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莉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有保障,進而對教育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家長也越來越重視子女的學習狀況和動態,所以教育也成了目前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的指標。教育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根基,特別是小學教育,作為孩子的啟蒙時期更應該得到重視。小學教育重視的是基礎的學習,小學時期是給孩子們教育引導、建立人格、完善自身和認識外界的一個教育初期,它要符合小學生的生活和思維模式,而且能夠正確的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尋找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且熟練的掌握。所以,下面我就以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來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優化
一、緊扣課本,發散思維
在小學的教育中,我們更應該重視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他們這個年齡的孩子思維活躍,容易受外界的影響,還處于一個懵懂未知的階段,所以教學的方法也應該具有靈活性,足以應對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緊扣課本主題,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也能夠領悟課本的主題思想,這是教學的基礎,課本內容的編排總體上是符合大多數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對他們的學習來說,老師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去理解、去參透其中的知識,并且還能夠用一個靈活的教學方法去引導學生,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緊扣課本主題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和一個教師的基本素養,但是能在基礎教學中去發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對每一個老師的基本要求。
在緊扣課本的基礎上還應該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的拓展,讓他們有一個發散的思維,在語文的學習中發現新的知識或新的思維能力,為他們的思維塑造新的載體。例如,在學習《火燒云》這個課文時,除了能夠讓學生了解看云識天氣的技巧,增長他們的生活常識,還能讓他們了解各種各樣的寫作技巧,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比如《火燒云》中描寫:“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等等其他的描述。像這樣將天上的云比喻成各種各樣的動物不但充滿了想象力,也吸引了讀者,而且學生去想象看到的東西像什么的時候,對他們的思維的培養有很大的作用,能夠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思考方式也會更加靈活。這樣的寫作技巧如果能夠學會對學生來說將會加分不少,想象力也會更加豐富,思維能力自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二、情境結合,培養閱讀習慣
我們都知道,語文的學習是一種文學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不斷對文學學習的深入解讀,慢慢去理解其中的精髓,所以,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應該只是對文字的認識和理解,更多的應該能夠體會文字相互組合起來組成的優美的、有內涵的精美文章。小學四年級以前的語文學習已經讓小學生慢慢的有了一些文字基礎,能夠理解基本的文學內涵,所以四年級的語文學習可以開展閱讀的教學方案,這對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有一定的幫助。閱讀習慣的培養不僅讓學生的思想境界有一個很大的提升,還能培養他們在文學鑒賞方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會有一定的提高,在文學寫作這方面自然也會有不俗的見地。
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呢?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讓學生學會情境結合,將課文中的情感與自己內心的心境或是想象的環境結合起來,讓他們慢慢的感受文章帶來的體驗,引導他們去想象,讓他們進入到課文中的環境當中,切身的體驗。例如在學習《觀潮》這篇文章的時候要讓他們從平靜的文字里讀出錢塘江潮恢宏壯觀的氣勢,所以可以讓他們通讀一遍文章,然后引導他們去想象文字所表達的內容,潮來時的聲音和和潮起時的白浪,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引導他們去想象,讓他們在文字中讀出錢塘江潮的氣勢,讓他們感覺身臨其境,在情與境的融合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他們的閱讀習慣。
三、開展多樣化課堂,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外界的事物的認知還處于一個充滿好奇心的階段,他們容易被特殊的東西吸引,所以對他們來說集中精神認真聽完一節課的內容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想讓他們集中精神去聽課,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就要開展新的課堂模式,讓他們在新的模式中去學習,這對他們而言是充滿著吸引力的,而且還能積極的去了解,熟悉其中的內容。
例如,在寫作課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做一場戶外游戲,然后讓他們寫一段游戲過程和游戲的感想,這對學生來說是新奇有趣的,一場游戲下來,他們會像講故事一樣將他經歷過的游戲過程描述下來,而且并不會覺得寫作課多么令人無聊和枯燥,反而會讓他們充滿激情的去參與。所以,建立多樣化的教學課堂,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教學體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語文的學習是對我們國家漢字文化的一種傳承,小學四年級是語文學習的一個新的轉折點,他們這個階段的學習將更加深入,所以老師應該適當的改變一下教學方案或者是創新一些模式,以此來帶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能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靜.“簡析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策略”,“南北橋”,2015,8.
[2] 何萬菊.“讓語文課堂充滿樂趣”,“讀與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