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雙雙
(陜西藝術職業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別具匠心的詞曲結合
——《多情的海鷗》的詞曲特征
陳雙雙
(陜西藝術職業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由倪維德作詞、韓蘭魁作曲的藝術歌曲——《多情的海鷗》,是一首歌詞與旋律完美結合的經典之作,音樂與歌詞的結合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筆者以藝術歌曲《多情的海鷗》的詞曲關系方面為視角,從歌詞內容與歌曲體裁、語調與音調、曲式類型與歌詞段落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
詞曲;結合;特征
歌曲是音樂(曲)語言節奏與音樂節奏和文學(詞)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倪維德作詞韓蘭魁作曲的藝術歌曲《多情的海鷗》在布局上有著巧妙的構思,詞曲結合別具匠心。
歌曲的體裁是由歌曲的題材內容,結構形式,風格特點等因素決定的。
倪維德有很多與海相關的作品,如著名的聲樂套曲《海的戀歌》,還有《海之角天之涯》《多情的海鷗》等描寫大海的歌曲。《多情的海鷗》作為其中的一首作品,采用了寄托的手法,用浪漫的語言娓娓道來:
“我枕著浪花靜靜的漂流,胸前落下了一只海鷗,多情的海鷗,你是把我當做棲息的礁石?還是把我當作覓食的漁舟?多情的海鷗,你千萬別再我心頭做窩,因為我的心里布滿了傷口。多情的海鷗,你應該隨白帆飛去,藍天下有你的自由!我枕著浪花靜靜的漂流,漂流。”
這首貌似平常的詞作,詞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著意的渲染,外形短小,但內涵卻極其豐富。作者運用了寄托的手法來創作。我們已無從考證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也難以猜測作品中“我”和“多情的海鷗”具體所指,更難以確認他們的象征含義。但通過細細研讀,也可以理解其大致的內涵。這里的“我”和“多情的海鷗”是我們在生活中能夠遇到的,是我們能夠理解的人之常情。這里的“我”“心里布滿了傷口”“枕著浪花靜靜的漂流”,他應該是一個歷經滄桑、有閱歷的人;是一個渴望休息的身心疲憊的人;同時他還是一個堅強的,不愿意接受別人憐憫的人;更是一個非常善良,愿意為他人前途考慮的多情的人。之所以不愿讓“多情的海鷗”把自己當做“棲息的礁石”,“當做覓食的漁舟”,完全是處于對“多情的海鷗”的關心,為他的前途負責。希望“海鷗”“隨白帆飛去”,尋找藍天下屬于他的“自由”,得到一個好的前程,好的歸宿。而海鷗則是一個年輕的、活潑可愛、充滿愛心柔情的多情的人。這樣一對互為對方著想的有情有義的人,的確可以牽著人們的心,產生深深的感動與聯想,引起人們的共鳴。
作曲家根據詞作家創作的意境,用深情、大氣的旋律,體現出詞作內含的抒情歌曲的體裁特征。曲調隨著歌詞的情感變化而變化,與歌詞的結合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歌曲的旋律優美流暢、大氣舒展且富有神韻,舒緩流暢中包含著跌宕起伏的韻律美。
歌詞語言的節奏是歌曲音樂節奏的基礎,因此在通常情況下,音樂曲調節奏與歌曲語言的節奏是相吻合或基本吻合的。在這首藝術歌曲的創作中,作曲家十分注重安排歌詞語言節奏和音樂節奏間的關系,使二者達到協調統一,更好地表現音樂內容,塑造音樂形象。
我們誦讀歌詞時語言節奏與歌曲音樂節奏基本上是一致的,語言重音也會在音樂的強拍位置出現。歌詞中所需要強調的字,在節奏上都處理成相對較長時值,其位置都處于強拍處。如:“我”“胸”“海鷗”都處于強拍或強位處,時值基本按照誦讀中強調的字眼的時值去安排。而不太需要強調的字或詞,都放在了每個小節的弱拍處,時值也相對較短。這首抒情的藝術歌曲多為一字一音或一字兩音,但個別地方根據音樂形象塑造的需要,加入了一些有裝飾性作用的經過音或輔助音。
一首歌曲旋律的核心音調的產生與歌詞的語調有著密切的關系。如何處理好語調與音調的關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果詞作中語言的平仄、抑揚,字的讀音,以及句末音節語調的上揚或下降這些語調方面的問題與旋律線的音調相一致時,那么作品演唱起來會很順口,加強歌曲的美感,對音樂形象的塑造能起到促進作用。反之,二者不一致、不協和時,則會出現“倒字”的現象,不僅演唱者唱起來會感到生硬拗口,也會使聽眾感到晦澀難以理解。分析譜例不難發現,作曲家在處理旋律音調的走向時,其旋律走向大部分都與歌詞朗誦的聲調相一致,而在塑造音樂形象需要特殊處理的地方,則會有靈活的處理。例如歌曲的第一段(見譜例)
譜例

譜例上方的箭頭表示歌詞在朗誦時的聲調走向。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旋律線的進行方向與語氣的強調、聲音的高低、語勢的輕重、口氣的急緩基本統一,但是有個別幾個地方稍有不同。特別是連續兩句“多情的海鷗”處,旋律線走向做出了上下對比,既符合語言的習慣,又使得旋律布局更加平衡,使感情的抒發更加真切。而之后連續兩個疑問句“你是把我當作棲息的礁石?還是把我當作覓食的漁舟?”在音調的安排上,能夠感受到“我”被不速之客“海鷗”撥動心弦的情感變化。最后一句“還是把我當作覓食的漁舟?”作為第一樂段的尾聲,語調箭頭的走向向下,為緊接著后面要進入情緒更為激昂的部分做出了鋪墊。
“歌曲的曲式類型是由歌詞內容決定的,而內容的深刻表達無不依托于完美的結構布局——曲式。”歌曲《多情的海鷗》歌詞與音樂緊密結合,作曲家根據歌曲內容的發展而布局,每一部分的出現,都做出了精心巧妙的安排,在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的要求下,達成了曲式類型與歌詞段落的統一。
下面我們來看看《多情的海鷗》的歌詞:
“我枕著浪花靜靜的漂流,胸前落下了一只海鷗,多情的海鷗,你是把我當做棲息的礁石?還是把我當做覓食的漁舟?|多情的海鷗,你千萬別再我心頭做窩,因為我的心里布滿了傷口。|多情的海鷗,你應該隨白帆飛去,藍天下有你的自由!我枕著浪花靜靜的漂流,漂流。”
歌詞分為三句,每句流露出情感都不同。根據歌曲歌詞的不同內容,作曲家采用了三段體的結構形式,使之與歌詞段落相統一。為符合音樂發展的需要,作曲家在作品中運用了重復的手法,在情感發展需要的地方,重復音樂或歌詞,使音樂發展更具推動力。
[1]倪維德,韓蘭魁.多情的海鷗.音樂創作,2003,04.
[2]徐自強.歌詞創作美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98.
[3]方智諾.歌曲分析與寫作.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