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野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的改革,小學的數學課程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雖然教師在備課和教學中都改善了傳統的模式,但是在作業的設計上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大部分數學教師還是依賴于課本上的理論和習題練習冊上的題目,不能充分的考慮到習題的設計目的。數學課下作業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上數學教師所講的學習內容,還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也有效檢驗了學生對于數學教師課堂上所講內容的理解程度。本文針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有效性
作業可以檢查老師的教學效果,測試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出有趣、開放、合作等等形式的作業,豐富作業的設計內容,對于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著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師應該在設計學生的課后作業時以培養學生思想創新能力為基礎,設計出實質性的、有效促進學生投入學習的作業,這樣才能在最大的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趣味性作業
在小學生的學習觀念中,只有一些生動形象的具體事物可以引起他們的關注,活躍他們的學習思維,并且調節了他們在學習時的心情,這樣才能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產生的求知欲,使得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投入、認真。游戲是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將數學知識引入到游戲中去,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當加入一些富有童趣、生活的作業習題,用來最大程度的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計算能力,讓學生們喜歡上數學。
二、實用性作業
新課程改革以后,小學生的數學課本內容編排非常貼近生活,由于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可以在生活中應用,因此小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聯想到生活中的事物,在生活中看到一些事物也可以想起數學知識,所以數學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以將數學作業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效結合,適當的將數學作業實踐化,培養學生用數學課堂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計算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可以進行擴展和延伸。這樣可以讓學生寫數學作業的熱情增加,對于老師布置的數學作業能夠積極的完成。當學生可以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學生就進一步的了解了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同時提高了小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三、探究性作業
現如今,無論是社會的發展還是生活的點點滴滴,都需要創新精神,因此,應該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小學生對于問題能夠積極地探討、分析,最終解決難題、創新知識。在以往數學教師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只是將作業當成學生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的途徑,認為將作業習題設計的越多越好,這樣才能是學生能夠記得更準確更印象深刻,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這樣只能使得學生被動的進行機械式的練習習題,對于學生的動腦思考能力沒有一點用處。這樣的作業形式不但會抑制學生的多種能力的開拓創新,還會使得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數學教師應該設計出有探索性的作業,讓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合作研究,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作業中的問題,更有助于學生對數學課上內容的學習加深印象。
四、層次性作業
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有著不一樣的個性特征,對于數學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對于差異化學生應該有針對性的作業設計。傳統的作業設計中,學生們的數學習題都是一樣的,這很可能造成部分學生做習題無壓力,而部分學生做習題很吃力。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數學作業,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夠在數學學習上擁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教師也可以設計多樣化的作業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使得學生可以個性化學習。又或者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設計出作業,并讓自己對作業進行評價,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五、合作性作業
對于小學生,布置一些與家人或者同學互幫互助、交流探討的題目,可以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還能得到學習中的樂趣。小學生在做數學作業的過程中,與家人互動,在家長的幫助下對所學的知識可以有進一步的認識;在與同學互動過程中,想要完成數學作業需要既有分工有合作,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在互動中讓學生們互相交流溝通,同時在交流互動中相互合作,還能夠在合作中讓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習題的知識和技能。
六、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設計出的課后作業應該針對每一位學生,摒棄傳統的設計作業的方式和內容,創新出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在與家長溝通中,與同學合作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更加投入到學習數學的作業中去。這樣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豐富生活,也有助于數學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為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增添活力和吸引力。
參考文獻
[1] 李楠楠,戴瑩.淺析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11).
[2] 郭吉霞.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4).
[3] 常丹.農村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原因、對策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