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偉
摘 要: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抓好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施工管理 ;存在問題 ;對策措施
全國各地相繼發生的因業主私招亂雇、逃避監管、違法搶建、監管不力而釀成的重大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事故一再向我們敲響警鐘:建筑市場監管一定要嚴格認真,不能疏漏。結合當地實際,既要嚴格貫徹各項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又要不斷研究和解決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制度,把建筑工程質量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當前建筑市場存在著的問題
1、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法律形式確立的這個方針,是整個安全生產活動的指導原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國勞動保護的基本方針。
2、預防為主是安全生產的前提。
事故一旦發生,其后果就無法挽回,防患于未然,把預防措施落到實處,從思想上給予重視,從物質上給予有力保障,在組織機構、安全責任、安全教育、提高防范、監督管理以及勞動保護、施工現場、環境衛生各方面都對事故預防措施予以充分重視,是貫徹安全生產方針的重要內容,各級管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建設企業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重要步驟,也是企業素質和形象的外在體現,與企業的命運息息相關,是企業能夠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3、安全生產現狀。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工程建設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基本建設規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難度大、工期安排緊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術風險日益突出,建設工程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化,建筑施工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建筑施工領域的這些新變化,使安全生產和監管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建筑行業為高風險行業,難免在生產建設過程發生安全事故。近年來,隨著建設項目的大量開發,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令人憂心。所以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從人力、物力、安全監督檢查等方面加大安全預防措施的投入,減少事故發生,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4、安全教育培訓滯后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民工大量涌向市場,進入"門檻"低的建筑業,目前,建筑業從業人員達5000萬人,80%為農民工,占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三分之一。另外,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數量相對較少,綜合素質較低,達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有的工地現場安全生產管理資料雖然齊全,也記錄了教育培訓等內容,但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形同虛設。
二、造成建筑市場問題層出不窮的原因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建筑市場法制建設還不完善,建筑市場各方主體的法制意識比較淡薄,尤其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問題較為突出,致使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
2、在發包、承包、供貨、中介等多方主體參與工程建設的情況下,各方主體的質量、安全責任不清,責任體系在項目建設中沒有真正健全和落實;
3、建筑市場供求關系嚴重失衡,生產能力明顯過剩,組織結構不合理,過度的無序競爭引發了一系列問題;
4、企業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在利益驅動影響下,隨意降低安全標準,片面追求經濟效益,重生產、輕安全的現象嚴重,安全設施不符合有關技術標準和要求;
5、企業質量、安全責任制體系不健全,制度不落實,紀律松弛,管理不嚴,違章指揮,違章操作,質量、安全管理漏洞大;
6、建設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不能正確理解,并且嚴格按照規范、標準組織工程建設;
7、政府部門安全監督、執法不到位,行政監管貫徹的力度不夠,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對發生的事故查處不力,監督管理不嚴格,同時還對一些工程打出了政府“保護傘”。
這些問題的存在,必須引起我們各級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建設各方主體單位的高度重視。
三、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整治的工作重點及措施
目前,安全形勢十分嚴峻,正是考驗施工企業和施工安全管理人員的時刻。我們必須認真細致地做好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為建造和諧社會做貢獻。
1、企業高層領導首先要提高警惕,認真履行國家相關安全法規,從企業安全規章制度上下工夫,加大人力、物力、安全監督檢查等方面安全預防措施的投入,同時,經常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安全隊伍素質,增強安全管理能力,另外,對一線施工人員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嚴格按安全規章制度施工,杜絕習慣性違章和違規施工操作等,做好“安全三寶”等勞動保護措施,從源頭嚴防事故的發生。
2、尤其作為基層一線的安全管理人員更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嚴格認真履行神圣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監督檢查職責,負責對施工現場和施工人員的安全監督檢查、人員教育和指導等安全工作。并加大安全檢查力度,經常巡視監督檢查施工現場,采取月檢、周檢和不定期的巡回檢查及專業性檢查相結合的手段,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檢查施工現場的違章現象和不安全因素,檢查施工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施工方案及分項安全技術交底,各工種安全技術交底,班組班前安全技術交底和自查自咎,定期檢查整改記錄,職工安全教育活動記錄等,促使安全檢查管理形成一條龍的保證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
3、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機械及電氣焊等特種作業工種等須由有資格證的專業人員操作,尤其對于一些危險性較大的項目施工時,要加強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如腳手架工程、現場臨時用電以及高空作業中的懸空作業、臨邊作業、洞口作業、平臺作業等,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可靠有效的安全保護措施。
4、同時,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方針。施工現場須有齊備的安全消防措施,疏通消防通道,經常檢查消防栓等消防設施,定期進行消防演習,普及消防知識,避免火災等事故的發生。
5、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在重點、熱點問題解決上要有所突破
根據當前住房體制改革現狀和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特點,政府要加強對住宅結構安全性的監督檢查。針對住宅結構安全和群眾反映較大的功能質量問題,加快建立和完善四項制度:一是開發公司向用戶出具質量保證書制度;二是保修制度;三是質量賠償制度。以此確保人民群眾住上安心房。
6、要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利用電視、廣播、報刊、信息網絡等媒體,對建筑市場違法違規問題和大案要案的查處予以公開曝光,特別是在當地有一定影響的違法違規單位,給予公開曝光,以示懲戒,以儆效尤,起到震懾和警示的作用,形成強大的輿論監督聲勢。
四、結語
建筑施工的科學管理不僅對項目和企業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完善的施工管理,可以促進建筑企業和建筑市場的高速發展。總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關系著整個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進度以及施工過程中的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應當加強思想重視和管理模式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董積春,孫明菊. 淺談建筑工程中施工管理的創新[J]. 科技傳播. 2010(21)
[2]趙雪榮,陳朝陽.淺談如何加強建筑施工管理[J]. 技術與市場. 201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