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燕
美國教育心里專家本尼斯說過:“只要老師對學生抱有希望,僅此一點就可使學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現代教師的角色要逐步走向多樣化,教師既要做學生的傳授、解惑者,又要做學生的朋友,更要如父母般關心他們。一個有責任心的、忠于職守的教師無不愛自己的學生,但并不是所有愛學生的教師都能教好學生,得到學生的認同,為什么呢?因為一些教師沒有把握好愛的“度”,所以,我認為作為班主任應嚴與愛并兼。這樣既慈且嚴,教育孩子的效果才會更好些。
一、以情正面感染,用愛點燃亮點
“問題學生”往往缺點十分突出。教師如果不全面了解,是難以喜歡上他們的,往往也會對轉化工作失去信心。班主任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學生”,“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用在他們身上;提倡換位思考,換個角度了解他們;還要廣泛聽取家長、科任老師、學生的反映。這樣,你就會發現他們的優點、長處,也同樣會感受到他們和優等生一樣可愛。正如我班里學生張佳豪,他不管是上我的課還是其他老師的課都經常不專心,課間活動動不動就欺負同學,成績在后十多名。我找他教育談話無數次,但他總是管不住雙手。后來找家長談話,也無濟于事,家長也對他的兒子失去了希望。有一次他在課本上畫畫,被美術老師叫到辦公室來批評,但我發現盡管他這樣做固然不對,但畫卻畫得相當不錯。抓住這個機會,我就讓他負責班級的班報刊頭,一連兩個下午下來,班報刊頭居然煥然一新,那天下午放學時我當著他的面向他的父母報喜,并提出如果在學習上也能這樣出色就更好了。打那以后,他上課認真了,課間能與同學和睦相處了,后來,我又讓他參加班級展板設計和制作,他看到我對他如此器重,他的學習勁頭更大了,上課再也沒開過小差,下課主動請教老師,經常和同學們一起探究問題,考試成績公布以后,他的排位迅速的從全班第38名上升到第7名,成績進步神速。
二、寬容不失嚴格,恒心感化靈魂
寬容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態度,它要求老師具備高尚的師德修養,虛懷若谷,淡泊名利,心里容得下每一個學生。寬容不是無能的表現,而是教師人格的體現。寬容中帶著嚴格,更有教育力量。 每個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最怕當眾失面子,老師一定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當學生無理而跟自己頂撞時,教者盡可能克制自己,用寬容來對待學生,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如我們在班主任工作中,經常是能遇到一些惹是生非,影響極壞的學生。這時,談心是第一個重要的步驟,讓學生能感受到寬容的感覺氣氛,使得在轉化過程找到實效的開端。與此同時,準確找出學生的錯誤行為,嚴格規范,及時提醒,讓學生曉之以理。要教育轉化好一個偏常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需要班主任長期反復地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千萬不能操之過急,不能急躁,我們教育轉化他們難就難在這里。偏常生的思想和行為容易出現反復,對他們的教育不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復進行多次的教育.不要急吃熱豆腐,否則欲速不達.可以說,寬容之中,不失嚴格,是老師高尚道德情操對學生一片愛心的體現。
三、疏導替換說教,倍增學生信心
大禹治水是靠疏導的方法獲得成功的,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亦如此。當代學生心里上的自我意識很弱,在心理上更多封閉和反抗,教師應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并尊重他們的意見,在學生已有認識和道德水平的基礎上,循循善誘,正確疏導,讓他們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談話是教師教育學生的一種常見形式,但切忌生硬陳舊的說教型教育。一次良好的談話,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受到啟迪和教育,那么在談話前就應該深入調查研究,全面透徹了解情況,深思熟慮明確談話的中心。跟一個信心不足,辦事能力較差的學生談話時,往往一句“相信你能做到,甚至辦得更好。”學生會把這信任當作老師對他的希望,他們會加倍去努力。老師對學生的真誠信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證明,師生之間還要經常進行情感溝通,使學生覺得老師是自己的良師益友,貼心人。以便解除學生的心里障礙,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達到最佳的教育轉化目的。
我深深體會到,轉化偏學生這一項工作,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愛生情感,用自己的心血傾注在他們身上,理解他們,偏愛他們,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多疏導、多鼓勵他們,應用長遠的發展的目光看待他們。俗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何況這些稚氣未脫正處在一天天成長變化中的十幾歲的青少年呢,只要我們班主任有耐心、有誠心,我堅信,偏常生轉化為優秀生一定能夠實現。望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攜手共進,共同努力,讓偏常生在充滿陽光雨露的環境中健康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