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嚴歌苓是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以塑造女性形象而著稱。《小姨多鶴》的問世再一次呈現給讀者一個全新的女性形象,一個帶有鮮明異域色彩的身世曲折復雜的日本女子——竹內多鶴。對這一特殊人物形象的解讀,是探尋小說文本藝術價值的最佳途徑,可全面理解和挖掘嚴歌苓小說創作的深層動因與創作目的。事實上,《小姨多鶴》是一首歌頌人性美的贊歌。本文重點研究《小姨多鶴》中滲透的人性美,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嚴歌苓;《小姨多鶴》;人性美
一.前言
北美華人作家嚴歌苓,長于寫人而非寫歷史。但是,嚴歌苓筆下的人,都是鮮活的歷史中鮮活的人,尤其是在受難中閃現著異樣光彩的底層女人。她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底層女人形象,比如可憐的少女小漁,脆弱的扶桑,都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者。而且,面對艱難困苦乃至生死抉擇,她們不卑不亢、不怯不讓,身居弱勢卻寬容、忍讓、頑強。
在長篇新作《小姨多鶴》中,嚴歌苓更是以細膩的筆觸和特有的跨文化視角,為我們塑造了一批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物,這些人物出生于不同的國家,但又彼此相遇、交融,他們在社會的底層以難以想象的生命力茍活著,令人感嘆,譜寫著一首首人性贊歌。
二.《小姨多鶴》是人性美的贊歌
(一)多鶴的堅忍不拔
《小姨多鶴》中的多鶴是日本人,她在中國的生活中,基本處于“失語”狀態,但她頑強地按照自己的邏輯來活著,她在弱弱的外表下,有著強悍的生命力,有著一種倔強和執著。多鶴的生命力旺盛首先體現在生育上,作者驚嘆道:“世上沒有多鶴的親人了,她只能靠自己的身體給自己制造親人。她每次懷孕都悄悄給死去的父母跪拜,她肚子里又有了一個親骨肉在長大。”多鶴用她的美德改造著周圍的日常生活,張家所有的人都守著她的規矩,“家里每一條手絹都逃不過多鶴的烙鐵。大大小小的人走出張家,都像剛從烙鐵下走出來一樣平展。”
可以說,多鶴盡管在“非妻”、“非母”的境遇中生活,卻以寬厚隱忍的性情影響著身邊的人。她“斷斷續續地和小環講過她的童年、少年、代浪村、櫻花樹、村子神社,她還多次講到她的母親,孩子們看到最多的是母親弓下的背:擦地、洗衣、熨衣、拜神、拜長輩丈夫兒子……十多年來,多鶴陸陸續續把代浪村的家搬進了這里。”“這個家到處可見多鶴不吭不哈的頑固:擦得青藍溜光的水泥地,熨得筆挺的衣服,三個孩子不論男女一模一樣的發式,一塵不染的鞋襪。”久而久之,多鶴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張家人的生活方式,連最不拘小節的小環都成為了多鶴生活方式的認真施行者和嚴厲捍衛者。
相比較而言,多鶴多次死里逃生的經歷,和她特殊的日本人身份,使得她一直在自殺和求生的邊緣徘徊著。嚴歌苓寫出了糾結在這個人物身上矛盾和復雜的一面。盡管多鶴對張儉的愛深摯到仿佛出于一種小獸般的本能,但她并沒有因為這些而完全接納周圍的一切,她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自己的章法和準則。
(二)小環的善良寬容
在《小姨多鶴》中,嚴歌苓還塑造了一系列被歷史遺漏的小人物,如張儉、丫頭、大孩、二孩、小彭等等,每一個人物都值得我們思考、回味;但是,朱小環無疑是書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她的潑辣性格和善良內心真正體現了人間情義。
由于多鶴到來,首位受害者就是小環——她要面對一個日本女人,在她眼中,這個女人與她有不共戴天之仇,甚至要和她一起分享自己的丈夫。隨著多鶴的孩子相繼出生,小環在張家的位置也越來越尷尬:“從張二孩到張儉,在小環心里,不只是名字的改變,而是心的改變。”她多次想:“不過了,另嫁一個漢子去,”以她的“美人頸、流水肩,十指如蔥白,長長的黃鼠狼腰,臉雖不是美人臉,但也還風流”的條件,另嫁他人根本不算什么難事兒。但是,每當夜深人靜、四處無聲時,這些想法就不見了,“張二孩是個讓她離不開舍不下的人。再說普天之下也只有張二孩能對付她,她這樣一個人,她這樣一個人,讓誰受去?她和張二孩太配對兒了。……他一舉一止,打個哈欠挑挑眉毛裝一鍋煙夾一筷子菜都那么好看……朱小環一想到那些要跟二孩‘不過了的念頭,心都要碎了。”她舍不得她的丈夫,就要努力去適應家中詭異的氣氛,最終還是打算“湊合著過吧”,最終,“她發現自己的手又在他刺猬一樣的頭發上了”。
如果說,小環一開始是因為愛自己的丈夫才容忍多鶴的,但是再后來聽過了多鶴的血淚史后,她內心的善良激發了對多鶴的寬容,打心底接受了多鶴。甚至到后來,她比張儉更加愛護多鶴、心疼多鶴。她一次又一次拯救了多鶴,使得多鶴開始逐漸感受到在中國的日子不是那么難過,感受到親人的溫暖。
得知了多鶴的血淚逃亡史,小環更是處處主動地護著、幫著多鶴。即使張儉和多鶴在影院被人“捉奸”時,她想到的還是:“她孤身一人活在世界上,把她扔出門她是活不了的。”于是,在丈夫被拘、多鶴逃逸之時,小環大搖大擺地出現了。她抽煙、嗑瓜子、樂呵呵地大笑、潑婦式地吵鬧,與保衛干事對掐,以裝瘋賣傻的方式,營救出了丈夫,也保護了多鶴。
張儉被誣“殺人”而入獄,生活的擔子全部壓在小環的頭上:“哭過之后,她馬上勸哭不出來只渾身打戰的多鶴:這年頭誰家沒有個被關起來的人?這樓上就有兩個人被關了,又放出來了”。“她得哄她的兒子張鋼她的妹子多鶴,想開些,怎么樣都得把日子往下過,往下過該吃魚頭湯還得吃魚頭湯。哪怕張儉今天真從公審會去了法場,他知道這家人沒了他還吃得上魚頭湯,難道不是給他最大的安慰嗎?”到這時,她徹底豁了出去:裝瘋賣傻、破罐破摔;別人不敢做的事,她敢做;別人不敢說的話,她敢說。朱小環,這個沒有知識,沒有學問;愛可以愛得沒有自我,恨又恨得大膽透徹的女人,也許,會有人說她活得愚蠢、活得可悲。但是,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那種特殊的家庭中,正是她這樣以燃燒弱小的自己的方式,照亮了更為弱小的家人與他人,從而,在歷史的“空隙”處展現自己野火般的身影。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姨多鶴》是多鶴與小環等人一起譜寫出的人性贊歌,他們身上迸發出的人性光輝寫就了一出溫情抗爭、應對生存的美麗神話。
參考文獻:
[1]翟曉甜.一曲吟唱人性美的贊歌——讀嚴歌苓新作《小姨多鶴》[J].昌吉學院學報.2010(03).
[2]楊方勇.歷史顯流中的人性潛流——以嚴歌苓小說《小姨多鶴》為例[J].柳州師專學報.2010(03).
[3]嚴歌苓.小姨多鶴[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
作者簡介:李凌岳,渤海大學附屬中學高三九班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