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詳細介紹了財務風險有關的相關理論體系以及中外學者在該領域所做的研究動態,對相關研究做了總結性評價,并以此為基礎,探討了具體行業的相關財務風險問題和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題,通過詳實的案例和數據,嘗試從現實中尋找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與外部成因以及存在的問題,本文不僅總結過去,還嘗試放眼未來,希望從財務風險的角度,防范未然。
關鍵詞:財務風險;內部控制;風險控制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一般理論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資產結構不合理、投融資不當以及其他財務決策失誤而使公司喪失償債能力進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和陷入財務困境甚至破產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務決策過程中務必解決的一個無法躲避的問題,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管理者對財務風險只有采取正確的方法加以預防和控制,但這種財務風險是無法完全消除或解決的。財務風險的類型: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企業財務風險與一般的風險有所區別,它主要包括客觀性、損益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的特征。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
1.債務結構不合理
面對籌資風險的表現形式:債務結構不合理。運用財務杠桿,靈活地進行資本運作一向是中外企業謀求企業發展的助力,當企業的投資回報率高于借款利率時,企業在賺取高額利潤的同時還能保證企業價值的提高。近年來,受股權分置改革和技術改革的影響,急需籌集債務資本以擴大投資;同時政府一系列拉動內需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金融危機對出口的不利影響使得企業大多通過增加負債的方式實現發展,強大的內需也支撐了企業的發展。
2.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
面對投資風險的表現形式: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賒銷業務產生了應收賬款,應收賬款一方面起到了增強了企業市場的競爭力,擴大了銷售的規模,提高利潤率和盤活存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造就了龐大的應收賬款規模,在缺乏信用調查,缺乏內部控制,缺乏恰當的催款程序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極易形成壞賬并影響企業原材料的購買和工資的發放進而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構成威脅。適度賒銷固然有利于占領市場,增加利潤,但如若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推高賒銷額,容易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
3.獲利能力低,經營能力差
面對資金回收風險的表現形式:獲利能力低,經營能力差。經營收入可謂是企業發展的主要途徑,部分企業的營業收入處于高速增長期時,深藏的財務風險往往不容易暴露,或者即使暴露,短時間內也不容易產生問題并引起管理層的重視。但是一旦企業過了發展的黃金期,其前期積累的財務風險問題往往會接踵而至,產生諸如主業萎縮,經營投資困境之類的問題。
三、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分析
1.宏觀經濟環境因素
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且很難精確把握,它包括經濟發展水平,膨脹緊縮與就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經濟金融危機等因素。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很大并且面臨著通貨緊縮的壓力,企業資金不足可能造成生產經營活動減少。同時,通縮會促使企業降低產品價格,降低運營成本,進一步削弱總需求。
2.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
由于籌資決策失誤等原因,我國某些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這首先表現為資產負債率過高,其次表現為流動負債比率偏高,負債結構不合理。妥善處理流動負債可以降低企業的財務費用,降低公司本身周轉所用資金,但一旦過度就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最后,結構不合理還表現為流通股股份較少,股權較為集中。
3.盲目的多元化經營擴張
多元化是許多現代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美國的GE、日本的三菱都是通過多元化達到今天的規模的。許多上市公司在本土站穩了腳后也紛紛將觸手申向其他相關或不相關的行業。
四、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1.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目前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定位好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權力與責任;第二,要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建立明確的產權制度;第三,要樹立起股東大會的絕對權威地位,其構成應充分反映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小股東也能占有一席之地,董事會,監事會乃至經理層都不能跨越其職權。
2.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財務風險是和經營活動相互聯系的,風險意識應是我們每個會計人員心中繃緊的那根弦。風險防范意識不是簡單的趨利避害,而是貫穿于每個環節。風險防范既需要縱向的有效管理,又需要橫向的有效控制,尤其上市公司整體更要有風險防范意識。
3.建立財務內控制度
內部控制薄弱是我國企業的通病,而企業應以會計法為依據,依托于合理的組織結構,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內部管理制度以及考核獎懲制度,以此形成合力應對財務風險。建立財務內控制度要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結合自身的優勢和不足,設計出適合企業發展的內控制度。
4.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并確保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穩定、連續的政府監管政策是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而股利政策的理性化程度則是衡量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指標。上市公司應認清投資者的分配回報機制,從源頭上規避和降低市場風險,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從而增強對投資者回報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五、針對具體行業分析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1.公司簡介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空調公司,全年計劃實現凈利潤19.50億元,接連八年上榜美國《財富》雜志“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格力電器名下的“格力”品牌空調,是中國空調業唯一一個的“世界名牌”產品,其業務遍布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2.格力財務分析
(1)償債能力分析
從2009年到2011年流動比率逐年增加,意味著企業的每100元流動負債由2009年的104.33元作為后盾以備償還增加到2011年的111.78元,從這個角度來說格力電器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是逐年增加的,對于流動負債問題并不嚴重。
(2)運營能力分析
格力電器2008年~2010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并沒有因為銷售收入的增長而有太大變化,分別為:57.8次、57.5次、57.1次,這是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增加所致。
(3)盈利能力分析
格力電器2009年~2011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9%,32%,30%,三年凈資產收益率的逐年增加主要是凈利潤的增加所致,說明了2009年~2011年格力電器自有投資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好,投資者的風險降低。
(4)現金流量分析
格力電器2008年~2011年的現金債務總額比率都很低,表明企業在短期債務的償還方面依靠生產經營活動作為現金來源的能力還不夠。從指標數值上來講,格力電器2009年~2011年的現金債務總額比率呈波動變化,到2011年有回升的趨勢,但在償債方面依然起不到保障作用。因此,格力電器只能靠籌資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來償還到期債務,一旦籌資方面出現問題而投資活動又產生不了效益,那么企業將面臨的財務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3.財務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
基于格力電器目前的財務狀況和發展機遇,企業應進一步提高存貨的周轉,特別是要針對周轉率很低的存貨盡快進行處理。同時加大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相關成本的控制,以利于促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節約支出,提高企業在償債、盈利等各方面的能力。針對公司負債率過高,流動性較差,凈現金流量減少等情況,格力電器應采取措施改善其資本結構。可以考慮采取多元化的發展戰略,適當改變專業化的道路造出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葉陳剛.企業風險評估與控制[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楊金梅.談企業財務風險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1):91-92.
[3]葛家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M].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4]王延志.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初探[J].現代商業,2011(3):1-4.
作者簡介:周學慧(1982.08- ),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學歷:本科,職稱:會計師,工作單位:沈陽鐵路局長春站,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