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兵華 (江蘇省常州市教師發展中心,213001)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農村教師培訓中的應用研究
——以江蘇省農村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培訓為例
胡兵華 (江蘇省常州市教師發展中心,213001)
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以“任務”為驅動,通過探索、研究、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習者的素質和能力的教學方法。其特點是通過巧妙的任務設計,將知識和能力目標蘊含于任務之中,學習者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提升自我,過程中能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體能動性[1]。教師培訓中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過程中,任務是整個培訓過程中的主線;培訓講師從主體地位轉變主導地位,是任務的設計者、學員完成任務的指導者、過程的調控者及任務完成的評價者[2]。通過借鑒與研究,我們選擇如下培訓流程。
教師培訓流程圖
在需求調查基礎上,確定培訓目標、主題及內容;結合參訓者的學習特征,設計有針對性的培訓任務,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培訓講師進行動態監控并給予評價。
在農村中小學,由于師資的短缺,音體美大多由具有這方面特長或其他課時不滿的教師兼任,農村學校的藝術體育教育成了學校發展的短板。為提高兼職音體美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進而提升農村學校藝術教育質量,江蘇省近幾年開展了相應的農村兼職音體美教師培訓項目。經過實踐發現,兼職音體美教師培訓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研究以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培訓項目為例,探究任務驅動式培訓模式及實施效果。
多數兼職體育教師體育理論知識貧乏,甚至講不清各種技術動作的名稱術語,不能較好地掌握課程標準,對專業知識掌握不扎實,較難適應崗位要求。不能利用動作示范這一最直觀的啟發形式進行體育教學,對一些難度較大、較復雜、要求較高的動作不能完成。對體育學科的認識不足,研究不夠,在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方面進行的探索和努力還不到位。中老年兼職教師實踐經驗較豐富,但理論知識欠佳;青年教師兼職存在的理論知識欠豐富,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由此,我們確定了培訓主題——“兼職教師體育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提升”。希望通過培訓,學員能了解小學體育課程的基本性質、培養目標、教學基本要求;掌握體育教學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小學生的體能訓練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體育課教學設計、如何上好體育課等基本環節,使其能夠基本勝任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培訓內容從專業情意、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三個模塊展開。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在于任務的設計,需要在明確培訓目標基礎上,設計具有一定趣味性、挑戰性的任務。農村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培訓的目標是提高教師體育教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升課堂教學設計及上課水平。由此,設計如下培訓任務:
1.專業知識的任務設計
專業知識模塊以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導向,掌握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知識。由于參訓對象是具有一定基礎的小學兼職體育教師,設計中,采用半開放性的任務,要求學員完成一份小學體育的教學設計。在任務開始之前,邀請優秀體育名師分享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并明確任務的主題及要求。
2.專業技能的任務設計
專業技能模塊以培訓小學兼職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為培訓重點,著眼于發展學員的體育技能和教學技能。體育技能有其自身特點,規范和要求明晰,采用任務驅動式培訓能發揮效益的最大化。針對教學技能的培訓,設計“微課設計與展示”培訓任務,要求學員選擇體育教學中的一個片段,在設計片段教學后,進行現場展示。體育技能方面,采用“口令與自編操技能考核”任務,要求學員按照規范與要求進行實操演示。
1.創設情境,激發專業情意
培訓片段1:
“兼職教學:可以這樣作為”,江蘇省小學體育特級教師孫建順以這個主題給學員分享了他自己兼職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教體育,很幸?!保瑢O老師從自身體魄、管理能力、政策支持等方面給學員分析了體育教學的益處。孫老師通過比較文化學科與體育學科教學的異同,闡釋不同學科教學之間的遷移及啟示,找到主教學科與兼職體育學科之間的平衡。孫老師通過一個個案例,一個個教學設計,講述了他兼職體育教學的成長故事。培訓現場,學員聽講認真,并積極與孫老師進行互動。
分析:農村小學體育兼職教師有其主教學科,對兼任的體育學科投入度不高,體育學科的專業情意有所欠缺。為培養其情意,激發學習的內驅力,培訓過程中將任務驅動式教學的情境創設轉換成專業認同環節。邀請江蘇省小學體育特級教師孫建順,以他自身兼職體育教師的經歷現身說法,分享其兼職體育教師專業成長之路。由于經歷相同,具有可借鑒性,引起學員共鳴,極大地激發了學習動機。
