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平
摘 要:民商法可以規范市場秩序,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從而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誠實信用原則是市場經濟中民商法遵守的基本原則。本文簡要介紹了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并對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幾點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完善措施,以期能夠保證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內涵;問題;完善措施
引言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使得市場經濟出現了變化,民商法的確立是為了對我國的市場經濟進行維護,保證市場經濟的和諧和穩定,民商法需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但是目前,我國民商法中誠實守信原則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要盡快對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完善,從而維護我國市場秩序,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
1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
對于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相關法學專家曾進行了非常激烈的討論,目前,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語義的角度看,以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定義為基礎,將該原則引進民商法內涵中,從而嚴禁對民事活動的當事人進行信用欺詐;第二,雖然提出誠實信用原則的外延性不夠明確,但是其具有較高的強制效果;第三,誠實信用原則融入法規與道德觀念的雙重性,對于兩個方面均具有調節和約束性,對法律規定的滯后性進行了及時的彌補,從而保證民商法的公平性以及合理性;第四,誠實信用原則可以對民事主體的應有利益進行維護,從而保證民商活動雙方的平衡發展。如上對于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內涵的理解各有側重,也分別存在一定不足,但四個觀點均對認為民事活動的當事人雙方必須在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的情況下,才能保持雙方和諧穩定的發展。
2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中存在的問題
2.1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內涵之間界定模糊
目前,我國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內涵之間的界定較為模糊,存在著一些爭議,并不能取得統一的說法。根據對民商學中誠實信用原則內涵的理解,現在主要的四種學說都有各自的優勢以及側重點,同時它們也有不足,但是它們對民商學中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內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借鑒參考的價值。但是實際上,在法律行業中,誠實信用原則與內涵之間的界定仍然很難達到清晰。
2.2誠實信用原則的序位較低
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是其中最為基礎的原則之一,民商法還包含其它的原則,分別有自愿原則、平等原則、意思自治原則、公序良俗原則。雖然從理論上出發,誠實信用原則是我國民事立法的最高準則,但在實際的序位中,卻并非如此。不管是我國的民商法還是其它的民事法律法規,誠實信用原則都不是第一序位,而且在現有民法基本原則的排序中,誠實信用原則為最后,與我國誠實信用原則的理想地位并不相符。
2.3誠實信用原則缺乏保障制度
現如今,我國民商法的相關法律法規逐漸完善,誠實信用原則逐漸被落實到諸多法律制度中,但是實際上,誠實信用原則并沒有徹底貫徹到法律的細節上。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使得市場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而影響了我國的經濟活動。我國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缺乏保障制度,從而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市場秩序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例如,不法商家欺騙消費者,向消費者隱瞞商品事實,這不僅損害到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有甚者對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如果在進行交易時,雙方不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肯定會使一方收到利益損害,很可能無法再進行交易。這些現象都是缺乏保障制度造成的,為了改變現狀,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保障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緩。
3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完善措施
3.1清晰界定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內涵
概念是人們對事物進行認知和掌握的重要工具,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法律層面意義的概念,也是律法構成的最為根本性的一類要素。法律概念是通過對法律理論進行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探索,提煉并概括使用率較高的詞匯和術語。在制定法律和進行實踐過程中,法律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司法人員可以通過法律概念對案件進行司法評判,人們也可以通過法律概念對法律知識進行了解。對于誠實信用而言,同樣只有在明確了法律概念的基礎之上,才能進一步展開其他方面的詳細工作內容。需要停止對法律概念和法律內涵的爭論,對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和概念進行深入探究與討論,使它們之間形成鮮明的界限,對于民事主體與民事行為具有積極作用。
3.2提高誠實信用原則的序位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的逐漸發展,我國法律體系也在不斷進行完善,并不斷的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及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雖然誠實信用原則被稱為法律最高行為準則,但是實際上,誠實信用原則在法律中的序位并不高。因此,在我國的民商法中,需要賦予誠實信用原則最高的序位,使以往的低序位局面得到改善。另外,還要制定相應的法律規范,明確以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最高行為準則的這一法律規定。
3.3完善誠實信用原則保障體系
如果要使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得到完善,需要對誠實信用原則的保障體系進行完善。首先,要落實誠實信用原則,在各項民商法律中制定具體的規定,充分了解實際需求,并根據需求,對誠實信用原則的下位原則進行建設,從而為實際的法律實踐提供可靠依據;其次,建立相應的社會信用體系,對我國目前進行市場經濟改革產生的矛盾和問題進行處理。例如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商家隱瞞商品事實,欺瞞消費者的問題等。商家之間要嚴格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不得違背雙方或多方之間的協議及契約;再次,要嚴格進行市場信用排查工作,整頓不誠實守信的市場活動主體;最后,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例如懲戒制度,如果市場經濟主體不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就要給予嚴厲的懲罰,這樣便能約束市場經濟主體,使市場環境得到優化。
3.4加強誠實信用原則的執行力度
以往的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內涵之間的界限模糊,造成了誠實信用原則的執行力較低的情況。在實際的過程中,并沒有較為完善的標準作為司法活動的依據,同時也沒有豐富的經驗作為參考,這就造成了誠實信用原則難執行的局面。如果要加強誠實信用原則的執行力度,首先,要將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和概念之間的界限明確,使司法人員能夠更好地進行判斷,并做出更加公平公正的裁決;其次,要明確誠實信用原則的衡量標準,針對不同市場活動主體存在的差異,制定不同的衡量標準,從而使實際的法律實踐擁有完善的參考依據。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誠實信用原則是我國民商法中最為基礎的原則之一,也是我國市場經濟活動必須要遵守的最高行為準則。目前,我國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需要對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完善,清晰界定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內涵,提高誠實信用原則的序位,完善誠實信用原則保障體系,加強誠實信用原則的執行力度,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秩序的穩定。
參考文獻:
[1]孫冀鵬.試論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選擇[J].法制與社會,2017,(01):13-14.
[2]劉家琪.關于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的若干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7,(03):17-18.
[3]葉儀善.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研究[J].法制博覽,2017,(09):274.
[4]唐亞飛.試析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途徑[J].法制博覽,2016,(05):238+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