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跟莉,曹秋茹,劉云艷,孫德娟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哈爾濱 150001)
·辨證施護·
護理干預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
劉跟莉,曹秋茹,劉云艷,孫德娟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哈爾濱 150001)
目的 觀察護理干預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我院針灸四科,并滿足相關納入標準的60例中風后肩手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2組均給予神經內科及針灸科基礎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聯合局部半導體激光治療,20 min/次,1次/d,7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觀察2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評定)、腫脹程度、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對治療效果進行科學評估。結果 治療前后2組疼痛感、腫脹情況以及肢體運動能力和治療效果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護理干預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能夠有效的緩解中風后肩手綜合征病人的疼痛感、水腫情況,并且使得肢體的運動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復。
護理干預;中風;肩手綜合征;半導體激光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emiconductor laser therapy on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Methods 60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ith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hospitalized in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ard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in four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shoulder hand syndrome.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30 cases.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basic treatment of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local semiconductor laser treatment,20 minutes each time, once a day, 7 times for 1 courses, a total of 2 courses of treatment.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rth index), swelling degree, pain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ain, swelling and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emiconductor laser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mb pain and swelling degree of patients with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and improve the limb motor function.
Key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 stroke; shoulder-hand syndrome; semiconductor laser
肩手綜合征(SHS)是中風后常見并發癥之一, 其發病率最高可達 84%[1-5]。通常表現出偏癱、肩部疼痛、手部嚴重水腫,強行運動會使得疼痛感加劇,病人上肢保持在強迫病態體位,長久積累從而導致固定畸形,運動能力大大下降。如不積極、正確治療,病情可逐步進展到后期,將永久喪失其生理功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6],為了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縮短患者康復治療周期,提高康復治療臨床療效,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及家庭,節約社會和經濟成本。我科室將半導體激光結合護理干預用于肩手綜合征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 1 月-2015 年 12月在我院針灸四科住院的 60例中風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進行編號將60例病人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男14例,女16例,其中腦梗死17例,腦出血13例,平均年齡(57.03±5.52)歲,平均病程(10.03±3.15)月;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其中腦梗死18例,腦出血12例,平均年齡(60.03±6.33)歲,平均病程(11.13±3.70)月。2組在性別、中風種類、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中風診斷標準:依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作組所制定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診斷(試行)》評估[7]。主癥:半身不遂,意識模糊,無法正常進行語言表述,偏身感覺不正常,口舌不正。次癥:頭痛,眩暈,瞳神變化,飲水困難,共濟失調。起病方式:急性病所引發,發病原因不明,有一定的病發前的征兆。發病年齡:大部分都超過40歲周歲。擁有2個主癥或是2個以上,或者是1個主癥并出現2個次癥,綜合發病、誘發原因、病前征兆診斷、年齡便能夠得到確診;在不包含上述情況時,可以通過影像資料來協助進行診斷。