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顧瑱
自然角,讓孩子愛上吃蔬菜
文 顧瑱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優越,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是有求必應,什么貴吃什么,什么洋氣買什么,牛排、漢堡、比薩是孩子們日常的主食,西餐廳是他們長期駐足的地點,吃不進蔬菜,咽不下米飯,成了現代孩子的一大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我利用班級自然角,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孩子的飲食習慣。
自然角;觀察;蔬菜種植;幼兒飲食習慣
九月,新小班的孩子們入園了,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盡快適應老師和班級,我們進行了家訪,幾乎每個家庭的父母都對我說:“老師,我們家孩子吃飯比較慢,不愛吃蔬菜。”“我們家不能吃蔬菜,一吃就吐?!边€有的家庭由于和祖輩生活在一起,老人相當注重養生,每天的主食是紅薯、玉米,晚餐頓頓都是粥,媽媽說:“孩子不會咽飯,必須湯泡飯之后,喝下去。為了孩子營養充分就讓孩子多吃水果,結果現在孩子一天三頓都把水果當主食?!甭牭郊议L介紹后,當時我覺得問題不大,只要會吃就行了。
開學了,中午開飯了,我被孩子們的吃飯模樣震住了:有的含著勺子發呆,有的托著下巴等待,有的把菜全部扔在桌子上,各個千奇百怪,什么姿勢都有。我拿起碗一個個地用勺子喂,孩子吃進嘴就往外吐,有的甚至一片菜葉都往外吐??墒请u腿、雞翅、排骨卻沒有吐出來。原來孩子是不愛吃蔬菜,讓孩子吃蔬菜成了我要攻克的一個難關。在一番思考、準備后,我把目標放在了班上的自然角里。
自然角是班上一個讓幼兒學會觀察、發現、培養幼兒觀察力的地方。孩子們最喜歡吃完飯就圍著自然角的花花草草談論,暢聊一番。對于花圃里的一些小蟲、蚯蚓、蝸牛等特別感興趣,于是我萌生了讓孩子自己種菜的想法。于是白菜、包菜、青菜、胡蘿卜一一進班了。孩子們對于這幾樣蔬菜并不反感,因為和燒熟的菜肴并不相同。于是我在幼兒面前向大家一一介紹,并將它們用土和水兩種不同的方法分別種植起來。孩子們對于這幾樣新生事物特別感興趣,每天都圍著看,放學了還拉著父母一起觀察,一個星期后的一個早晨,小倪突然發現“新大陸”似地喊起來:“開花啦,開花啦,白菜開花啦!”孩子們都圍過去,一個個爭著看開花的白菜,其實那是白菜開始長新葉子了?!斑?,胡蘿卜長胡子了!”又一個孩子發現水養的胡蘿卜下面的根長出來了,面對這一個個的新發現,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蔬菜興趣大增。
中午正好吃白菜油果,這是平時孩子們不愿碰的蔬菜。今天,我開飯前將白菜的“開花”過程特別介紹了一下,并跟小朋友們神秘地說:“今天中午我們就品嘗一下我們班上的菜好嗎?”所有的孩子都很興奮地說:“好!”開飯了,我聞聞菜盆,用羨慕的語氣說:“真香啊,我們小朋友自己種出來的菜肯定好吃,我們一起品嘗吧!”全班的孩子都很高興地吃了起來,邊吃邊說:“甜甜的,好好吃!”就連平時什么蔬菜也不吃的欣欣也揀了一塊胡蘿卜吃了下去,沒有吐出來。
就這樣,我們班的自然角長起了各種蔬菜,有西紅柿、黃瓜、土豆、菠菜……兩個多月過去了,班上孩子已經接受了十多種不同的蔬菜,每天都能自己吃完飯菜,飯量大了,身體也壯了。有些家長也用這種方法在家里開始進行了蔬菜種植,孩子們、家長們、老師之間均掀起了一陣種植蔬菜的熱風。自然角讓孩子們愛上吃蔬菜,我們又將自然角擴大,在幼兒園開辟出小菜園,邀請班上有專業種植技能的王涵的外公外婆,擔任小菜園的園長。那一段時間,我們帶著孩子們看老人鋤地松土、撒種施肥、定期掐苗、拔除雜草……把小朋友們都看呆了,當小嫩苗一棵棵從土壤里伸出嫩綠的身體時,孩子們一個個興奮地跳了起來,后來更是將班上散步地點從操場轉到了菜園。每天孩子們都能發現一些“秘密”,蝸牛吃葉子、蚯蚓翻身、蚜蟲是害蟲等等,都是他們在菜園里發現的,漸漸地,他們明白了:松土是為了讓種子有適宜的空間,施肥是為了讓種子健康成長,掐苗是為了讓小苗能夠壯實,除草是為了不讓營養流失。就這樣小菜園里的菜成了孩子們最喜愛的菜肴。
而班上的自然角就更熱鬧了,我會定期擺放一些蔬菜,介紹給幼兒認識。并讓孩子們去嘗一嘗這些蔬菜的口味,然后向同伴介紹一下口味。我們還會結合主題“我喜歡”創設了酸、甜、苦、辣主題墻,讓幼兒從生活中尋找這些口味的水果蔬菜。于是孩子們認識了苦苦的苦瓜、酸酸的檸檬、辣辣的辣椒、甜甜的西紅柿,這樣孩子們認識的蔬菜越來越多,品嘗的蔬菜也越來越多,挑食的毛病逐漸減少。未來我們會繼續讓孩子們認識蔬菜,種植蔬菜,愛上蔬菜。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賀家弄幼兒園)

胡曉風.陶行知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