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娟
【摘 要】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和技能的傳授者,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力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水平決定著整個教學效果的好壞。經常參加實踐鍛煉,是教師更新知識和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理論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實踐進修;提升理論教學質量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生產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社會及學校對專職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專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從學校畢業,就選擇到高職院?;蛘呤敲褶k院校任教。從學校到學校,與實際脫節太遠。因此高職院?;蛘呙褶k院校的新進青年教師最缺乏的就是實踐能力。另外,目前很多高校教師只注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卻忽視了對學生專業實踐知識的培養,造成了許多學生感覺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理論知識無法在實踐中得到有效運用, 因此他們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使教學質量下降。我們都明白學習理論知識的根本目的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有機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專業素養。教師實踐能力的缺失將會產生兩方面的影響,第一,指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時,無法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自然而言就會降低實踐教學的難度,這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言是很大的阻礙;第二,缺乏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將無法將企業實際生產與理論教學聯系起來,使培養應用型人才成為空話[2]。因此,教師去企業實踐進修就變得迫切而重要。教師去企業實踐前,必須帶著目的去實踐才能在實踐中收獲滿滿,為自己今后的理論教學或者實踐教學積累素材,提升教學質量。
為進一步提高本人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2017年暑期我主動報名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專職教師暑期實踐進修活動。在這次實踐進修中,我切身的感受到理論教學與實際生產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理論僅僅是用來指導實踐的,但在實際生產中往往會遇到很多變量,因此如果用理論的條條框框去指導實踐,則無法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比如: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中藥顆粒劑制備過程中,一般將提取浸膏與輔料混合后接著完成制粒、干燥、整粒過程,然而在實際生產中,會出現提取浸膏密度較小,浸膏含水量高,因此需要將輔料與浸膏混合后,先進行干燥,一定程度后再完成制粒、干燥、整粒過程,這就與我們的理論教學有出入。因此,教師的實踐進修,對于理論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很大意義。
通過對企業公用設備,如:制藥用水純化設備、空調送風系統,以及不同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等的學習了解,讓我對不同劑型的藥品生產工藝流程、對車間的布局、人流物流走向等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對藥品生產工藝流程過程中的相關設備的結構、設備的使用情況,設備的選型,設備的生產能力等進行了更為詳細的了解,為以后《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的講授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對于畢業論文環節中的工藝流程圖、設備選型、定崗定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進而提升制藥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
通過此次實踐進修,我收獲很大,解決了自己在理論教學以及制藥工程專業畢業設計環節中遇到的問題。我認為作為一名大學老師,特別是作為一名應用型大學的工科教師,進入企業一線崗位進行實踐學習非常必要,通過實踐鍛煉可以盡可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感性認識,提升對所學的專業理論、技能和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豐富了我們在實踐教學中的素材,方便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傳授學生更多實踐技能和知識,緊密結合我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為制藥企業培養人才。
企業實踐鍛煉能夠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更好地進行產學結合。但是通過這次短期的實踐進修,我認為只進行一次掛職鍛煉是遠遠不夠的,制藥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因此短期的實踐進修,只能讓我們對其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這對于教師而言還遠遠不夠。實踐進修之后,教師的實踐能力有所提高,對專業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能夠將所學所感應用到了實際教學中來;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科技的不斷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會遇到新得疑惑和問題,因此,教師要不間斷的到企業進行實踐進修,讓所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先進的生產技術能夠及時匹配,不斷更新自己的理論教學素材,使學生能夠掌握最科學、最前沿的生產技術、生產設備,為今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在企業實踐學習過程中,也體會到企業領導及員工超高的工作效率,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鞭策,要想有所收獲,必須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都知道,實踐鍛煉是教師貼近實際、探討實際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如果說教師僅停留在所教學科的現成知識層面上,沒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那就只能扮演“傳話筒”的角色,無法給學生注入新鮮血液,只能墨守成規。那么如果一個教師不能經常參加實踐鍛煉,這個教師終將因脫離實際去教學而不能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求。因此教師切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是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師技能的重要環節[3]。對于高校教師而言,不斷的去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是個人自身發展所必須的。
目前,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備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因此,不斷推進教師進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短期的實踐學習,對于培養“雙師型”而言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個人認為,應該讓專職教師在企業掛職,在空閑時間安排去相關企業不同崗位進行崗位輪轉學習,轉變教師去企業實踐進修的觀念,將“要我去”轉變成“我要去”,將實踐學習做扎實,培養實實在在的具有較高理論知識、較強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教師去企業學習,對于企業而言也具有一定得到促進作用。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企業員工則具有扎實的實踐經驗,因此,教師與企業員工之間的相互學習、交流,能夠促進雙方的發展;同時,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現一些企業存在得到問題,對于企業而言,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有利于企業的良性發展。因此,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進修,能夠促進教師和企業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相互學習的氛圍。
【參考文獻】
[1]呂華菊.論實踐鍛煉對教師整體素質的影響[J].《當代經濟》,2008,5:136-137.
[2]李佳琦.掛職鍛煉是提高專職教師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J].《內江科技》,2014, 11:106-107.
[3]王婷.高職教師到企業鍛煉的重要性和實踐體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 11(4):167.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