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信雄
【摘要】:濕地公園已經成為當前我國濕地保護體系中的重要組成,濕地公園能夠通過濕地功能性涵養水源,還能夠作為城市綠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當前人們對濕地的認識非常片面,對濕地景觀設計水平與當下的科學理論水平有著明顯的脫節,至今為止仍未構成系統性的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理論。在濕地中可以利用馬尾松作為庇蔭樹,馬尾松不僅具有較強的涵養水土功能,還能夠抗風沙、扛煙塵,對于濕地水土的保護作用顯著,但馬尾松抗腐能力弱,難以在濕地中水漫過的土壤環境下生存,所以在濕地公園景觀設計中要加以注意。
【關鍵詞】:濕地公園;景觀設計;馬尾松
馬尾松是一種高大雄偉、姿態古奇的常綠針葉喬木,其姿態獨具特色,給人以獨特的美感,在園林景觀設計應用中能獨具一格。目前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的主要問題如下:濕地公園內天然形成的堤壩、小島、淺灘等自然地貌特征不顯著或者缺漏,令濕地公園的生物景觀不具備多樣性,且濕地植物群落景觀也不完整。通過種植馬尾松來豐富園林植物多樣性,利用馬尾松抗風力強且耐煙塵,能夠保護樹蔭下的植物,還能夠含蓄水土穩定地貌;多數濕地公園景觀缺乏濕地景觀文化的體現,有些濕地還逐漸退化,脫離了區域文化屬性與保護。但可以通過多種手段緩解、改善濕地發育現狀,而馬尾松恰好能夠起到涵養濕地土壤、水源的作用,也可以豐富園林景觀設計內涵。
1.濕地公園景觀的內涵
濕地是城市的綠肺,可以涵養地區水源,也能夠提高區域的空氣質量。濕地公園的建設在濕地保育區具有生態型、藝術性以及社會文化特性,濕地公園是公眾參觀游覽的綠色休憩園。當前濕地公園保護工作正在逐步強化,在濕地公園里種植馬尾松,利用其巨大的樹冠,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且高大的馬尾松可以抗風沙,有效的減弱了風沙侵蝕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濕地公園生態服務功能方面,可借助馬尾松這類植物加強濕地保護、恢復濕地公園特有的景觀內涵,強化濕地公園生態服務功能性,展現出綠色生態的濕地文化。
2.馬尾松在濕地公園景觀設計原則
濕地公園景觀設計應當體現出濕地景觀的獨特自然風貌,盡可能的展現出濕地綠色的生態環境與天然濕潤的氣候環境,提供公眾以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環境場所。馬尾松是一種種植成本低廉的優質植物,可以保護濕地地表植物及水文環境免受風沙侵蝕,同時為濕地公園景觀提供更具層次性、觀賞性。
2.1生態優先原則
濕地公園景觀應當強調濕地的蓄洪、防旱、凈化污水以及供養動植物生態的功能性,并且能夠表現出對自然的尊重。借助馬尾松恰好能夠屏蔽風沙的侵蝕,保護了濕地地表植物及水文環境,并豐富濕地植物景觀的層次性,實現對植物土壤以及多種多樣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強化生態系統的保護并豐富濕地的生物多樣性,盡可能的保障自然環境不受影響。
2.2以人為本的原則
應用馬尾松不僅賦予了濕地公園雄偉的景觀小品,還能夠營造樹蔭供人們休憩乘涼,馬尾松種植成本較低,能夠省下很多人力、財力成本。以人為本,濕地公園是人們休憩、休閑旅游的公眾場所,其景觀設計要滿足人們的視覺、聽覺以及觸覺感受,讓人們更方便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的魅力。加以對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和配置,應用多種喬灌木、植被的搭配創造出更生態的景觀。馬尾松不僅能應用于景觀配置,其樹蔭還能避光遮陽,間接給人們營造參與、體驗綠色生態的空間場所。
2.3美學原則
濕地公園的景觀設計需要糅合自然與人文要素,展現出豐富、令人愉悅的自然景觀,并且景觀的整體具有完整性與內部的奇異性,這樣就能夠形成具體的景觀區域,且有著獨特吸引人的景觀。木馬尾松其姿態獨具特色,給人以獨特的美感,在應用濕地公園設計中既能夠豐富園林景觀的內涵,又能屏蔽風沙、含蓄水土。濕地公園的水文景觀設計可適當展現出動靜結合的特色,馬尾松的種植點綴出水、陸干濕動靜虛實相應,令水文景觀具備魅力的色彩且有律動感。
3.馬尾松在濕地公園的陸地配置功能
濕地公園主要功能是突出濕地保育、水源涵養、科普教育等。但是從生態效應上考慮,陸地上的植物景觀配置不僅能使濕地公園整體的植物群落更加完整、多樣化,也能優化濕地公園的生態觀光、旅游休閑功能。馬尾松在陸地上的種植,為濕地公園的景觀配置展現出喬灌高低搭配、針闊葉林混交;對濕地公園周邊的風沙、噪音、有害氣體、煙塵等起到阻擋、吸收的附加效應;幫助濕地公園涵養水源,豐富濕地植物的層次性,劃分濕地公園的空間。馬尾松在濕地公園的陸地嵌入種植,遠觀孤獨佇立、高大挺拔;近看高大雄偉、姿態古奇,獨立于濕地公園渾然形成一道景觀坐標。
4.馬尾松在濕地公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馬尾松分布廣,是南部地區的主要材用樹種,其根系非常發達,能夠生長于石山巖縫等陡峭地帶,種植環境對土壤要求較低,馬尾松的木材極耐水濕,具有極強的抗風性能,對于濕地的水文保護具有顯著的效用,耐煙塵也能夠保護濕地公園不受塵沙侵害,適宜在濕地中的山澗、谷地、湖畔等種植。在濕地公園的景觀設計中,馬尾松可作為庇蔭樹,其經濟成本低、耐貧瘠,具有較強的適應力與抗逆能力。
但是馬尾松害怕水澇,不耐腐,不耐鹽堿。所以應用于濕地公園的景觀設計中時,要避免其根部長期浸泡在水中,盡量選擇水位低于土壤表面的區域種植,這樣利于馬尾松生長,能夠遮蓋曝露的土壤,涵養地下蘊含的水分。在濕地公園中馬尾松的種植育苗,適合選擇開闊向陽的區域,盡量挑選緩坡且臨近水源的區域,偏酸性土壤宜于馬尾松生長。同時注意育苗時,切去部分原主根,這樣能夠刺激苗木根系生長,長出更多的側須根,用多菌靈、生根粉等黃泥攪拌根部,強化了菌根感染率,促使生根保證成活率。
【參考文獻】:
[1]程筱雅. 基于格式塔心理學的人工濕地景觀設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
[2]孟永剛,王向陽,章茹. 基于“海綿城市”建設的城市濕地景觀設計[J]. 生態經濟,2016,(04):224-227.
[3]楊凱. 生態倫理學價值觀引導下的濕地建筑及相應景觀設計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5.
[4]崔寧潔,張丹桔,劉洋,張健,楊萬勤,歐江,張捷,宋小艷,殷睿. 馬尾松人工林不同大小林窗植物多樣性及其季節動態[J]. 植物生態學報,2014,(05):477-490.
[5]秦娟,唐心紅,楊雪梅. 馬尾松不同林型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 生態環境學報,2013,(04):59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