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提出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進行診斷[8]。3)肩手綜合征診斷標準:西醫所參照的是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所建立的肩手綜合征評估標準。中風病人存在單側肩手的疼痛,皮膚潮紅、表皮溫度上升;手部活動受到限制,沒有明顯的外傷、感染證據,沒有周圍血管病的證據[9]。中醫所依照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計劃國家級規劃教材第7版《中醫內科學》“痹證”當中所使用的診斷標準:患者表現出了肢體關節、肌肉疼痛,無法正常活動,有的還會出現較為嚴重的關節劇痛、水腫。4)肩手綜合征分期評估標準:Ⅰ期:肩部疼痛、行為受到限制,手部出現疼痛感、腫脹,血液流動性出現異常,手指無法彎曲,活動受到限制,強制彎曲會出現較強的疼痛感;Ⅱ期:肩、手的間歇性疼痛以及手部腫脹逐漸消除,皮膚老化,手部位置的小肌肉萎縮得到了顯著的恢復,并且手部活動情況得到改善;Ⅲ期:手部皮膚以及肌肉萎縮顯著,無法進行手部的運動。
1.3 納入標準 1)自愿參加本研究;2)符合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提出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及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制定的肩手綜合征診斷標準;3)病程Ⅰ期,意識清晰,能夠配合采集臨床資料者。
1.4 排除標準 1)由于嚴重的喪失意識、癡呆、失語等對病人造成的表達能力影響;不積極參與治療,順從性差的病人;2)已經受到過有關藥物的治療,并對本項研究的治療效果評估有影響的病人;3)同時伴有心力不足、呼吸功能缺陷、腎功能不足等或是伴有其他嚴重性疾病的病人;4)同時伴有影響神經或者是肌肉骨骼功能的相關疾病的病人。
1.5 治療方法
1.5.1 基礎治療 治療組以及對照組都依照缺血性中風神經內科一般所使用的藥物加以治療,做好基礎病的防治工作,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盡量少使用會影響干預效果評估的止痛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注意病人的飲食健康。針刺選穴:肩髃、肩髎、天井、手三里、外關、合谷、八邪。
1.5.2 治療組 1)護理干預措施:①輸液肢體的選擇:輸液治療時選擇健側輸液,避免使患側水腫進行性加重。②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時與患者多溝通、交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且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從而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③良肢位擺放:始終保持腕關節的背屈位,防止關節攣縮,并注意勤更換體位,防止患側肢體長時間受壓。仰臥位時患肢肩下放一小薄枕,使患肩稍高于心臟位,上肢保持自然伸展位,掌心向上,手指稍分開;健側臥位時在胸前抱一軟枕,使患肢置于軟枕上,腕指關節保持自然伸展位;患側臥位時間盡量減少,要注意患側臥位時應將患肢輕輕拉出避免長時間受壓,肘關節自然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坐位時為防止肩關節半脫位及腕關節過度牽拉,可將患側上肢抬高置于面前的桌子或輪椅的擱板上,墊一軟枕,使上肢舒適。2)半導體激光治療:采用半導體激光治療儀(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Carnation-22)治療,可以有效增強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緩解肌肉痙攣性疼痛。具體操作:將光源距離治療部位10~15 cm照射,10~20 min/次,1~2次/d,每周治療6次,共治療4周。
1.5.3 對照組 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囑患者臥床休息,適當進行康復鍛煉。
1.6 療效觀察
1.6.1 觀察指標 1)腫脹評定參照軟組織損傷癥狀分級標準:重度計3分,關節積液或是腫脹超過了周圍骨突位置;中度計2分,關節腫脹處于最近骨突部持平;輕度為1分,關節周圍軟組組凹陷消失;無腫脹為0分。2)2組患者疼痛情況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以0~10分記。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痛,1~9分表現疼痛由輕到重的程度。3)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進行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定。
1.6.2 療效標準 治愈:關節無疼痛感,主動、被動疼痛感均消除,能夠進行一定的正常活動,無水腫,肌肉萎縮情況得到緩解;顯效:關節疼痛降低,關節運動有一定的困難,水腫大體上消除,手部肌肉無肌肉萎縮;有效:關節疼痛得到了抑制,關節活動受限顯著,存在水腫,手的小肌肉沒有得到改善;無效:沒有好轉跡象,存在疼痛感、肩關節恢復情況與治療前無差異,肌肉萎縮更加嚴重。
1.7 統計學方法 使用 SPSS 19.0軟件來對該項研究當中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的處理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腫脹情況及VAS評分、Barthel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2組VAS評分、腫脹及Barthel評分比較(x± s ,n =30) 分
2.2 2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 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n =30) 例
中風后肩手綜合征是一種由中風導致偏癱的病人當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 其病因可能在于中風后的神經損傷及上肢血液回流機制嚴重受損,因四肢運動障礙所導致的不正常動作所引發的肩、腕等關節積損[10]。中醫理論認為中風偏癱病人當中絕大多數都是肝腎功能下降的老人,在經歷中風之后,血液循環出現了紊亂,由虛所導致的瘀,因氣血不通所以出現了疼痛[11],所以大部分的病人只能夠長久臥床不起,沒有充足的運動,比較容易出現關節處的粘連、肌肉萎縮,因而使得病情更為嚴重[12]。
