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斌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在煤礦企業中得到運用并發展。文章主要分析了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運行原理及主要設備構成,并闡述了該系統在安全管理中的主要作用及運行、維護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煤礦;安全生產
中圖分類號:TD76 文獻標識碼:A
一、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原理
1.系統原理(軟、硬件部分)
(1)硬件部分工作原理:人員定位分站上接有一種動態目標識別器,該識別器能產生低頻編碼電磁波信號,電磁波信號就能激活一定區域內的標識卡。然后該系統會將采集到的下井人員信息顯示在漢字液晶顯示屏上,并驅動主板語音部件進行聲音提示。最后一并將采集的人員信息送入通信緩沖區,等待進行通信。
(2)軟件部分工作原理:井下人員定位系統軟件主要是三層架構。它們分別進行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存儲、應用,這三部分相對獨立又有機融合,進而使某部分進行更改不會影響其他部分的功能,使得該系統從安裝到發布,再到使用,進而升級,都變得既簡單又容易。
2.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組成
KJ251A型人員跟蹤定位系統主要由地面計算機、系統軟件、信息傳輸平臺、人員定位分站、動態識別器、人員標識卡和傳導線路等組成。監控中心站主要負責全部系統設備及人員檢測數據的收集、分站實時數據傳輸、統計數據并進行存儲、各點屏幕的顯示等任務。
二、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1.考勤功能
通過井下人員定位系統進行地面考勤,通過考勤打卡實現上下班的考勤,根據時間控制來給出上班打卡時間范圍。通過井下人員定位系統進行井下考勤,企業應當為上下井為一個線路。井下工作人員上班的時候通過井口至井底的兩個分站,記下上班時間,下班則通過井底分站到井口分站,記下下班時間,從而實現對所有員工的上下班的考勤記錄。
2.入礦證功能
定位系統可以對礦山員工進行身份識別和位置確定,因此可以利用此功能制作員工識別卡,員工進入公司即可通過識別卡開啟門禁,這樣就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園區的安全保障度。
3.報警功能
井下人員定位系統進行考勤的過程中,還有著準確的報警功能,員工在井下工作時間超過十六小時,體力迅速下降,那么安全風險也就越高,超時報警在這時候就顯得特別重要,通過報警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保證井下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4.禁區報警功能
報警功能主要是針對高危區域和禁止入內的區域,一旦定位系統識別到井下人員接近高危區域或者禁止入內的區域,就立刻開啟報警功能,員工即可得知附近存在安全隱患,應避讓或者退出該區域。
5.井下救災功能
在礦井中展開救災演練等風險較大的任務時,可以通過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查詢井下受影響的人員以及車輛,便于指揮有關人員以及車輛離開危險地帶。在演練開始前,可以通過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查看有關人員是否已經完全離開,從而有效地避免井下事故的發生。當井下發生水災、火災等事故時,地面系統主機能顯示事故的地點以及可能被禍及的區域等信息,從而能促進制訂有關的救援方案,及時進行救援活動,大大提高了搶救效率。
三、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應用的相關注意事項
1.我國礦井存在的問題
井下識別卡的攜帶非常便捷,因此時常出現各種鉆空子的違規行為。比如,個別員工幫其他工友攜帶識別卡下井,然后其他工友則可以晚下井或早上井。還有個別人利用識別卡電池沒電的時候無法定位的特點,故意在電池停電后不去主動更換電池,導致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監控和定位等。
2.采取的相關注意事項
對于識別卡和定位儀的安裝,可以考慮與安全帽捆綁式安裝在一起,這樣就避免了下井前有的員工會忘記攜帶識別卡的問題。定位儀可以增加振動報警功能,出現險情或者需要呼叫工人時,不僅閃爍指示燈,同時開啟震動功能,就可以有效地杜絕光或者聲音在嘈雜的工作環境中無法察覺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繼輝,雷詩永.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研究和實現[J].大科技,2013(2):221-222.
[2]楊 靜.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2(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