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和古巴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間之內都是好同志和好兄弟,不僅擁有著非常類似的文化成分,而且有著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信念,目前,古巴民族文化和中國民族文化成分之間的相關性被人們廣泛關注,這兩個共同處在發展關鍵時期的重要國家,在分享治理國家的執政理念和文化交流過程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文希望就古巴民族文化中的中國文化因素成分進行簡要的分析,以期能為未來的中古建交之發展提供相應的文化基礎。
[關鍵詞]古巴民族;文化;中國文化;因素成分
中國人民與古巴人民的友誼擁有著漫長的歷史淵源,千百年來,中國和古巴都在不斷的自我發展,而一百多年前,古巴文化元素融合了西班牙非洲和其它元素,形成了如今燦爛的現代古巴文化。在古巴文化發展和進化的過程中,很多中國華裔參與了古巴的獨立戰爭,并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貢獻,頌揚熱愛和崇高精神的古巴人眼中,中華民族文化和古巴人民的文化通過貿易和經濟發展因素,影響深遠。
一、中華文化對于古巴社會的深刻影響淵源
1.久遠的歷史淵源
早在19世紀中葉,就有成千上萬的華人后裔來到古巴,這些人民當時為古巴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華裔來到古巴之后,在古巴的土地上扎根,把自身的文化和傳統習俗以及宗教精神傳承和融入到古巴的社會之中。當時的華裔勞工雖然處于古巴生存的中低階層,但是其特有的中華飲食習慣、宗教崇拜信仰和藝術文化追求,帶動了古巴人民的生活習俗。同時,悠遠綿長的中華醫學技術和革命斗爭經驗,也對古巴的文化發展和演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華裔在古巴繁衍生息數百年,加強了中古兩國歷史文化的交流,共同書寫了燦爛輝煌的血脈。
2.華人在古巴所占據的比例
人口比例基數決定了文化發展和演進的主要導向,如今華人已經成為古巴人口三大來源之一,大約有10%的古巴人都擁有中國姓,也就是說這些古巴人有可能是中國文化和其他文化共同演進繁衍的后裔。內涵豐富的中華文化,通過這種種族之間的通婚和繁衍,慢慢深入到古巴的各個領域,影響了古巴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民間習俗,藝術文化和思想方式。
二、 中華文化對于古巴社會文化影響分類
1.大中華飲食文化對于古巴飲食習慣的影響
中華飲食習慣深刻地影響了古巴的飲食習慣,由于中國的菜系種類非常豐富,在世界上走在飲食和餐飲潮流的前端,很多比較著名的中華料理吃法在古巴當時是非常新鮮的,因此中國人在來到古巴之初,多經營一些小酒館、商店以及餐館,憑借自己勤勞的雙手把中華廚藝發展到古巴,并發展到周邊的國家。由于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口味非常豐富,而且相對比較衛生,這種獨特的口感慢慢吸引了古巴人群,華工的飲食習慣被古巴民眾所熟悉并接納,中國人向來勤勞肯干,對于很多獨特的蔬菜和植物的栽種,也為古巴人帶來了新的食材,目前在古巴非常常見的食用蔬菜,比如說生菜,白菜,柿子椒,韭菜,生姜,水稻等都是由中國傳遞而來。古巴人民傳統的飲食習慣是一米和小麥為主,對于蔬菜的引入比較少,而后期,學會了中國人的健康飲食習慣,加強了對于蔬菜的喜愛,還專門擴展華人街,學習華人的飲食精神。
2.中國宗教影響了古巴宗教文化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尊師重教的國家,中國的宗教信仰亦儒道佛三方為特有體系,古巴的華人把中國民間的信仰轉移到了古巴,在中國神靈成為自己保護神的過程中,很多關于傳統忠義美德的宗教故事也傳承到了古巴,這些美好的傳說在當時的古巴社會具有非常典型的感召力和號召力。尤其是關公在古巴的影響力非常強,這是因為當年的華人來到古巴之后成立了聯合會,而光功績是忠義的象征,也是互助的象征,也是很多商人所信奉的財神。集合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在祭祀財神和戰神的過程中,關公的形象迎合了古巴人民驍勇善戰的民族文化需求。后來隨著中國人在古巴的不斷通婚,古巴的華裔慢慢以信奉關公的宗教信仰為榮耀,現代古巴人民,尤其是古巴商人,把關公認為是中國最具有神通的圣人,同時古巴的三個兄弟劉備、張飛和趙子龍左右陪伴,靜享香火。
3.古巴民族文化中的中國傳統藝術元素
