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晏, 王 慧, 于曉明, 閆 麗
(山東省交通醫院眼科, 山東 濟南 250000)
全視網膜光凝術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的影響
溫 晏, 王 慧, 于曉明, 閆 麗
(山東省交通醫院眼科, 山東 濟南250000)
目的探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用全視網膜光凝術治療后對視力的影響。方法選擇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84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再輔以全視網膜光凝術聯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視力改善情況、總有效率、視野變化情況。結果對照組治療后視力提高20例,改善10例,下降12例,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視力提高27例,改善14例,下降1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療效方面,對照組總有效率76.19%(32/42),觀察組總有效率則為95.24%(40/42),P<0.05;觀察組患者的周邊30度、周邊60度光敏感度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在接受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全視網膜光凝術,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視力,改善患者對周邊光敏感度,從而重新恢復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全視網膜光凝術;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視 力; 光敏感度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屬于眼底病變,其中最為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該病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和普遍的并發癥之一,目前尚不完全清除其發病機制,猜測和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代謝紊亂有一定的關聯[1],從而致使患者眼部組織、血管發生病變,最終引起視力障礙以及視功能的損傷。糖尿病視網膜病的癥狀早期往往不明顯,患者難以察覺,因此就診時患者的視功能已經受到較大的影響,視神經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嚴重時患者會出現失明等癥狀。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更新迭代,目前全視網膜光凝術已經成為主流的治療手段之一,能夠顯著減輕眼周術中、修復神經血管等作用,從而有效緩解癥狀,幫助患者及早重現光明。本文即是分析全視網膜光凝術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情況,現筆者將近年來在我院就診的部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選擇84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均為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患者。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符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②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熒光造影,明確有全視網膜光凝適應證;③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玻璃體混濁、角膜斑翳、中度以上白內障、白斑等屈光間質混濁;②既往視網膜手術病史;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性24例(57.14%),女性18例(42.86%),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2.2±7.9)歲,病程4~16年,平均病程(10.9±3.8)年;觀察組患者男性25例(59.52%),女性17例(40.48%),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1.3±8.6)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9.3±3.7)年。在年齡、病程等資料上,兩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行常規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再行全視網膜光凝術,具體操作是:在進行光凝術之前完善相關檢查,如眼壓、眼底造影等,首先進行黃斑格柵光凝,選擇多波長的氪黃激光,光斑參數100~150um,C字形,功率是150mw左右,曝光時間控制在0.1s左右,反應則是1~2級光斑,同時兩個相鄰光板間距離一個光斑。然后行PRP標準,以視盤上下,鼻側外1.5PD處的范圍進行光凝,光斑參數200~400um,C字形,功率是500mw左右,曝光時間控制在0.25s左右,反應則是2~3級光斑。總光斑量為1500點左右,分4次進行。
1.3觀察指標:兩組患者的視力改善情況、總有效率、視野變化情況。治療前視力在0.1以上患者治療后視力增加超過2行記為提高。視力有所改善但未超過兩行患者記為改善。視力未有顯著改善甚至下降者記為下降[2]。總有效率[3]根據治療后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結果進行判斷。顯效:黃斑水腫完全好轉,視網膜出血、滲出現象消失。有效:黃斑水腫及視網膜出血、滲出現象顯著改善。無效:上述癥狀治療后均未有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人數×100%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均數±標準差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或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視力恢復情況:對照組治療后視力提高20例,改善10例,下降12例,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視力提高27例,改善14例,下降1例,P<0.05。具體見表1。

表1 患者視力恢復情況n(%)
2.2療效情況: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95.24)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71.43)(P<0.05)。具體見表2。

表2 患者臨床療效
2.3光敏感度對比:對比兩組患者在周邊30度、60度時的光敏感度,發現觀察組的光敏感度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3。

表3 兩種患者光敏度對比
糖尿病是我國近數十年來常見的老年慢性內分泌系統疾病之一,每年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不斷上升,而相較于療效而言卻未有新的突破。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的90%[4],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的,從而使得糖、脂肪以及蛋白質等發生代謝紊亂。隨著糖尿病的進一步進展,各種并發癥也隨之出現,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發病部位及眼、腎、足部受累較多,尤其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會有生命風險[5]。糖尿病患者早期發生眼部病變時,無明顯的特征,患者往往難以察覺,隨著病情的進一步進展,視力明顯下降,視神經也受到嚴重的損傷。后期患者玻璃體受累后會后出血癥狀,最終導致失明。臨床在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時,早期可以通過藥物干預達到緩解病情,延緩視力的目的,從而降低失明率。但是在病變后期,單純的藥物干預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近年來,視網膜光凝術在臨床應用逐漸開展開來,通過采用光學斷層掃描儀可以觀察到視網膜神經細胞層的細微結構,從而對視網膜病變有個基本的評估[6]。而光凝術則是通過對視網膜光感受器進行破壞,從而使其變薄以及瘢痕化,降低視網膜光感受器的耗氧量,這就有利于局部的毛細血管的內的氧氣更容易向視網膜方面進行擴散[7],大幅緩解了視網膜缺氧的癥狀。此外,光凝術還可以對毛細血管的無灌注區域進行破壞,從而有效減少了血管生長因子的釋放[8],促使血管消退以及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最令人滿意的是光凝術治療后患者的視網膜處于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而單純的藥物治療無法確保視網膜的相對穩定,這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療效。通過光凝術可以對血管進行封閉,減輕水腫癥狀[9,10]。
通過上述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視力提高以及改善的比例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治療有效率也是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了采用全視網膜光凝術治療后對于視力改善、視功能恢復有較大程度的提高,是常規藥物治療所不能比擬的。在光敏感度方面,觀察組患者也是要顯著優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了光凝術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全視網膜光凝術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視力以及一定程度上恢復視功能,減輕患者視網膜水腫、缺氧等癥狀,幫助患者及早的回歸社會,值得臨床推廣和借鑒。
[1] 高建偉,景善雨,張阿芳,等.全視網膜光凝術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盤周圍神經纖維層厚度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3,53(34):79~80.
[2] 王麗,段文黎.兩種光凝術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非隨機對照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16,16(3):496~498.
[3] 鐘穎,梁永強,袁紅枝,等.激光治療不同分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4):1157~1159.
[4] 齊世欣,于建國.改良超全視網膜光凝術治療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國際眼科雜志,2016,16(7):1322~1324.
[5] 呂明,張蕊.全視網膜光凝聯合復方樟柳堿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國際眼科雜志,2014,(4):692~694.
[6] 張茉莉,田蓓,魏文斌,等.復方樟柳堿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全視網膜光凝后視網膜功能損傷的修復作用[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5,33(2):155~158.
[7] 劉曉娟,郭斌,張樂,等.視網膜全光凝與次全光凝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比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4,9(1):17~18.
[8] L Lecointre,NSananes,A S Weingertner,etal.Fetoscopic laser coagulation for 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before 17 weeks'gestation:laser data,complications and neonatal outcome[J].Ultrasound in obstetrics&gynecology: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4,44(3):299~303.
[9] 黃奕霞,李虹霓,林曉峰,等.532nm激光光凝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2):1995~1997.
[10] Cheng Zhang,Guang-RongGao,Chen-GuangLv,etal.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 induces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cyclooxygenase-2 via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in gastric cancer cells[J].Oncology reports,2012,28(5):1917~1923.
1006-6233(2017)09-1522-03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9.034
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編號:2016WS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