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輝
(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武漢 430074)
高校“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實踐研究①
——以網球課為例
劉良輝
(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武漢 430074)
本文以某大學選修網球課的31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這些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制定了針對性的運動處方,然后在網球課堂上參照大學生的體質弱項,通過分組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增強身體素質的訓練,期末時再重新測試他們的身體素質狀況。本研究在長達一個學期的高校網球教學實踐活動中,對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在高校中的應用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各大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運動處方”式 體育教學 實踐 網球課
運動處方是依據不同個體具體的體質狀況而設計出一定的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的運動方案,它目前已在糖尿病防治、肥胖病治療等多方面被廣泛應用。因為我國大學生在個體的身體素質狀況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為了確保每個大學生個體在學校統一安排的體育課堂上都能獲得針對性較強的體育鍛煉,就必須為大學生設計個性鮮明的運動處方并將其應用到大學生的體育課堂中。
把310名選修網球課的大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研究階段310名大學生都按時上課,很好地服從了體育教師的教學安排。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受試大學生基本情況
新學期開始時,對這些大學生進行了一次身體素質狀況測試,其測試內容具體包括身高測試、體重測試、肺活量測試、臺階試驗測試、握力測試與立定跳遠測試。按照我國現行的《國家學生體質測試標準》的各項要求,將把單項得分與合計得分劃分為不及格級別、及格級別、良好級別與優秀級別。在身體素質狀況測試后,又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次理論課教學,傳授給這些受試大學生一些健康促進知識,同時逐一評析了大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并有針對性地為每個大學生個體制定了運動處方,用于指導他們科學進行體育鍛煉。在本次的網球課體育教學實踐中,將身體素質狀況測試中那些單項測試成績低于70分的受試大學生作為本次“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的重點干預對象,依據大學生身體素質狀況測試各單項中測試成績最不理想的項目進行分組,每節課抽出25min開展針對性的身體素質訓練,每個小組都進行統一的針對性身體素質訓練,具體的分組方法與訓練方式如表2所示。那些身體素質每項測試成績均超過70分的大學生則在此25min內進行統一的網球專業技術練習。除了在體育課堂上接受身體素質訓練外,體育教師還要求那些身體素質不理想的大學生在每周的課外活動時間依據個體的“運動處方”開展針對性的體育鍛煉。通過長達一個學期的針對性的“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活動干預后,在學期末重新在受試大學生中開展一次身體素質狀況測試,其具體的測試方法同學期初的測試方法相同[1]。

表2 對受試大學生進行的“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的分組方法與訓練方式
采用現階段國際上普遍應用的SPSS 15.0類型的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了這些數據,以配對樣本t對學期開始與學期結束時受試大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狀況進行檢驗與對比,其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4)。
310名大學生中,僅51人在學期開始的身體素質測試中每項測試成績均高于70分,余下的259名大學生都存在著不同的體質弱項,被分入不同類型的4個小組進行針對性的身體素質訓練。通過將近一學期的針對性的“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活動干預,他們各自的身體素質弱項均有所改善與提高,具體的改項與提高狀況,如表3所示。受試學生的單項測試成績與總成績的不及格率都有所下降,優秀率顯著提升。
當前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其主要指導思想是“健康為先”,因此不斷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首要目標。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有部分高校體育教師過分強調技術教學,忽略了對學生身體素質能力的訓練。運動處方作為一項有效性非常高的體育教學方式,如果能將它科學的應用到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中,那么一定會顯著地提高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本研究就是將“運動處方”式的體育教學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的一次探索與嘗試[2]。

表3 “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前后,學生的身體素質改善情況
在本次研究的“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活動中,每節體育課中都設置了專門的身體素質針對性訓練時間,從而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每節體育課的身體素質針對性訓練時間為25 min,大約占整節體育課的1/4,既沒有影響體教師正常的網球教學,又確保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時間。依據學期初的各項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將身體素質不達標的大學生分別歸類為塑造理想體型組、增強心肺耐力組、增強上肢力量組以及增強活動靈活性組,顯現出了“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的針對性。而且為每一小組設計的針對性練習,還密切結合了各個體育項目的不同特征。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課一般都采用統一性的體育鍛煉方法,每節體育課一般只會設置一項或者兩項身體素質訓練活動,其訓練方法也沒有與學生的身體素質實際狀況緊密結合,所以體育教學質量不高。在本項研究中,體育教師采用“運動處方”式體育教學針對學生各自的身體素質弱項專門設置了訓練內容,從而提高了鍛煉質量,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另外“運動處方”式教學還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健身習慣,促進大學生的長遠發展[3]。
總之,“運動處方”式的體育教學在實踐中能夠顯著改善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弱項,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能力,非常有利于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是值得眾多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種新型有效的體育教學方式。
[1]左林,張躍敏.運動處方教學模式與傳統體育課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3,35(1):73-76.
[2]丁花陽,孫海勇.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對提高大學生體質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6):75,77.
[3]鄧鳳蓮,焦漢生.運動處方教學模式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15(9):70-73.
G807
A
2095-2813(2017)08(c)-009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4.090
劉良輝(1968,10—),男,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