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萍
摘要:“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從“知之者”到“好之者”再到“樂之者”,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怎樣才能使學生“好之”進而“樂之”呢?教師應該有創造性地實施愉快教學,讓課堂充滿活力,把繁重的學習任務融化到愉快的教學過程中,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開學生厭學的精神枷鎖,讓課堂充滿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樂園。
關鍵詞:快樂教學;課堂;學生
一、教師要有愛心
愛是教育的前提。這種愛,不是一般的愛,而是教育愛。是集嚴父的真愛、慈母的關愛和朋友的友愛于一體的愛。這種愛,是要愛學生。愛所有的學生,特別要愛那些“后進生”,要點燃他們心靈自信的火花,澆注他們身軀自強的甘露,對他們要誠心,要耐心,不畏反復,不怕麻煩。教師必須既會教書,又會育人,必須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技能;教師要把教書的過程、管理的過程同時轉化為育人的過程,做到愛生如子女,愛生如弟妹。師生間有了心與心的交流,有了愛的共鳴,師生有了情感,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教育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有愛心,就要有好性情、態度要溫和。教育學生時應曉之以理、輕言細語;板起面孔,粗聲大氣,往往是沒有好的效果的。
二、要注重發展性評價激勵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和鼓舞。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與同學商討,直到獲得正確的答案。 對待一些相對后進的學生學習中稍有進步的表現,我們都及時給予恰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對幫助學生確立自信很有幫助,這些后進生在激勵中不斷進步,感受到學習也是一種幸福,真正享受到了成功帶來的快樂。要常給學生以贊語,多給學生以激勵,多給學生以肯定。包容學生,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被賞識,被肯定的評價,并建立自信,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激勵是一種力量,是驅動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走向成功的力量。
三、重視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同學們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在小組討論中把解決的問題設置的不能過難,也不能過于簡單,使優生感到成功有動力,學困生有人處處有人幫,學習有動力,有信心。討論問題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影響。
四、合理運用多媒體
化學學習比較抽象的時候,不太好理解的時候,多媒體圖片使其更加具體形象。 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播放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組合的的模型圖,很直觀的表現出不能用肉眼看清楚的微觀世界,學生興趣盎然;播放原子結構的模型使學生打開思維的遐想空間,視覺享受,心情愉悅,動力大增;播放趣味實驗的視頻,學生有一種想親自嘗試的欲望,這樣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播放一節課的小結,學生們感覺清晰全面。
五、開展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活躍課堂氣氛。在中學化學教材中,可以許多演示實驗,老師精心準備,儀器潔凈明亮,實驗達到明顯成功的效果使學生興奮高興,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高效。實驗前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實驗,提出問題要學生邊觀察實驗邊思考用實驗解決問題。例如,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在做之前在多媒體上播出要學生觀察并思考裝氧氣的集氣瓶為什么留了一點水?鐵絲為什么要用砂紙打磨?鐵絲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伸入時刻是什么時刻?要怎樣伸入?現象是什么?當老師把鐵絲伸入進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火星四射時,這個實驗成功的演示時學生的激動是可想的,是歡呼雀躍的。加上老師的提出問題解決,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倍增。自己也想親自嘗試做一做。后老師又繼續乘學生的熱度追問:這個實驗生成物是什么?能不能寫一下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學生們積極響應。
六、教師要修養自身,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師上課的語言要陰陽頓挫,語言精練、表述清晰、詼諧幽默、聲音富有磁性學生深深被吸引。教師的語言詼諧幽默是學生和老師的心靈的交匯,在課堂上我們老師大膽的應用我們地方特色的語言使學生親切進而用心學習。如表揚學生俊,帥。表揚學生攢勁,利索。精心設計的板書,博學的知識,更要有精辟的分析,嚴密的推理,結合生活中化學使學生感到世界離不開化學,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我們掌握了化學,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美好。比如學生接觸到二氧化碳我們帶領學生感悟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神秘的作用,領略二氧化碳對自然界創造的無窮魅力,感受祖國的美,由二氧化碳的鬼斧神刀創造的神奇世界。如播放桂林的七星巖,九寨溝黃龍視頻,學生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美好感覺,學好化學油然而生。
七、注重情景的創設
問題的合理設置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情境,把學生帶進學習的氛圍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化學式計算的一節課時創設這樣的一個問題,小明家的某塊地里需要補充氮肥,計劃買100kg的尿素剛好滿足需要。但到了市場小明發現沒有尿素了,只有硝酸銨。需要買多少硝酸銨才能和100kg的起一樣的作用。到一氧化碳的時要學生們猜一猜無形的殺手是那一種物質。那你們知道為什么一氧化碳會是無形的殺手呢?通過情景的合理設置加上問題的合理提出,學生有了探究學習的欲望,學習效果倍增。
八、使用多種手段使課堂充滿快樂和動力
如讓學生用橡皮泥自制原子、分子模型,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有了收獲,弄懂了微觀世界看不見世界,快樂生動。課堂開始的引入,要有特色,則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奇妙世界、使學生充滿主動要解決問題的心態,動力倍增。如用詩歌引入新課學生們很親切,在空氣這節課時,李嶠的 《風》:“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把學生引入空氣中課堂中。講名人的故事, 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波爾的祖國丹麥被德國法西斯所占領。獎章必須好好地保存起來。波爾將金質獎章浸泡在王水溶液中,得一瓶黃色溶液中,后他用置換法從溶液中析出黃金,再把這些黃金加工成了諾貝爾獎章。其樣子與原來的獎章一模一樣。這個故事學生們有了榜樣,對金屬單元的學習有了很大的動力和興趣。我們還可以自制拼圖,讓學生動手組合實驗裝置圖,課堂中很容易實施,掌握效果好。
總之,我們想盡辦法,使課堂快樂,學生樂學,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給教師的101條建議
[2]新教材的完全解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