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蔣媛媛
黏土活動中的童趣世界—淺析黏土活動對幼兒創造力的影響
文 蔣媛媛
在美術活動中,從孩子的心理出發,用他們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培養孩子對活動的樂趣,培養和激發幼兒想象、創造、觀察的能力,而這個過程是需要引導的,老師需要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孩子們發揮想象力,在這時就需要一個介質——黏土。
黏土教學;幼兒發展;創造力



泥塑作為手工作品中的一種,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孩子們的協調性和創造力,使得孩子們的大腦更加發達,有助于開發孩子們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由于黏土顏色鮮明、質地柔軟,很受孩子們的喜愛,而黏土自身所具有的高延展性和強可塑性,可以讓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之中,塑造出千變萬化的造型,充分地滿足到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與創造能力。
在經濟快節奏的發展下,人們對于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關注親子教育。創造力的培養已經是現代教育中的核心問題了,然而,培養和開發幼兒的創造力無疑是親子教育中一個必不可少且極其重要的環節。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都與創造力息息相關,但是,現在的家長們對于創造力這三個字的理解都比較抽象,并不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和在學前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一)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方式
除了受先天因素的影響之外,幼兒創造力的提升與培養主要來自于后天的培養,在現今的幼兒教育機構中,往往是通過具體的活動,來激發和鍛煉幼兒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其方式主要是通過游戲、歌舞、手工等方式。各種類型的游戲可以激發和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主動學習,把游戲當作自主活動,積極思考。我們發現,在學前教育中,幼師會經常帶領孩子們唱歌跳舞,以此來塑造和培養孩子們的想象能力,提高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而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觀念的更新,在幼兒教學中,大部分學前教育將美術活動也列為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前教育的美術活動自身本來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在活動中,需要孩子們將手、腦、眼一起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孩子們的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操作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很好地表達個人的感情,陶冶孩子的情操。
總的來說,我們并不是要讓每一個參與到美術活動中的孩子們都可以在以后成為畫家,而是要將美術活動作為發展兒童智力和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手段和方法。培養幼兒創造力并不僅僅是通過一個活動、一個游戲、一段時間就能實現的,而是要貫穿于整個幼兒教育的始終。
(二)黏土活動對幼兒思維和創造力的培養
在美術活動中,從孩子的心理出發,用他們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培養孩子對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想象、創造、觀察的能力,而這個過程是需要引導的,老師需要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孩子們發揮想象力,這時就需要一個介質——黏土。
黏土自身具有可塑性。隨著工藝的發展,黏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手感也更加細膩,黏度也越來越高,可以用來制作比較精細的工藝品,從20世紀開始,黏土的手工藝教學已經在某些國家開始普及,作為兒童美術活動時所使用的材料,它已成為了流行的手工捏塑材料,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在美術活動中,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制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可以使孩子準確地體驗到獨立完成某一件作品的良好情緒。在創作的過程中,要讓孩子自己動手,不在孩子創作和想象的時候打斷他和評價作品,不論最后的作品效果如何,只要孩子在黏土活動中獨立進行美術創作,自主動手,喜歡黏土活動并從中獲取到了樂趣,黏土活動就可以成為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有效方法。
玩泥巴是孩子們的天性,黏土活動中的一塊小小的泥塊就可以使得孩子們興高采烈,而黏土就是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載體。因為黏土活動既適合幼兒現有的動手能力,又拓展了孩子們學習和游戲的空間。
(一)在活動中學習
玩,是每一個幼兒都有的天性。開展幼兒教育的同時,老師和家長作為孩子的引導者就要思考怎樣讓孩子在玩耍中、在游戲中獲得樂趣,得到鍛煉。
接受幼兒教育的孩子正好處在一個沒有目的的感知材料的階段,尤其是在塑造技能上處于一種原始性的體驗層面上,僅僅只能感知泥土。也正由于幼兒的手部肌肉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塑造能力也不強,只是漫無目的地對黏土進行揉捏,以此說明,在這個階段,我們要針對這個情況,對幼兒進行有目的和針對性的黏土活動。讓孩子主動地參與到黏土活動中,體驗自主動手和黏土游戲的魅力。
在孩子們體會到黏土活動魅力的同時,作為引導者的家長及老師,應該適時地關注孩子在活動中是否得到了快樂,是否能很好地做出自己想要達到的效果。在孩子們天馬行空地用黏土進行創作的時候,應該讓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自由馳騁,并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積極的引導,讓孩子在創作的過程當中體會到黏土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二)促進表現力的發展
讓孩子們自由組隊,進行集體性的創作,女孩子可以在一起塑造出自己喜歡的玩偶形狀,如芭比娃娃、城堡等;男孩子可以在一起捏出飛機、坦克的形狀。而在孩子們自由進行創作的時候,我們不要過多地去參與到他們的團隊和想法當中,也不要過多地去強調黏土制作的技巧和工藝,讓孩子們在集體性的黏土活動中,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由于孩子們的想法和大人有偏差,所以在黏土活動的時候,留給孩子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和展示,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臨場發揮的反應能力和舞臺表現力,而且還可以讓孩子們在黏土活動中大膽地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創造出自己想要做的東西。
黏土的可塑性可以使孩子做出形形色色的東西,而在這個黏土活動的過程之中,孩子可以鍛煉自主動手能力和表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孩子們的創造能力。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粘土活動中積極地引導,千萬不能用一定的標準去衡量孩子們的作品,從而扼殺了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提高創造力
隨著孩子們對黏土活動的熟悉度和認識度的提高,用黏土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內心世界的程度也有了明顯的發展,這時,孩子們就會使用一些工具來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和精細。孩子們的協調能力也在黏土活動中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在整個黏土活動的過程當中,我們都在積極引導孩子們自己主動動手,自主創造,在活動中培養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塊塊黏土在孩子們的手中揉來捏去,這正是鍛煉孩子們動腦筋和創造能力的過程。孩子們通過黏土將心中美好的想法和愿望展示出來,在自主和興趣之中開始了創作活動,將黏土作為媒介,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樂趣,讓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表現力有所提升。
(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鴻雁幼兒園)
[1]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9.
[2]張希清,郭忠玲.學前兒童藝術教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