活動負荷的適應性,只有對影響幼兒健康發展的客觀因素進行分析,才能有效采取健康教育實施策略。
1 影響幼兒園年度戶外體育活動的客觀因素及其架構特點
影響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客觀因素,一是年度安排,二是年度季節變化規律。
幼兒園年度安排一般分為上下兩個半年,上半年一般指3-7月,下半年指9月-次年1月,上下半年時間差不過半月,因此,可以把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定為年度雙周期。第一個周期為上半年大周期,第二個周期為下半年大周期。在大周期劃分的基礎上,考慮到季節變化規律影響著體育活動在不同階段和不同季節中活動安排的負荷量,進而影響各階段、各季節的運動負荷量,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又把上半年大周期分為“冬春-春,春-春夏,春夏-夏”三個階段,下半年大周期分為“夏秋-秋,秋-秋冬,秋冬-冬”三個階段。[2]
2 年度不同季節刺激負荷量度及變化特點[3]
幼兒在戶外活動過程中,影響其體育活動負荷量度的客觀因素主要是環境和季節,主觀因素主要是幼兒活動的時間、強度和活動的內容以及組織形式,也包括幼兒在社交中產生的心理焦慮的符合量度。假設幼兒每天的身體機能能力一定,有了客觀因素刺激負荷量度的變化規律,就會更加客觀地對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進行主觀控制。因此,了解幼兒園年度各階段季節的負荷量度的變化規律,就能較客觀地安排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負荷量度、活動內容及其負荷節奏和內容變化節奏。endprint
一年當中,環境負荷對身體的影響成拋物線周期變化,春秋季節負荷量最大,秋冬負荷強度最大,春夏向夏季、秋冬向冬季過度階段負荷量度最大,負荷量度節奏最大;春季和秋季負荷量最小,冬春和夏秋負荷強度最小,冬春向春天、夏秋向秋天過渡階段負荷量度最小,且負荷量度節奏最小。這種負荷量度的變化規律為不同周期、不同階段、不同季節戶外體育活動負荷量度的安排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3 幼兒園不同季節下戶外活動負荷量度安排及變化特點
根據不同季節負荷量度的變化特點,可以科學地安排不同季節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負荷量度和負荷節奏。在冬春——春季要逐漸減少運動負荷量,增加運動負荷強度,可適當降低負荷節奏的變化;在春季——春夏要逐漸的減少運動負荷量、減少運動負荷強度,同時提高運動負荷節奏的變化;在春夏——夏季逐漸增加運動負荷量,減少運動負荷強度;在夏季——夏秋要逐漸增加運動負荷量和運動負荷強度,并且提高運動負荷節奏的變化;在夏秋——秋季要逐漸的減少運動負荷量,并增加運動負荷強度,提高負荷節奏變化;在秋季——秋冬要逐漸減少運動負荷量和運動負荷強度,減少運動負荷節奏的變化;在秋冬——冬季要逐漸增加運動負荷量,減少運動負荷強度,降低運動負荷節奏的變化;在冬季——冬春要逐漸增加運動負荷量和運動負荷強度,并逐漸增加運動負荷節奏的變化。
幼兒園建議每天戶外活動時間至少兩小時,但戶外體育活動要根據不同周期、不同階段、不同季節控制好活動時間和活動強度,進而科學地保證幼兒身心健康循序漸進的發展。
4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雙周期架構下戶外體育活動內容實施建議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孩子的一般協調能力。一般協調能力的外在表現,一是動作表達的穩定性,二是動作表達的靈活性。[5]動作的穩定性和動作的靈活性是通過內在動作數量、動作質量以及動作質量表現得以體現的。因此,在幼兒階段,動作數量的儲備是非常重要的,占有根本性和基礎性的地位。而動作質量是外在動作穩定性的體現,動作質量的發展是建立在動作數量發展的基礎上的,動作質量的表現則建立在動作數量和動作質量的基礎上。因此,幼兒園在安排戶外體育活動內容時要重視動作靈活性的發展,在此基礎上發展動作的穩定性,通過動作靈活性的發展促進動作穩定性的發展,以動作穩定性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動作靈活性的發展。對內而言,要重視動作數量的儲備,在此基礎上重視動作質量發展,以動作數量和動作質量的發展促進動作質量表現的發展。
4.1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體育內容安排及其特點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內容分為兩大類,一是動作的穩定性,二是動作的靈活性。[6]動作的穩定性特指那些生存、生活中對幼兒社會性發展有用的、且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動作、技術、技能,如:八種基本動作,使用工具、筷子、繪畫等。動作的靈活性特指完成動作穩定性任務下補償動作、替代性動作以及發展的變式動作。幼兒園年度雙周期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安排要注意以下規律,冬春——春天的內容安排要重視動作穩定性的發展,其次再發展動作靈活性;春天——春夏重視動作穩定下的靈活性,重視動作靈活性下的動作穩定性的發展;春夏——夏天重視動作靈活性發展,其次發展動作的穩定性;夏秋——秋天重視動作穩定下的發展,其次發展動作靈活性;秋天——秋冬重視動作穩定性下的靈活性,重視動作靈活性下的動作穩定性的發展;秋冬——冬天重視動作靈活性的發展,其次發展動作的穩定性。
4.2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內容的實施建議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各年齡段有各年齡段的內容和目標,同時各幼兒園、各班級又有自己的目標發展和特色計劃,只有把內容科學、合理地安排在大周期內,幼兒園健康教育才能更有效地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服務。因此,把動作、技能學習主要安排在冬春——春天、春天——春夏、夏秋——秋、秋天——秋冬四個階段,把動作靈活性的內容安排在春天——春夏、春夏——夏、秋天——秋冬、秋冬——冬天四個階段比較合理。在冬春——春天、夏秋——秋天階段,動作的穩定性和動作的靈活性可以交叉、同步進行,做到在發展動作穩定性的基礎上發展靈活性,發展動作穩定性前提下發展其他動作靈活性,體現出負荷節奏下動作內容多樣性變化的特點;在春夏——夏天、秋冬——冬天重視動作靈活性發展的同時,注重減小負荷節奏的變化,建議以一種、一類或者同負荷動作靈活性為主,并減少活動負荷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1-16.
[2]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29-336.
[3] 張仲景等.四大名著·溫病條辨·雜說篇·解兒難[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8:390.
[4]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38.
[5] Gray Cook著.動作-功能動作訓練體系[M].張英波,譯.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4:247-260.
[6] Gray Cook著.動作-功能動作訓練體系[M].張英波,譯.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4:139-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