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新
(河北省平泉縣醫院, 河北 平泉)
某醫院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結果分析
張桂新
(河北省平泉縣醫院, 河北 平泉)
目的探討感染目標性監測及干預在神經內科醫院感染預防中的效果,為預防及降低醫院感染提供參考。方法對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住平泉縣醫院神經內科的1561例住院患者進行目標性監測,觀察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發生情況。結果入住神經內科的1561例患者中,其中82例發生醫院感染,例次醫院感染率為5.25%,其中呼吸系統感染率構成比最高為75.61%,其次為泌尿系統感染、腹部消化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其感染率構成比分別為14.63%、6.10%、3.66%。患者年齡≥65歲、合并基礎疾病、不合理應用抗生素、住院時間≥14d、存在侵入性操作等因素與醫院感染發生相關,且差異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神經內科以呼吸系統感染為主,為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應重點關注:年齡≥65歲、合并基礎疾病、不合理應用抗生素、住院時間≥14d且存在侵入性操作的住院患者,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目標性監測; 醫院感染發生率; 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的醫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間、在院內獲得及出院后發生的感染均屬于神經內科患者醫院感染[1]。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特點為:高齡患者多,且具有起病急、進展快、病情重等特點,多數患者免疫力低,且伴有多種基礎疾病,加之在治療過程中較多的侵入性操作,故增加醫院感染發生的風險[2]。為有效預防及降低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發生率,醫院對神經內科進行了感染目標性監測,現將監測結果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符合神經內科住院標準的,入住平泉縣醫院神經內科的1561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22例,女性患者739例。資料內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住院時間、有無吸煙、飲酒史、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是否存在不合理應用抗生素、是否存在導尿管、呼吸機、中心靜脈置管等侵入性操作。
1.2監測方法及診斷標準[3]:參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的監測方法對患者進行綜合性監測。參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確定醫院感染病例。
1.3統計分析: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醫院感染發生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平泉縣醫院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發生率為5.25%,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發病率為0.40‰,監測過程中未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及導管相關血流感染。

表1 醫院感染部位分布
2.2醫院感染具體部位分布:詳見表1。神經內科醫院感染主要以呼吸系統感染為主,其次是泌尿系統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率較低。
2.3醫院感染季節分布:2016年神經內科1,4季度醫院感染發生率較高,2,3季度較低。詳見表2。

表2 2016年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發生率
2.4發生醫院感染影響因素的相關因素分析:此次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年齡≥60歲、合并基礎疾病、不合理應用抗生素、住院時間≥14d、存在侵入性操作者醫院感染發生率較高,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有誤吸煙史、飲酒史患者的醫院感染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神經內科發生醫院感染影響因素的相關因素分析
3.1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率較高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發生醫院感染的神經內科住院患者,住院時間長、營養不良、年齡大,免疫力低,或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病[4],部分患者存在吞咽障礙、意識障礙等情況,若不合理應用抗生素、加之對其進行侵入性操作時,黏膜屏障被破壞,為細菌入侵提供機會[5],若不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均可能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冬季病房空氣干燥、若不能有效的進行通風換氣,這些危險因素均可能會增加患者醫院感染的機率。
3.2改進措施:從導致感染的危險因素出發,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醫院感染加以控制。
3.2.1做好對患者的基礎護理:本次監測發現:呼吸系統感染占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病例中比例最大,與胡冬梅的報道研究一致[6],因此需著重做好該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①口腔護理:正確而有效的護理口腔,能清除口腔內大部分致病微生物,若口腔內有嘔吐物或分泌物時需及時對其進行有效的清理。尤其是使用呼吸機的病人,應適當地對其增加口腔護理次數,在此基礎上應注意口腔粘膜的保護。②體位護理: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睡眠時應采取頭高腳低的半側臥位或側臥位,這樣可有效地避免口腔內分泌物反流入氣管,為降低誤吸機率,鼓勵患者盡量自己將痰咳出,當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將痰液稀釋排出。
3.2.2縮短住院天數:隨著住院天數的增加,醫院感染的風險隨之升高[7]。本次研究表明:住院時間≥14d的患者較住院時間<14d的患者,醫院感染風險性高,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因此盡可能的縮短住院時長,可能會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3.2.3合理應用抗生素: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尤其是大量或多種抗菌藥物及糖皮質激素的使用,不僅會使患者的正常菌群失調,還會增強患者的耐藥性,增加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4]。
3.2.4加強對病房清潔、消毒的管理[8]: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發生率隨季節呈現一定的波動性,由于2、3季度可以進行有效的開窗通風換氣,使得病室空氣可以保持相對的清潔,這樣可能會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在進行護理工作時,需定時對病房環境及空氣進行清潔、消毒,確保病房空氣、環境優良。
3.2.5醫護人員要注重自身的清潔消毒:為達到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目的,首先要對醫護人員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知識的培訓,因為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最為頻繁且密切,醫護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需將消毒隔離知識及“6步洗手法”落實到位[9]。
[1] 齊麗敏,黃晶,張宗群,等.4R危機管理對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452~454.
[2] 周立群,陳超群,陳海英,等.神經內科患者醫院感染情況調查分析與防控[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2):20~22.
[3] 潘麗梅.綜合性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目標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9):920~922.
[4] 焦義明,王金蘭,何勝男.探討神經內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5):83~85.
[5] 趙蕊,劉健.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的發生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26):5152~5153.
[6] 胡冬梅.神經內科患者發生下呼吸道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當代醫學,2016,(1):83~84.
[7] 韓玉梁,王凱,嚴小艷,等.神經內科老年患者醫院感染目標監測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6,18(1):7~9.
[8] 施俊希.神經內科重癥感染患者的原因分析與護理[J].當代臨床醫刊,2016(6):2698~2699.
[9] 劉俊嬌.探討神經內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2):191~194.
TargetedSurveillancetoNeurologicalHospitalInfectionin2016
ZHANGGuixin
(TheHospitalofPingquanCounty,HebeiPingquan067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fection target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nosocomial infection.MethodsA total of 1561 hospitalized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Pingquan County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as observed.ResultsAmong the 1561 patients admitted to neurology, 82 cases had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rate of hospital infection was 5.25%. The infection rate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 was 75.61%, followed by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bdominal digestive system infection, skin Soft tissue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rate composition ratio were 14.63%, 6.10%, 3.66%. Patients with age ≥65 years, with basic diseases,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hospital stay ≥ 14 days, the existence of invasive oper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e should focus o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ge ≥65 years of age, combined with underlying diseases, ir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hospital stay ≥14 days and invasive operation,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arget monitoring;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Neurology
1006-6233(2017)09-1506-03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