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
無現金社會,英文表述為cashless society或cashless world,它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或提法,在信用卡推出之際實際上就隱含著不用現金支付結算的意思,而隨著手機支付、電子錢包、快捷支付等在內的支付領域的創新,無現金社會的概念更加凸顯出來,也預示著一種支付領域乃至整個貨幣體系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現在,支付寶、微信大打無現金社會的宣傳牌,本意可能并不像依照字面意思理解的那樣,要直接消滅現金。因此,當我們在談論無現金社會時,如果過分地拘泥于字面理解的意思,可能會曲解了這一概念本身的含義,進而作出錯誤的判斷。
無現金社會代表著一種新的支付理念。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題為《金融服務的未來:破壞性創新如何重構金融服務的結構、供應和消費方式》的主題報告,將走向無現金社會列為支付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隨著智能手機的全年普及,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新興支付方式正潛移默化地深刻影響著消費者的交易行為、習慣和偏好。在日常交易過程中,不攜帶紙幣現金而采用手機支付等新型交易方式,交易越來越不具有可視化,消費者“付費行為”的直觀感受日益減淡。無現金社會作為一種新的支付理念,其背后是金融科技技術發展對生活的改變,代表著一種更加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支付方式的興起,代表著對未來金融服務和金融消費生活方式變革新的設想和嘗試。
無現金社會是現金支付之外的另一種支付選擇。盡管有觀點認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電子貨幣取代紙幣是一個總體的發展趨勢。但就可以預見的一段時期內,無現金社會不是簡單粗暴地取代現金,消滅現金。社會不同群體之間在對新興支付方式的認可和接受程度上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老年群體中使用現金支付的觀念根深蒂固,現金的流通有客觀需求基礎。與現金支付方式相比,無現金支付避免了紙幣、硬幣流通過程中產生的額外成本,也避免了假幣對正常交易秩序的侵擾。
無現金社會不影響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基礎功能。根據人民幣管理條例,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是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統一發行。紙幣和硬幣本身并不具有價值,而是由于國家法律法規的強制實施,使其具有了價值衡量、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功能,紙幣和硬幣是貨幣的一種表現形式,一種支付符號。不使用紙幣、硬幣進行交易,不代表不承認人民幣的法定貨幣地位和功能。從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模式,到以金銀作為支付工具,再到紙幣的運用,進而進入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時代,貨幣的表現形式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演化。因此,無現金社會不用紙幣支付,并不意味著否定人民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的基礎功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