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平象 劉中正
摘 要 本文以武漢城市職業學院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為例,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體系建立,運行進行分析,并總結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四個轉變。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網格化
基金項目:湖北省高職高專院校黨建工作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研究項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探索”(項目編號:2016DJB011)。
作者簡介:明平象,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劉中正,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326
職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承擔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的歷史使命。在當前全媒體時代下,各種思潮泛濫,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嚴重沖擊著高等職業院校的大學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循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領,是職業院校的重要職責。“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是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內涵及意義
(一)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內涵
網格化概念主要應用于城市網格化管理,就是將城區行政性地劃分為一個個的“網格”,使這些網格成為政府管理基層社會的單元。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是借鑒城市網格化管理的模式,以高職院校學生為對象,將班級及專業劃分為一個個“網格”,以黨員為網格員進行責任對象化分、任務化分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意義
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務重、責任大,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一是強化教師黨員黨性,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管理。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作為黨的建設的重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把“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把對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顯性要求與黨員教師結合起來,是對黨員黨性的磨練。同時,也是對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責任進一步凸顯。二是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員模范作用發揮。學生黨員作為與廣大學生同齡的優秀分子,其言行更能獲得認可和受感染;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黨員黨性的檢驗和黨員先進性的體現。三是進一步探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建相結合的途徑。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黨委的重要任務,新時期、新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怎樣與時俱進,符合時代和社會的需求,這需要黨建工作不斷創新。高職院校有專門的思政隊伍,而“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體系以黨員為主要著力點,是對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探索。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體系建立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以高等職業院校二級學院黨總支為模型進行建立,并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和復制。
(一)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
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管理體系分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縱向又分整體和個人。整體以黨組織為單位,最頂層是二級學院黨總支,對應學院黨支部,各支部對應相應班級。個人以黨總支書記開始,對應各支部書記,各支部書記對應支部黨員,支部黨員對應責任學生,總支書記和各支部書記又作為支部成員之一參與其中,全體黨員是網格員,對應學院全體學生。形成全員覆蓋,責任到個人的局面。
橫向是以專業、班級為橫線,橫向互通。按專業或專業群的學生黨員成立黨小組,每個黨小組對應本專業或專業群所有班級,黨小組中每個學生黨員對應各班級團支部書記、入黨積極分子,團支部書記和入黨積極分子對應各班學生。通過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的自我管理和約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進步。
縱向和橫向聯系與交叉點為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及學生優秀分子。黨員教師是各網格中的網格員,是主導者;學生黨員及學生優秀分子是網格中積極響應者,是網格員的重要助手。
(二)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體系運行及管理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與2016年按照上述模型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體系并實施。學院黨總支下設6個支部,設學生黨小組10個,每個黨員教師根據所在教研室支部所對專業劃分對應學生,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職責要求及考核標準。
1. 落實黨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
堅決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學院黨總支書記是本項目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對整個項目的動員、布置、推動、指導、檢查、監督等責任;各支部書記是本項目具體實施責任人,要負責本支部全體黨員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員”的責任。
2. 網格員對所轄網格內學生進行廣泛調研,掌握學生思想動態
根據每個黨員作為“網格員”,對所負責的學生進行訪談,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學生活動、社會實踐、就業創業、專業課程等相關的意見和建議,由網格員對問題進行匯總和解決,不能解決的報支部和總支,再進行協調解決。
