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紅
摘要:2016年,習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兩場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總書記從全局和國家戰略的高度,強調了這兩項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借此次參加我省哲學社會科學骨干班培訓的契機,在今后的教學和學術研究工作中,一定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堤壩。
關鍵詞:堅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堤壩
2017年8月12日到22日,我參加了為期10天(5+5模式)的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骨干班的培訓。5天的理論學習的課程安排為10場專題報告、2場專題研討和1場與全國道德模范董明、荊楚楷模嚴昌筠的面對面的交流對話,內容十分豐富且形式新穎獨特。每一場都在滿懷期待中到來,在滿載收獲中結束。5天的井岡山體驗式考察學習,帶給我們的更是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洗禮。這次培訓學習,是一次彌足珍貴的學思踐悟、思想升華的學習經歷。
(一)堅定了理想信念,錘煉了黨性修養
在第一天的開班儀式上,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喻立平同志作了重要發言,他開宗明義的講了舉辦此次培訓班的目的和意義,他強調指出,此次培訓不僅是一次業務的培訓,更是政治紀律的培訓,并對全體學員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嚴格的要求。接下來的10場專題報告的學習,更是讓我感受到靈魂深處的黨性鍛煉。第一場圍繞習總書記治國理政理論為主題的報告《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主講人肖衛國在講座結尾的觀點共勉“希望我們的高校思政教師努力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捍衛者,努力成為合格的可靠的教育家”;第二場圍繞基層治理為主題的報告《基層對哲學社會科學的呼喚》的主講人李超的錚錚誓言“改革開放3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矛盾,矛盾需要消化,作為基層領導干部,必須要有耐心,通過情理法并用去化解矛盾糾紛。”第三場圍繞省情主題的報告《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主講人梁亞莉以詳實和眾多寶貴一手案例和數據為支撐的精辟總結“我省過去的5年是砥礪前行的5年,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深化改革推進期,全面小康攻堅期,能夠取得豐碩成果,跟制度有關,跟黨的領導體制有關。”第四場圍繞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報告《湖北在生態長江建設中的使命》的主講人王焰新以其長期扎根生態長江的豐富調研和一個學者的強烈使命感從綠色發展奠基中國夢的角度延伸出的肺腑之言“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之魂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第五場圍繞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為主題的報告《新形勢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的主講人馬敏以其深厚的史學功底發出的崢嶸之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歷史演變的必然結果,使我們黨帶領人民一步步走過來的,中國要富強,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第六場圍繞湖北革命史為主題的報告《英雄土地 偉大人民》的主講人何光耀的慷慨陳詞“我們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放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坐標上,才有意義”。第七場圍繞基層治理為主題的報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層治理的偉大實踐中增強四個自信》的主講人吳錦的砥礪之言“我們的黨是一個具有較強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各項、自我提高能力的黨,這種實踐一直都在進行,是保持黨的純潔性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第八場圍繞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為主題的報告《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挑戰及應對》的主講人孫來斌的至真至善之言“中國是一支文明的和平的可親的獅子,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都是別有用心的國家對我們的歪曲,都是一種謬論。”第九場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主題的報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主講人桂漢良讓人如沐春風般的醒世慧言“文化立國、信仰興邦,讓優秀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在多元化的復雜社會里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第十場圍繞周邊安全形勢為主題的報告《特朗普執政后,我國的周邊安全形勢及其對策》的主講人黃友牛的豪情壯語“中國國防力量的與日俱增,我們具有一勞永逸解決南海問題的能力,只是礙于國際環境及南海現狀,避免爭議升級,中國保持了很大的克制,但一旦中國的經濟實力超越了美國畏懼世界第一時,將會是我們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的最佳時機。”這些精辟入里、底氣十足的觀點,是對他們堅定的黨性修養的最好詮釋,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政治定力、擔當精神、思想境界,有如一堂堂精彩而又深刻的黨課,更加增強了我作為一個哲學社會工作者的思想自信和理論自信。
(二)提升了理論素養,增強了學術創造的熱情
此次學習,從課程的設計到專家的挑選,都是緊扣哲學社會科學的專業特點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責任,精心組織和策劃的,體現了我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高度重視。5天的理論學習雖然時間短,但強度大,水平高,著實讓我們享受了一場高規格的學術盛宴。通過10場專題報告的學習,以及結合研讀黨校發的經典書籍,感覺自己的理論認知水平上了一個高度,看問題的視野更開闊了。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黨校整個課程的安排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講座報告突出了強烈的問題導向,不僅高屋建瓴、精辟透徹,而且還提供了很多可供我們借鑒和參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比如其中有一半的專家結合他們講授的專題分別從不同的視角談了對“四個自信”的認識,其中有歷史的分析方法、辯證的分析方法、比較的分析方法,實證的分析方法,體現了多元思維視角,有戰略思維,創新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等等,都給了我很好的啟發,增強自己進一步推進理論和學術創新的自信和自覺。
(三)人格的熏陶
10場專題報告,無不貫穿著人格魅力的影響。專家們所體現出的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的信念,令人激動和神往;所表現出的對黨的事業的忠誠,對崗位工作的敬畏,對群眾的熱忱,令我感動和欽佩;所表現出的敏銳的政治認識,深邃的思想,開拓奉獻的精神,令我備受鼓舞。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我將以此作為一個新的起點,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和學術水平,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做到明道信道,不辜負人民教師這一光榮稱號,為繁榮和發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做出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