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一
摘 要:當前教學一直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中,化學是高中教學非常關注的學科之一,特別是高二年級的化學,需要積極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瘜W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視實驗研究,其中很多知識點都是利用實驗研究的手段得出。文章主要針對高中二年級化學研究性學習教學案例進行研究分析,及時做出思考總結,幫助其更好的運用到化學教學中。
關鍵詞:化學;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案;思考分析
對于研究性學習教學中的個案研究來講,其主要是針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個體對于學習的要求以及內容等具有很多差異,所以采用個案研究的方式,這種研究方式能夠結合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以及存在的差別等為條件,因材施教的提升學生在化學學習方面的能力,同時樹立明確的化學學習目標??傊?,針對化學學習中課程安排的要求,恰當?shù)倪x出化學知識教學中的知識點,同時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方式及時對化學知識進行研究。這種教學方式具有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以及成績差異較大的優(yōu)勢,非常適合當前高中化學教學。
一、文章研究分析
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要求下,化學教學怎樣更好的開展教學,尤其是高中化學,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同時對知識點掌握以及運用更是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加上高考的嚴格要求,為高中化學教學的開展帶來非常大的壓力。研究性學習教學方式的出現(xiàn),為高中化學教學解決了很多的問題。當然研究性學習這種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是經(jīng)過不斷研究以及客觀總結之后,才將其應用到化學教學中。將學生按照基礎知識掌握以及解題能力等劃分成不同的層次,分層次的對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不斷進行深入探索以及研究,以學生基礎興趣為出發(fā)點,不斷培養(yǎng)起對化學知識的正確認識,激起其對化學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化學素質,從而達到為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案以及基礎課程之間相協(xié)調的目的,這樣就能夠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化學學習實踐,從化學實踐學習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從教學方式以及手段上來講,研究性學習具有更突出的優(yōu)勢,教學方式以及學習方式等都更加適合當前化學教學的需要[1]。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按照學生不同的化學知識掌握基礎,提供適當?shù)膶W習方案。還可以很好的適應班級差異,盡管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思維方式不同,都能夠很好的適應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案。針對當前高中二年級學生為主要研究主體,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采用個案研究的方式,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化學知識掌握基礎以及客觀因素(班級不同)等進行科學劃分,同時應用個案研究手段,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目的是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素質以及化學知識掌握能力,同時改善教學質量。
二、個案研究對象確定
個案研究對象主要是某高中二年級學生,研究對象主要為理科班,主要包含兩個班級,其中A班級人數(shù)為52人,屬于該高中的重點班,班級整體上平均成績非常優(yōu)異,基礎知識掌握也比較理想,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B班級人數(shù)為48人,為普通班級,相比較來講學習成績不夠理想,與重點班之間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其中很多學生的平均成績還存在不及格,基礎知識掌握相對來講比較差。研究主要教材為人教版。
三、實驗對比方法
選擇同一個實驗主題,利用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比兩個班的差異。以苯酚的性質為實驗主題,當然根據(jù)兩個班級的成績能夠看出,如果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最終研究答案以及效果一定會出現(xiàn)很大的差異,根據(jù)個案研究的要求,將A、B班的研究性學習方案進行差異設計。因為A班學習成績比較好,對化學的基礎知識掌握相對來講也比較熟練,所以采用自主研究的方式。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習慣,選擇適當?shù)膶嶒炑芯糠椒ā_@樣能夠很好的激起學生實驗研究的積極性,并且采用自主研究的方式,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驗總結能力。針對B班級來講,因為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理想,學生不能準確的抓住實驗中的知識點,沒有具體規(guī)劃的實驗研究方案,所以采用教師制定實驗研究方案,學生在明確知識點基礎上,自行分組,對知識點進行研究,同時每小組負責不同的研究內容,在小組成員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當然這期間需要教師及時為學生做出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出,并且對學生最后的實驗總結做出客觀分析,這樣既能夠改善學生因為基礎知識掌握不熟練的問題,又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化學學習能力,激起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縮短其與成績比較好的班級之間的差距。
四、個案研究思考
實驗研究結果主要為A班級實驗研究結果非常準確,同時很多學生還根據(jù)苯酚性質研究,延伸到乙醇性質研究以及乙醛性質研究中。B班總體實驗研究成績提升35%,其中28%的學生學習成績提升非常明顯,46%的學生學習成績提升也非常大,其余學生的學習成績都在不同程度上發(fā)生了變化。根據(jù)研究結果能夠得出,個案研究針對學生主體以及學習基礎等的不同,對化學教學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當然為了更好的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應用,需要不斷對教學的知識體系以及教材知識點進行挖掘,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不斷從各個知識點中尋找到化學知識。再者重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學習差異,能夠為學生選擇最適合的學習知識點以及學習方式,激起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能夠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進行化學知識點的研究[2]。比如說在研究乙醛性質的實驗中,需要學生進行銀鏡反應實驗,這期間就需要注意,嚴格控制AgNO3的濃度,保證其質量為2%-4%最佳。同時注意,準備銀氨溶液期間,千萬不能過多的加入氨水。并且及時對銀鏡進行清理,相關的試管內壁也要保證整潔,這樣能夠防止銀出現(xiàn)疏松現(xiàn)象等。重視對學生化學學習觀念的培養(yǎng),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總之,高二化學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案,積極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實現(xiàn)因材施教。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中的個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提高了化學教學的質量,并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梁光斐,高二年級化學研究性學習教學個案研究及思考[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7,(03):74-77.
[2]那宇.新手型、成手型化學教師的教學行為對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影響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