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維
摘要:我國部分地區以社區教育實驗項目形式推動社區教育的發展,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成績,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項目管理為社區教育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意義。本文對基于項目管理的社區教育管理模式作簡要分析,以供借鑒。
關鍵詞:項目管理;社區管理模式;運行機制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社區教育管理也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問題,當前階段,我國部分地區已開展社區教育實踐項目,極大地推動了社區教育的快速發展,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但社區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如管理經費有限、管理成本高、無法把握工作重點等問題,阻礙著社區教育的發展。因此,社區教育的項目實施應以科學管理理論為指導,展開各項工作。
一、社區教育管理模式面臨問題
(一)社區教育管理力度不強
以政府為主導的社區教育管理模式在形式上屬于較為傳統的管理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政府負責的事務越來越多,其管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而社區教育是在我國發展的新時期逐步被提上日程,屬于新興事物。政府對新興的社區教育尚且無暇管理,導致其對社區管理的力度不強。
(二)社區領導小組管理不利
社區教育管理委員會或領導小組在社區教育管理上存在不利狀況,往往對有限的資源或經費不加以重視,造成統而不籌的現象發生。在此基礎上,較易出現平均主義分配的亂象,不利于社區形象的建立,從而阻礙社區教育的發展。
(三)社區各職能管理成本過高
在我國當前的社區教育管理模式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難度較大,管理所需成本費用較高。職能部門的配合也僅保存在相關的文件中,而在實際情況下的配合度卻很低,往往由教育部門負責工作的推進,職能部門并未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社區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隨著社區教育管理的發展,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出臺了相關的文件,規定以個人為標準,由當地政府劃撥教育經費,以推動社區教育管理工作的發展。但實際情況為社區教育經費的收集渠道較為單一,未能形成有效地經費籌措渠道,導致社區教育過程中所需要的經費總量始終達不到相應的標準,因此,在各個社區中產生了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影響了社區教育的正常開展[1]。
二、社區教育管理模式及運行機制
(一)社區教育項目制管理模式
根據當前社區教育項目的管理經驗,社區教育管理工作應不斷朝著具體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從而轉化為社區教育管理項目,并根據項目管理理論,進行對社區教育項目的管理,以社區教育項目為重點,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管理模式,設法打破當前以政府主導的管理模式,并組建社區管理項目執行團隊,依據項目管理目標展開工作,所組建的項目團隊直接向社區教育管理委員會或領導小組負責,促進社區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社區教育項目管理的運行機制
1.職責劃分
社區教育管理委員會或社區領導小組應做好統籌規劃的任務,成立社區教育項目管理辦公室,負責社區教育項目的立項、進行、驗收及評估工作,根據社區教育項目的重點內容、形式大小,將社區教育經費進行科學合理劃分。
其次,各級社區教育學校或教育中心,應加強與社區教育項目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聯系,建立起社區教育項目團隊,直接對社區教育管委會或領導小組負責,主要任務為負責對教育工作的推進,對工作過程的把控,根據教育項目規劃目標不斷加以調整,以及教育項目的后期工作等內容[2]。
2.實施流程
根據社區教育項目管理理論,整個項目的實施流程主要分為五大步驟:
(1)規劃并啟動項目。社區教育項目應嚴格遵循整個社區的長期發展做出科學合理規劃,達到服務于民的目的。因此,社區管委會或領導小組應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聽取各方意見,認真分析與研究,最終做出正確的決策。
(2)確立項目目標。社區教育項目管理應明確開展項目管理的發展目標,用以確保規劃的可行性,令項目管理收獲一個較為理想的成果,為社區教育項目管理工作帶來積極的現實意義。
(3)項目的執行。項目團隊負責具體的社區教育管理項目的執行與展開,應以項目目標為出發點與落腳點,努力將人力、物力、財力三方面的資源加以協調,嚴格按照項目前期規劃展開具體的執行工作,并進行有效的總結,形成項目的良性發展。
(4)把控及調整。項目工程的把控與調整工作應以項目團隊進行把控與社區教育小組開展調查與調整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工作的重點內容為對項目工作進行實時監控,分析與目標是否存在偏差,并及時加以調整,以確保項目目標的有效完成。
(5)項目總結。在項目的收尾工作中,應開展對項目的總結工作,由項目團隊向上級提交項目總結的有關材料信息,由上級組織相關專家或人員進行評審,若最終的項目成果較為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應予以鼓勵與獎勵;若未完成目標或目標完成度不佳,應采取問責的方法予以懲處。
3.經費投入
社區教育項目的實施,離不開政府所提供的項目經費。因此,社區教育項目應通過拓寬經費籌集渠道的方法增加經費總量,應設法構建政府教育經費撥款、社區教育項目自籌、社區居民承擔等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在籌集好教育經費之后,社區教育領導小組應全權負責對社區教育經費的管理與分配,維持教育項目的進展,以確保項目的正常運行。
結論:
總之,我國社區教育管理工作在當前階段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相關工作與人員存在落實不周的問題,未能適應我國社區的發展速度。因此,我國社區教育管理工作應創新社區教育項目制管理模式,加快我國社區教育的發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高建軍,梁艷萍.基于項目管理的社區教育管理模式探討[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2:19-22+26.
[2]劉海平.開展“項目管理”,創新社區教育管理機制——錦豐鎮社區教育中心社區教育項目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2:1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