藝術和音樂永遠是沒有國界的,遠涉重洋的華人后裔,在成為古巴民族的過程中,將古老悠遠的民族文化和豐富多彩的燦爛藝術帶到了古巴,中華藝術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內涵豐富的樂器和歌唱藝術,以輕松詼諧的方式來品評時政,受到了古巴人民的喜愛。同時中國所傳統的獨特文化藝術,比如說戲劇、舞龍舞獅、嗩吶梆子、擊打樂器等也被融入了古巴當地的音樂,慢慢的隨著這種新型中國元素音樂的普及,很多古巴著名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都加入了中國元素,而這種結合是一種成功的音樂一致,在很多著名的音樂會上演奏出了非常美妙的音樂。人們對于藝術和文化的喜愛是一致的,在繁重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對于藝術的青睞可以緩解人們的疲勞,振奮人們的精神,古巴人民和中國人民在革命信仰和宗教信仰上有非常強的趨同之處,因此,在傳統的藝術音樂和文化修養方面也有其一致之處。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在19世紀后期的嗩吶音樂,隨著華人傳到古巴之后,由于嗩吶音樂帶有非常強的震撼力,振奮人心,而古巴人民天性比較熱情活潑,因此,在傳統的空間五的舞蹈元素之中加入了嗩吶的聲音,成了目前古巴人民非常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
4.中國傳統民俗對于古巴生活習慣的影響
歷史的傳承是幾百年來反復交融的過程,由于中國人是智慧的民族,而中國人在后期與很多古巴人通婚繁衍后代,因此中國的語言文化民族風俗和生活習慣,在這種接觸和互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漸漸融入到了古巴文化之中。比如說對于一些婚喪嫁娶的習俗,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和節慶,對于故鄉的一些思念和祭拜,都慢慢與當地古巴人民相結合,形成一些嶄新的習慣。值得一提的是愛美的人們對于服飾的盛行和流行,也充分結合了兩國不同的優勢和精粹,古巴的民族服飾,有一種非常經典的短上衣,就是深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中國人民影響。這種短上衣一般由小翻領和四個貼身兜,在胸前繡有花紋,袖子較長,多為淺色,非常流行,甚至一度成為古巴的國服,中國古代的民族服飾非常相近,特色鮮明、服飾美麗。古巴人民驍勇善戰,而這種服飾,非常適合古巴的季節和穿著習慣,中國人在古巴的扎根和安家落戶,在繁衍子孫的過程中,一代一代地把中華民族精神與古巴傳統習俗交互融合,把龍的精神在異國他鄉發揚光大,傳為美談。
三、結語
事實上,無論是中國人民還是古巴人民,對于生活和未來都有著非常美好的政治理想,人們希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學習,彼此文化的精髓,團結共進、共同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如今古巴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友誼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了新的特色,但華人的性格相對比較低調,在于古巴社會的融入過程中相對比較沉默,華人和中華文化對于古巴文化的推進,以及對于古巴民族和國家發展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如今中國人民和古巴人民隨著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快速演進聯系日益緊密,中國兩黨、兩國、兩國人民的友誼,得到不斷的鞏固和發展,一起走向了新的交融篇章,在藝術和文化交流方面不分彼此、和諧共進。
參考文獻:
[1]劉媛媛. 文化雜糅理論對美國適用性問題——以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古巴移民為例[J]. 校園英語,2017,(17):254.
[2]何璐. 世界音樂教學中的跨文化比較——以巴厘甘美蘭、古巴打擊樂和西安鼓樂為例[J]. 中國音樂,2015,(03):148-154.
[3]陳廣滿,申富英. 《夢系古巴》中的文化創傷與文化和解[J].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6(02):79-84.
[4]雷春儀. 中華文化對古巴社會的影響[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04):157-160.
[5]陳華,潘浪. 當代古巴華僑的家國觀與文化觀——基于黃寶世書信的解讀[J]. 八桂僑刊,2011,(03):53-57.
作者簡介:陳其乾(1988-6-),男,山東淄博人,本科學歷,廣西外國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西班牙語教育教學及文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