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昆才+羅遠容+秦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信息技術已經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無論是在城市的中學,還是鄉鎮的中學,信息技術都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本篇文章主要結合鄉鎮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對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水平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中學教育;信息技術;鄉鎮中學;教學方式
雖然信息技術已經在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提高計算機技能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必備素質,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對于鄉鎮地區的學生,由于生活和學習的條件有限,他們的知識面和視野都不夠開闊,所以更應該重視信息技術的學習。
一、進行形象化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信息技術的學習中,有很對的概念和知識比較的抽象,不容易理解。再加上,鄉鎮地區的學生從小接觸電腦的機會比較小,更在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理解的難度。因此,在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這些抽象的知識轉化,一種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來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文檔保存”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這個和在銀行存錢的過程聯系起來:在存錢的時候,首先要想好要選擇哪家銀行來存錢(文件夾),然后我們必須要知道怎樣才能去(路徑)這家銀行(文件夾),通過這樣的一個比喻,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理解路徑的概念和掌握了文檔保存的方法。另外,教師還可以把復制比作復印件、將剪貼板比作商場的存包處等等。通過這樣的一個形象化的教學,使得信息技術學習中的很多重點和難點都能夠迎刃而解。最重要的是,改變了信息技術教學枯燥乏味的現狀,增加信息技術教學的吸引力,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去,拉近了信息技術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樹立了鄉鎮中學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自信心。
二、重視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更多的計算機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中學信息技術的學習要求學生必須在實際操作中去了解和認識計算機的構成以及工作原理,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因此,在進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重視上機操作,將其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鄉鎮中學的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機會比較的少,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布置教學任務的難度,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要。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還要對學生的上機操作進行密切的觀察,及時對學生給予指導和幫助。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上機任務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其和其他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將不同學科密切結合起來,增加知識學習的系統性。例如,在學習Word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和編輯;在學習畫圖軟件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習的美術知識,在計算機上進行美術創作;在學習WPS后,鼓勵學生用這個軟件來進行學習的匯報。通過這樣的一個上機操作過程,學生不僅可以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和操作,還能夠鞏固其他學科的知識,既可以增加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自信心,又能提高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采取游戲教學,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在進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和性格愛好,在教學中給學生多留一點自主學習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發揮、自由練習,不要力求做到面面俱到,使得信息技術的教學變成滿堂灌。特別是鄉鎮中學,一般信息技術課時安排的都比較少,而且間隔的時間也比較的久。因此,在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師要花5分鐘左右的時間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回顧,加深學生的記憶。在教學介紹的時候,也要預留1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的練習。考慮到學生對游戲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將游戲引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將其作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手段。例如,Windows 中一般都會自帶“撲克”和“地雷”的游戲游戲,可以借此來訓練學生熟練操作鼠標,借助打字的游戲來幫助學生熟悉鍵盤,引導學生去嘗試新的游戲,讓他們學會處理游戲中出現的不同問題,在相互討論中相互提升。游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極大的增加信息技術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計算機練習的積極性,切實鞏固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加強引導,以防學生沉迷于游戲,荒廢學業。
四、結語
綜上所述,鄉鎮中學由于地理位置、辦學條件的特殊性,使得信息技術的教學也和城市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教師需要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設計,采取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靈活運用游戲教學,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切實提升他們的信息技術學習水平,促進鄉鎮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郭海彬.對鄉鎮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狀的幾點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6,(23):199.
[2]許邦國.談優化農村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1,(11):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