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協助病人達到預期的恢復目標,預防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提升、維持或是恢復病人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基本功能[13]。干預措施重點包含了構建科學的治療條件、進行康復護理的相關活動、對病人家屬的教育、引導家屬及病人進行科學的日常護理、心理咨詢等,此外,還要加強病人與其他康復病人之間的交流[14],處方藥科學使用和管理、強化其他康復成員所教的康復活動、維持康復活動的連續性、出院隨訪等。科學化的護理干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病人肌肉的基本機能,有效的改善血氣不暢的情況,降低水腫、關節粘連以及肌肉萎縮,從而能夠降低病人的疼痛感,加速病人患肢運動能力的恢復[15-17]。
本研究采用護理干預結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可以有效的緩解中風偏癱患者的肩關節疼痛、腫脹,提高臨床療效。
[1]吳美華, 朱翠平, 徐曉芳, 等.農村腦卒中病人家庭康復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研究, 2016, 30(5): 1912-1914.
[2]王玉秀, 李偉, 劉陽, 等.蠟療配合關節松動術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手功能恢復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 32(6): 1209-1211.
[3]王清, 沈小芳.超早期活動對急性腦卒中病人負性情緒的影響 [J].護理研究 , 2016, 30(26): 3273-3275.
[4]KARAAHMET OZ, EKSIOGLU E.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associated factors and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of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shoulder pain[J].Top Stroke Rehabil, 2014, 21(3): 237-245.
[5]王哲, 李冰, 劉紅英.穴位注射聯合拔罐對中風后肩痛患者肩關節活動度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32(6): 1211-1213.
[6]TAN Z, LIU H, YAN T, 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ased on a normal gait pattern on subjects with early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iomed Res Int, 2014, 19(10): 545408.
[7]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腦病協作組,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分標準[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6: 55.
[8]中華神經科學會, 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 29(6): 379-380.
[9]張通, 陳立嘉.腦卒中的功能障礙與康復[M].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6: 99-100.
[10]SHUM S T, CHIU J K, TSANG C P, et al.Predicting walking function of patients one month poststroke using modified Rivermead mobility index on admission[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4, 23(8): 2117-2121.
[11]賈澄杰, 倪光夏, 譚輝, 等.康復訓練結合針灸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Ⅰ期臨床療效觀察[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2, 28(4): 711-712.
[12]魯劍萍, 張翠娣, 王嫻.中醫五行音樂結合熏蒸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研究[J].護理研究, 2013, 27(25):2745-2746.
[13]楊旭, 岳欣宏, 楊沫.護理干預手段對冠心病監護病房患者家屬需求的評價[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 31(5):1057-1058.
[14]馬會靖, 張春紅, 張丹, 等.綜合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癱瘓的PRO療效評價及相關性分析[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6, 32(1): 88-90.
[15]劉玲玉,黃家彬,趙義.急性卒中后手法治療對肩手綜合征患者P300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0, 25(5):443-446.
[16]黎秋蓮, 夏小蘭, 吳丹.針刺配合護理治療中風后遺癥的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 2011, 29(1): 120-122.
[17]毛雪文.針刺結合激光治療周圍性面癱[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4, 30(1): 112-114.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emiconductor laser therapy on 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LIU Genli, CAO Qiuru, LIU Yunyan, SUN Dejua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01, China)
R245.1
A
2095-6258(2017)05-0790-03
2016-12-01)
10.13463/j.cnki.cczyy.2017.05.034
黑龍江省教育廳2014年度科學技術研究(面上)項目計劃(12541775)。
劉跟莉(1981-),女,碩士研究生,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路徑在醫院臨床管理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