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要:網絡時代的到來為黨校黨建工作創新帶來了新的契機,應抓住網絡時代特點,做好黨校黨建工作的優化路徑選擇。本文將對網絡時代給黨校黨建工作改革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優化黨校黨建工作的途徑,主要提出強化主動意識、增進師生聯系、搭建網絡平臺、狠抓作風建設和優化運行機制等建議措施。
關鍵詞:網絡時代;黨校黨建工作;優化途徑選擇
前言:
黨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創新黨建工作,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為黨校黨建工作創新做出了指示,同時也是對黨建工作的更高要求。黨校黨建工作被國際社會譽為中國共產黨的秘密武器,是鞏固黨的領導地位、補充領帶人才的重要基礎。在網絡時代下,黨校黨建工作面臨著新的環境和新的工作要求,應抓住時代特點,立足思想建設,促進黨校黨建工作成效的進一步提高。
一、網絡時代給黨校黨建工作改革帶來的影響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全面進入網絡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各行各業中都有廣泛應用,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時代的到來拓展了信息傳播渠道,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為推動人類社會文明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網絡時代的全面到來為黨校黨建工作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促進黨建工作效率的提升,網絡通信的成本低、效率高、時效性強,為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利用網絡途徑開展各項黨建工作,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節省人員組織安排等過程消耗的時間,推動黨校黨建工作的網絡化發展,使黨建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2)為黨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網絡上由豐富的黨建工作資料,還有微課等形式的網絡課程資源,學員可以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通過網絡途徑獲取學習資源,隨時隨地開展自主學習;(3)網絡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黨建工作形式,對黨校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黨建工作人員只有盡快使用網絡工作方式,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應用技能,才能順應時代發展,做好黨建工作,更好的為黨員干部學習服務[1]。
二、基于網絡時代特點優化黨校黨建工作的途徑
(一)強化主動意識,豐富黨建工作內容
在新時期的黨校黨建工作優化過程中,黨校工作人員應采取主動的工作態度,積極汲取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建設黨建工作信息系統,盡快熟悉網絡工作環境。黨校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了解網絡通信形式以及信息傳輸特點。在此基礎上,搭建網絡宣傳平臺和互動平臺,建立校園網,通過網絡途徑向學員發布通知和公告。黨校教員應積極開發網絡資源,豐富黨建工作的內容,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通過網絡投票和網上調查的形式,了解學員需要的學習資料和培訓課程,以此作為黨建工作創新的依據,確保黨校黨建工作優化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增進師生聯系,優化黨建工作過程
在黨校黨建工作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具有重要意義。教與學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不斷增進師生聯系,形成教與學的高效互動和良好配合,才能確保黨校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網絡時代的到來為增進師生聯系提供了便利,可以彌補傳統信息交流方式的不足,加強教員與學員之間的溝通配合。
在黨建工作中,學員是主體,也是黨建工作的直接受益者。教員開展教學活動要圍繞黨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學員實際需要。因此,應積極利用網絡途徑,加強與學員的溝通,及時了解學員的學習情況的學習需要。對黨建工作內容和工作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師生間的及時交流可以縮短教學反饋周期,教學根據學員的反饋信息對自身的工作情況進行評價,有助于促進黨建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學員也可以通過網絡途徑,及時尋求教員幫助,解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合理利用網絡聽可以優化黨建工作過程,使教員與學員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2]。
(三)搭建網絡平臺,拓展黨建工作途徑
在網絡時代下,搭建網絡平臺,拓展工作途徑,是黨校黨建工作優化的重要內容。比如,某高校黨校教育采取“面授講座+在線學習+實踐教學”的培訓模式,積極構建網絡教育平臺,并與傳統的講座教育形式相結合,實現黨建工作的全覆蓋,取得顯著成效。該校積極利用移動網絡途徑,在微信平臺上發布黨建學習文件,并建立微信公眾號,及時更新地方黨建動態新聞和黨風廉政建設等相關內容,增進了學員對黨建信息的關注和了解。在此基礎上,利用微信平臺組織學員開展線上、線下的實踐教學活動,并定期對黨支部活動成果進行展示,表揚優秀學員,使學員的黨建學習積極性得到顯著提高。
(四)狠抓作風建設,改善黨建工作環境
黨校是專門培養優秀共產黨員的社會組織機構,校風校紀建設是黨建工作的基礎。網絡平臺為黨校加強自我監督和社會監督提供了新的途徑。教育是黨校黨建工作的基本性質,在黨校中,教員和科研人員都要具備較高的黨性覺悟和嚴禁的學術作風,從而發揮為人師表的作用,為學員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黨校校風校紀建設應從嚴,樹立科學的教學態度和嚴謹的求學意識,對每一名學員進行嚴格要求,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因此,各級黨校應自覺接受組織監督和社會監督,開放網絡監督途徑,積極聽取各方意見,對黨建工作進行積極整改,樹立良好的黨風形象,確保黨校黨建工作的規范性。此外,黨校黨建工作還要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加強網絡安全監管,提高技術防范能力,避免不良信息對黨建工作造成影響。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時代給黨校黨建工作的改革與優化提供了新的途徑,也對新時期的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黨校黨建工作充分把握網絡時代特點,積極利用網絡途徑開展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黨建工作效率,優化工作成效。積極建設網絡黨建平臺,可以拓展工作途徑,增進師生聯系,加強自我監督和社會監督,促進黨校教育的規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澤仁拉姆.黨校黨建信息管理系統的優化[J].法制與社會,2011,(35):213.
[2]李維.高校黨校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成都大學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28(08):128-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