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佳
2017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發布了系列信息報告,來幫助政府解釋和運用失學兒童指標。報告不但重視數據源,還幫助統計學家理解如何根據數據源、收集方法及計算指標技術的不同來評估指標。
在“全球教育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實施“全球失學兒童倡議”項目,本次報告是該項目的研究結果。該項目涉及全球70多個國家,他們開發和應用創新的方法來評估和運用來自官方調查與家庭調查的數據,更好地明確有多少名兒童被排除在教育之外,他們是誰以及入學所面對的問題。
第一份報告《運用官方與家庭調查數據評估失學兒童與青少年的數據與比率》論證以不同方式評估失學兒童數據的差異。本報告介紹了印度學校參與精確測量遇到的問題。采用不同調查方式,失學率會不同。超過10%的孩子出現以上情況,因為來自不同數據源的入學率差異較大。
第二份報告《運用家庭調查數據的年齡調整技術》關注與年齡數據相關的潛在問題。報告指出數據收集的及時性和年齡數據的精確性,對評估兒童入學率和失學率非常重要。
第三份報告《人口變化對評估入學率和失學率的影響》,教育入學率是良好的基礎數據。在巴西,評估的覆蓋度和人口生產力會影響人口評估的精確度。巴西的研究結果加強了統計學家對中小學入學率差異的理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的這項研究旨在縮小國家教育政策之間的差距,通過數據收集與運用幫助各國開發、完善調查統計工具,來發展各國的數據體制。
(來源:中國學前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