3.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為主,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通過學風建設,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風建設對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潛移默化作用。首先從到課率開始,由學院黨總支委成員每天進行查課,以月為單位進行匯總,公布各班到課率,對排在后面幾位的班級,要求召開主題班會,班會由班主任、輔導員、“網格員”共同參與。對學生厭學行為,各網格員認真進行分析,跟學生進行談話,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端正態度,加強對新時期學生學習和思想動態的研究并找出解決辦法。一年來,學院學風有了較好的轉變,黨員教師形成很多較好的經驗和心得。
二是通過網格員以“寢室文化建設”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學生有近一半的時間是在寢室度過,怎樣充分利用好寢室這個空間,杜絕不文明的行為舉止和不安全因素,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是一個永恒話題。除了學院每學期組織一次“寢室文化節”活動外,更加重要的是要注意平時文明習慣的養成。除了輔導員、班主任外,“網格員”黨員教師是第三個參與的角色,主要是幫助學生出謀獻策,督促和幫助學生克服不打掃衛生、睡懶覺、吸煙、不安全用電行為等。通過努力,本年度學院有一個寢室獲省級文明寢室。
三是以學科為基礎,網格員為組長,成立課外興趣小組,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了豐富學生第二課堂和學生課外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學院成立由支部書記或黨員網格員為組長的多個興趣小組。這些興趣小組由學生自愿報名,由多個黨員教師組成團隊,利用業余時間給學生輔導,通過具體的項目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本專業的興趣,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并且在本年度的各類職業技術比賽中,由興趣小組成員為主的參賽隊取得較好的成績。
四是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錘練。以各個黨員“網格員”為群主建立QQ群,對自己所轄的學生進行日常交心談心,了解學生所想所思,有針對性進行教育。黨員網格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善于抓住各個環節,利用好各個機會和平臺。
五是加強學生黨員的引領,引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進步。以各個年級、各個專業為整體,建立黨小組,加強學生橫向聯系。在各個黨小組中,雖然部分學生是預備黨員,但堅持以黨章嚴格要求自己,帶動入黨積極分子、各班班干部,加強學生個人素質修養的提高,在“遠離吸煙”、“我不遲到、不曠課”、“遠離校園貸”等方面,積極引導,加強宣傳和即時的信息監控,幫助一些困難學生改變小毛病。除了學生會、團組織以外,學生還在自發組建、學院團總支領導的基礎上,成立“生活管理委員會”,在此基礎上,構建學生宿舍以棟長、層長、寢室長為結構的管理體系,每天定期檢查學生宿舍,及時收集學生中不良的生活風氣和習慣,有針對性進行整改和向學院反饋信息。在學生建立文明寢室的環境上,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網格化管理帶來的四個轉變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發生轉變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政課為主陣地,以學生專題活動和輔導員引導為主,學生被教育的方式自中小學開始就一直進行中,“疲勞感”帶來學生配合的愿意較低,接受的效果不佳。
以“網格化”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目標管理”和“精準幫扶”。“網格化”黨員有明確的目標就是自己所轄的學生,同時也是精準的幫扶,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有明顯的進步,并且幫扶的方式與手段以每個黨員自身的要求出發。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發生轉變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已經不適應現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變思想政治教育路徑也是網格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課堂、活動、環境”(教師、政工隊伍、管理人員)->“產生效果、總結反思”是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在教育過程中,突出以“課堂、活動”等正規模式的教育,和“教師、政工隊伍”專職身份的教育,而松散式的、突出黨員身份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不多,在運行網格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發現松散式的教育效果比嚴肅的環境下教育效果好,以黨員身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體現責任。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松散式的任意場境”(黨員)->“產生效果、總結反思”是新的路徑。
(三)學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增多的轉變
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除了普通性的上課、活動以外,思想教育的重點落腳在“兩頭”,也就是抓思想政治素質非常好的學生,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抓思想政治素質差的學生,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而對中間的大多學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相對較少,主要是因為輔導員按1:200配置,精力有限。
在網格化思想政治教育中,黨員基于學生的精準對接,以“一個都不能少”為目標,抓自己所轄學生的整體進步,在自己所轄學生中好差學生可能是整體學生中的中間學生。平均起來,學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機會增多。
(四)黨員教師對教師職責的自我認知發生轉變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要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高職院校中,很多黨員教師主要以上好課,管好課堂為己任,努力備課,并在課堂中組織好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就行。但網格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求完成教學科研任務,還有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并落腳到可以量化的具體數據中,如到課率、違紀率、開展活動次數、與學生談話次數、經驗總結等,使黨員教師對作為一名新時期的職業教育者,自身所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進行重新認知,并承擔責任。
參考文獻:
[1]林雪霏.政府間組織學習與政策再生產:政策擴散的微觀機制——以“城市網格化管理”政策為例.公共管理學報.2015,13(1).
[2]米華全、宋瀟.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格機制研究.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3]張鵬飛、徐柏才.思想政治教育在網格化管理中的功能及實現路徑.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