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寅星
【摘 要】小學體驗式合唱教學在音樂課和合唱團訓練中都能加以表現,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在教學中加上表演唱、在教學中加上節奏的訓練以及學唱方法,讓學生感受歌曲的美、體驗音樂的意境、學會自己創編表演……這類方法進行教學必定能有效地表現歌曲和提高學生對歌唱的興趣。
【關鍵詞】體驗式合唱教學;音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7-0206-01
體驗是什么?體驗是一種體會。合唱教學中體驗式教學又是什么?是學生對唱歌的又一種積極的體驗。我們合唱教學中唱歌是一種體驗、歌表演也是一種體驗,包括節奏練習、打節拍、比劃旋律線、歌曲創編、作品欣賞、識譜、打擊樂器的演奏,這些都是對音樂作品的體驗。因為我們的合唱教學同樣需要轉變教學方式,也是最能進行體驗式教學的音樂課堂。
一、體驗式合唱教學在表演中體現
無論是幼兒園孩子還是小學生,都有其“好動”的性格,我在課堂上就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發揮其“好動”,那就是演一演。這“演一演”就是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即是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歌曲、表達對音樂的喜愛。那么,他們的肢體語言是怎樣表現呢?就是對歌曲的理解,怎樣表演唱,以及對歌曲的動作合拍性,內心的感受。這些都是我們合唱課的“演一演”要求,只有孩子們通過這方面的律動、歌表演等合理的表演形式來表現,才能使得舞臺合唱表演更有美感、更有趣味。另外,我在合唱教學中盡量讓學生自己創編簡單的肢體動作并表演,可以提高學生對合唱的興趣。通過加入“演一演”這樣的體驗式合唱教學,課堂包括合唱團訓練都能非常具有效果。
比如訓練《四季的問候》這一合唱歌曲時,不僅通過一些簡單的發聲方法,還讓學生邊唱邊表演,體會到歌曲中季節變化的微妙,感受生活的美好,一種對歌曲的體驗以及歌曲的表現充分發揮。所以說,通過合唱教學進行表演,讓孩子們體會歌曲表現內容,能讓他們較自信地表演、較認真地唱歌,我們的合唱課堂豐富性就在合唱中體現了出來。
二、體驗式合唱教學在節奏中體現
小學合唱教學是對歌聲集體性的一種音樂藝術。在教唱中必須要求聲音和諧統一,這是專業合唱的要求,也是聲音優美的要求。教學中的音準與節奏是我們合唱教學的基礎,是合唱教學體現出藝術生命力的關鍵所在。所以,在合唱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的識譜學唱能力,還要加強歌曲單旋律的音準訓練和節奏訓練,從而為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打下較為扎實的基礎。體驗式合唱教學就在這樣的節奏練習中進行著,學生能很容易接受、很快速感受,把握節奏的能力更強,也能唱好節奏,不至于“跑調”。
比如在小學低年級合唱歌曲《鈴兒響叮當》教唱中,歌曲節奏練習加入了打擊樂器,讓他們先感受節奏的變化,再用打擊樂器拍打,讓每個人都能學會打節拍。除此以外,進行合唱教學方法的運用,讓孩子們有感情地歌唱,同時感受到節日的快樂氛圍。
三、體驗式合唱教學在學唱中體現
合唱教學中的學唱方法有很多,那么究竟有哪些學唱方法適合讓聲音更好聽,歌曲表現更準確呢?本文將講講如何正確地咬字、吐字?因為這是唱歌技巧中的重要的基本功,把字“咬”好了才是表達歌曲中心思想內容的方法之一。正確的咬字、吐字方法,能讓較為清晰的咬字吐音傳遞給指導教師,最為重要的是還能讓周圍的聽眾聽出何為準確音字?所以,需要將練聲、咬字等進行有機結合,以“圓音”、“純音”展現,再通過生動的教學,讓學生在這種體驗式的學習中學會唱歌、學會“咬字”,進而形象表現歌曲情感、發揮出歌曲感染力的效果。反之,如果字咬不準,吐音不清晰則不利于教唱,在合唱團的訓練中更加起不到整齊、統一、和諧的效果。例如,在合唱團訓練中,我通過不同方式讓學生體驗歌曲的情感,通過圖片、動畫等效果讓學生感知。歌曲《童心向往的世界》中,有分聲部合唱練習,我通過讓他們學唱“lu”穩定聲音,還通過歌曲的表達內容教育孩子們想象未來生活的美好,需要我們每個人努力,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樂、美好。這種體驗式教學更好地拉近師生距離,孩子們更愿意聽,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歌曲。
在音樂課課堂中、在合唱訓練教學中,這些基本功都是尤為重要的,也許合唱團的訓練更加系統化,在音樂課教唱中只能加些訓練的基本方法,使得聲音更和諧、動聽,但效果肯定是有的,甚至是會成為教學的一大亮點。這其中就是很多不同的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效果體現,所以說,將這類方法運用好,就會使音樂課堂有趣、豐富,孩子們也會越來越喜歡音樂課,越來越喜歡唱歌,也定能使音樂教學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為我們的歌曲學唱需要體驗、需要感受、需要變化,需要我們每位音樂老師帶動、傳遞……小學體驗式合唱教學的有效性也會在歌曲學唱中呈現學科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美]格雷珍.希爾尼穆斯.比爾.體驗音樂[M].
[2]李明.音樂課堂[J].歌曲.
[3]潘麗發.合唱教學中的點滴思考[J].新課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