2.互動交流,明晰任務要求
培訓方式:培訓班聘請體育學科教研員作為首席專家,首席專家指導完成培訓方案設計、確定培訓內容、設計培訓任務。培訓開始后,首席專家全程參與培訓各個環節;在提出培訓任務之后,與學員共同討論,明晰任務要求,分析任務的難易程度及需要獲得的支撐。建立培訓QQ群,將任務的詳細要求上傳至群文件,學員在群里討論任務完成的過程并進行互助。
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要求的傳達與理解是任務完成的前提,通過專家的分析及學員之間的討論,讓任務的要求更加明晰。
3.學思結合,完成培訓任務
培訓方式:在“課堂教學設計”的專業知識任務和“微課設計與展示”、“口令與自編操技能考核”的專業技能任務之前,邀請一線體育名師開展“隊列、隊形、做操的口令與指揮”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實踐途徑”兩場專題講座,通過豐富的案例,給學員分享體育技能的規范與體育課堂的教學實踐經驗。
培訓片段2:“微課展示”時,將學員分成五組,每組選擇一位市級優秀體育教師作為點評專家。每組成員根據抽簽號,依次進行現場展示,點評專家及時反饋任務完成情況及意見和建議?,F場氛圍活躍,在成員展示過程中,小組其他成員認真觀摩。小組成員展示結束后,點評專家推薦學員代表進行小組展示,專家負責點評本小組代表學員的展示效果并指出其不足之處及改進策略。
“口令與自編操技能考核”任務中,由首席專家和一位優秀體育教師組成考核小組,學員依次完成口令及自編操任務的實操演練,考核小組現場對每一位學員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其他學員在旁邊進行觀摩。
“課堂教學設計”為非實時任務。學員接收任務之后,可以結合專家的分享、自己的經驗及本次培訓所學,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在培訓結束前提交教學設計文稿,首席專家對教學設計進反饋與評價。
體育教師專業技能的學科性很強,任務設計中,首先由體育教研員對小學體育常見技能練習進行規范講解,選取現場易于操作并具有開放性的技能作為培訓任務。經過篩選與比較,選擇口令與自編操作為專業技能任務?,F場演練即具有觀賞性,也具學科性??己诵〗M的過程性評價給學員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微課展示”和“課堂教學設計”兩項任務的目的是提高學員教學設計能力與教學技能水平。“微課展示”中學員之間可以互相學習,也能聆聽到優秀教師的現場反饋。安排點評專家推薦小組代表匯報展示,并給予專業點評,通過這種教學相長的方式,保證了點評專家組織和監控任務的有序與高效,以及學員完成任務的積極與投入。
通過現場觀察,學員對這次培訓興趣很高,任務完成過程中,學員能充分其發揮主體性,積極參與各個學習任務。通過滿意度調查發現,學員普遍感覺這次培訓形式豐富,富有針對性;對兼職體育這一學科充滿更多期望,對課堂中的技能教學規范認識更加深刻,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更深的認識,覺得這次培訓收獲很多??梢姡蝿镇寗咏虒W法應用于農村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培訓具有比較好的培訓效果。采用這種培訓方式,我們也認識到:
1.任務設計應充分了解學員的學習特征及需求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應視具體培訓需求而定,它適合技能性和操作性強的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培訓。在任務設計之前,應充分調研學員的培訓需求,分析其學習特征,以確定任務的類型及難易程度。任務設計著眼于學員的最近發展區,以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其主動性和潛能。
2.培訓過程中進行動態監控與過程評價
培訓中我們邀請首席專家全程參與培訓的各個環節,在各任務完成過程中,既是任務的監控者,又能為學員提供專業化的指導。既對過程進行評價,也給予總結性評價。首席專家的動態監控,促使各位學員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任務。任務監控與評價的專家應為當地學科領域的權威,即能給予專業指導,也可進行專業引領。
3.培訓過程需要增加學員反思
在采用任務驅動式培訓過程中,我們雖然調動了學員進行主動探索,但是缺乏個人反思。實踐加反思是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任務完成之后,增加個人反思環節,能優化學員知識的建構,促進實踐性知識的內化轉變。
[1]劉春申.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研究——以中職信息技術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09,12.
[2]解書,馬云鵬.“任務驅動式”教師高端培訓模式的實踐探索[J].教育研究,2014,(12).
第9期教師教研欄目選題
最佳投稿時間:2017年7月7日~7月22日
主題:如何優化集體備課形式助推教師成長?
集體備課是校本教研的一種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然而,目前一些學校的集體備課形式比較單一,有的就是幾個人分分工,然后組合起來,就成了所謂的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流于形式,就達不到備課的要求與目的,相反還會對教師專業成長起來阻礙作用。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撰寫提綱:
1.集體備課對教師成長有什么作用?
2.你心中的集體備課形式是什么樣子?你們學校是怎樣開展的?
3.集體備課的開展對年輕教師成長有哪些影響?
4.在開展集體備課中遇到過哪些經典案例,請與大家分享。
5.體育教師可否跨學科集體備課?請大家談談自己的觀點。
(本選題由江蘇宿遷泗洪縣健康路小學唐善計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