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昌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嘉定分校,201821)
體質與健康
籃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歸因分析及對策
李貴昌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嘉定分校,201821)
高中階段的男生對籃球運動較熱愛,但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較欠缺,教師對引起損傷的原因缺少分析和歸因,為了減少學生的運動損傷,需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減少損傷的發生。
在課堂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忽略了理論教學的重要性,這將直接導致學生對籃球規則知識的了解不夠,比賽中經常出現防守動作粗野和不規范等犯規行為,并對于教師的判罰不以為然,強調客觀理由,認為自己并沒有犯規,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在比賽中出現一些沖突和損傷。
教師未觀察到學生在比賽中的情緒變化,未及時采取干預行為,導致引起學生之間的沖突,進而出現損傷。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勝心強、情緒變化大、易沖動的心理特點,當比賽關系到勝負時,在對抗中發生犯規或口角時,學生的內心活動會發生變化,因此,防守動作也會出現一系列的故意行為,從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在籃球教學中松散的課堂管理容易導致損傷的發生。高中生的自律能力較弱,比賽中的松散的防守或同伴之間的嬉戲打鬧也是導致損傷的主要原因,進攻和防守是對立又矛盾的,當攻防雙方都集中注意力,并共同發力對抗時,不容易引起損傷,當防守一方放松,進攻一方卻在發力時,防守人就出現損傷現象。

規范的防守動作可促進進攻質量的提高,不規范的防守動作容易造成自身和他人不必要的損傷。
加強籃球規則的理論學習,提高學生的籃球規則知識水平。在日常的理論課教學中滲透籃球規則知識,并在期末考試中增加籃球規則的考試內容。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籃球規則的理論知識基礎后,再加強培養學生裁判的實踐能力,讓學生體驗裁判工作,提升規則意識。教師可通過不斷地設置問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師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共同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應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發現學生的變化時應及時進行干預。如,因防守者動作過大而導致情緒失控,可通過裁判的及時判罰進行干預,加大判罰力度,促使學生知道自己的情緒失控導致過激行為;因比分落后而產生急促情緒,可通過暫停使雙方調整情緒,冷靜后再進入比賽的方式,調整學生的情緒;防守方和進攻方發生爭執時,教師可暫時將雙方換到場下休息,并進行思想溝通,握手言和后再進入比賽。只有時刻關注到學生情緒的變化,才能更好地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學生的注意力不夠專注或紀律性不強,極易引起運動損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學生注意力不夠專注時,應認真、嚴肅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重視,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1.防突破、防死球和夾擊。防守方與持球方之間始終保持一臂的距離,以0.5m~1m之間為佳,抬頭觀察進攻方的進攻意圖,準確地判斷并及時運用后滑步封堵進攻方的進攻路線,當進攻方形成死球后,貼緊防守時應重心下降,膝關節彎曲,雙手封堵進攻人傳球路線,手臂在自己的臉部和進攻方的肘關節之間形成一道屏障,時刻保護自己的臉部,臉部適時向后傾斜,遠離進攻人的肘關節。
2.防中鋒。防守方屈臂頂靠在進攻方的髖關節,與進攻方保持0.5m的距離,重心下降且稍前傾,隨時觀察進攻方的進攻意圖,及時采取保護措施。死球后貼緊防守方,保護動作同上。當進攻方大力運球并側肩準備進攻時,防守方應及時判斷,采取堵撞人的戰術策略,不僅靠自己的上肢硬頂,容易引起損傷,在做堵撞人時首先要動作規范,當進攻方有側肩動作并發力時應順勢倒地。
3.封蓋。在籃球比賽中較忌諱雙腳離開地面,這樣會形成被動的局面,或導致重心失控而發生損傷。大部分漂亮的封蓋都是通過2名隊員的合作而完成的,如,防守方頂住進攻方,另一名防守方看準時機進行封蓋,快攻中封蓋技術需要有足夠的彈跳和判斷能力才有可能完成,在日常比賽中成功的封蓋較少,大部分以犯規結束,與其封蓋不如及時地嘗試運用堵撞人的技術動作。如果防守時被進攻方晃起而失去重心時,應及時拉住進攻方的任何部位,采用緩沖減小受傷程度,落地時不可用后腦先著地或用手撐地,最好的方法是運用滾翻動作,減小傷害程度。
4.搶斷。搶斷時的一剎那應快速判斷動作是否具有危險性,再決定是否進行搶斷。在判斷時應觀察進攻方的位置、長傳球的落點,并根據自己與進攻方之間的距離判斷搶斷是否安全,運用先頂住進攻方再進行搶斷的方法,這樣會減少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