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籍是將個人與國家之間緊密聯系起來的樞紐,無論對自然人還是對國家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各國國內法對國籍認定標準的差異,導致自然人國籍沖突現象的產生。隨著社會發展與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自然人國籍沖突問題越來越突出。
關鍵詞:自然人;國籍沖突;國籍法
一、自然人國籍沖突概述
1.自然人國籍沖突的原因
①國籍法由國內法確定。國際上并沒有公認的國籍認定標準,每個國家都有權按照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制定本國的國籍法,規定誰是它的國民,誰不是它的國民。也就是說,各國可以根據自己本國的實際情況,在國籍立法上采取不同的立法原則,執行不同的國籍政策。②國籍法隨國情而變化。國籍立法一般會隨著本國國情的變化而做出一定的修改。尤其是冷戰結束以后,世界上更是掀起了一股制定或修改國籍法的浪潮。例如,各國初始都不承認雙重國籍或者抑制雙重國籍,但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承認或容忍雙重國籍。這種國籍立法原則的改變,必然會造成國籍沖突。
2.自然人國籍沖突的表現形式
自然人國籍沖突表現分為自然人國籍的積極沖突和自然人國籍消極沖突兩種形式。①自然人國籍的積極沖突狀態 自然人國籍的積極沖突是指自然人同時具有兩個不同國家國籍的狀態,也稱為雙重國籍。國際私法中,在自然人雙重國籍沖突狀態下,依國際私法規范應適用當事人本國法為準據法時,會因當事人有兩個國家的國籍作為連結因素致使準據法無法確定而造成法律沖突。雙重國籍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國國籍立法對國籍取得、喪失的具體規定和認定的不同。導致雙重國籍的具體原因和事由比較多,可將其歸為兩類:一是由于出生。主要是各國對因出生而取得國籍的具體原則和規定不同,導致出生者因出生本身產生雙重國籍。二是基于出生以外的事由導致產生雙重國籍。由于一些國家的國籍立法規定,外國人可因婚姻、收養、認領或申請入籍等事由并不導致此人原有本國國籍的喪失,從而產生雙重國籍。
②自然人國籍的消極沖突狀態 自然人國籍的消極沖突是指一個人不具有任何國家國籍的狀態,即無國籍狀態。無國籍狀態產生的根本原因同樣在于各國國籍立法對國籍取得、喪失的具體規定和認定不同。導致國籍消極狀態出現的具體事由可分為兩種:一是由于出生。由于各國法律不同,導致出生者在某種情況下因其出生本身引發無國籍狀態。例如:實行出生地主義原則國家的國民,在只采取血統主義原則國家境內所生子女,或無國籍人在采取血統主義原則國家所生子女,都會因為出生本身而成為無國籍人。二是基于出生以外的其他事由,包括因婚姻、收養和剝奪國籍。例如,甲國法律規定,甲國人與外國人結婚或被外國人收養便因此自動喪失甲國國家,而乙國的法律規定,外國人與本國人結婚或被本國人收養時并不會因此而取得乙國國籍,這就導致甲國人可能成為無國籍人。
二、自然人國籍沖突的解決
為了解決國籍沖突的問題,國際公法主要的解決方法是通過國家的國內法和國際公約的約束,以最終達到消除無國籍和避免雙重國籍現象。而國際私法的解決方式是確定雙重國籍或無國籍人的本國法作為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的準據法,從而解決涉外民商事法律關系的適用。
1.自然人國籍的積極沖突的解決
內國國籍間沖突的解決 在自然人同時具有的兩個以上的國籍中有一個是內國國籍的情況下,國際上通用的做法是“不問當事人內國國籍和外國國籍是同時取得還是異時取得,以內國國籍優先,以內國法作為當事人的本國法”。1986 年的《德國民法施行法》中第 5條規定:“如果被援用的是某人所屬國法律,而該人屬于多個國家,則適用與該人有密切聯系的那一國家的法律,此種法律尤其可以通過其慣常居所或者其生活經歷來確定,如果該人還是德國人,則優先適用德國法。”
外國國籍間沖突的解決 當自然人具有的兩個以上國籍均為為外國國籍時,如何確定其本國法,各國的實踐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解決方法:
①當事人住所或慣常居所所在地國的國籍優先。
1982年《南斯拉夫法律沖突法》第11條第2款規定:“如果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公民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外國國籍,在適用本法時應以該人既為其公民又在其領域內有住所的國籍為準。
② 以最后取得的國籍優先,尊重當事人選擇國籍權利的自由。
1939 年《泰國國際私法》第6條第1項規定:“在適用當事人本國法時,如當事人非同時取得兩個以上外國國籍時,則適用最后取得的國籍所屬國家的法律。”
三、以當事人最有密切聯系的國家為國籍國。
1912年意大利訴秘魯卡涅瓦羅求償仲裁案,意大利公民卡涅瓦羅在秘魯注冊成立公司并購買了秘魯政府的債券。卡涅瓦羅去世后,其公司債券通過繼承轉讓給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拉斐爾出生在秘魯。三個兒子均以意大利國民身份請意大利政府給予其外交保護,要求秘魯政府清償有關債務。1910年4月,秘魯和意大利協議將該爭議交付常設仲裁法院解決。法院認為:拉斐爾因出生而取得秘魯國籍,又因為是意大利父親的兒子而取得意大利國籍,所以這是雙重國籍的問題。因為該人在多個場合以秘魯公民的身份出現,比如他競選秘魯議員,接受了秘魯駐荷蘭總領事的職務等,鑒于其與秘魯聯系密切的種種實際情況,判決拉斐爾為秘魯人。
1.自然人國籍的消極沖突的解決
①以當事人住所地國家的法律為其本國法。在自然人的國籍消極沖突產生時,各國一般主張以當事人住所地國家法律為本國法。1986年《德國民法施行法》第5條第2款規定:“如果某人無國籍或者其國籍無法確定,則適用該人慣常居所地國家法律,或者當其無慣常居所時,適用其居所地國家法律?!?/p>
②由受案法院法官決定。一些國家規定如果當事人處于國籍消極沖突狀態時,應由法官憑借經驗,運用自由裁量權確定當事人的國籍。如1976年《約旦民法典》第26條規定:“在無國籍或多國籍的情況下,由法院確定應適用的法律?!?/p>
參考文獻
[1]李旺.國際私法中國籍和住所的確定.法學雜志,2010(3).
[2]梅智斌.論雙重國籍的有限承認.學理論,2011(8).
[3]周忠海.國際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張博(1993—),男,漢族,河南平頂山人,貴州民族大學法律碩士在讀。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