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 穎 宋連喜
振興遼寧工業背景下營口市工業發展研究
◎綦 穎 宋連喜
本文立足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這一背景,通過遼寧省沿海六市工業生產總值及其構成情況闡述了營口在遼寧省的工業地位,用區位商的方法分析了營口的優勢產業,并利用能耗指數(AR)對優勢產業的能耗狀況給予排序,結合優勢產業和能耗狀況對營口工業發展提出建議。
工業 區位商 優勢產業 能耗指數
遼寧省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工業經濟省份,目前第二產業增加值仍然占地區生產總值的近一半比重,但自2014下半年,遼寧工業增速大幅度下降,甚至形成負增長,位于全國31個省區市末位,工業振興迫在眉睫。營口處于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區域,位居遼寧海岸線的中間位置,是唯一一個國家三大戰略(“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和“沈陽經濟區”)疊加的城市。港口是營口市經濟發展最具有潛力的標志性資源,也是產業開發建設的最大依托點。營口市依托港口,利用其在工業基礎、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抓住三大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尋找工業發展新突破。
營口市是遼寧省的第四大經濟體(前三為大連、沈陽、鞍山),且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三個主軸城市之一,營口工業的具體狀況直接影響遼寧省的經濟運行總體態勢。營口產業基礎雄厚,經過多年的積蓄和發展,形成了以冶金、石化、裝備制造、鎂質材料、紡織服裝、新型建材六大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在沿海地帶港口與工業區融為一體共同發展,這符合重化工業大進大出的特點,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運輸成本,增強產品競爭力。沿海城市是工業最好的集聚地,現將營口與遼寧其他沿海城市的工業生產總值和工業構成進行比較(見表1,以2015年數據說明),進而確定營口這一港口城市在遼寧省的工業地位。

表1 2015年遼寧省沿海六市工業生產總值及其構成比例
從表1中可以看到,營口作為沈陽經濟區的出海口,在遼寧省沿海六市中,工業生產總值位居第二位;在產業結構的構成中,營口的工業占比僅低于錦州,且只有這兩個市的工業占比高于全省水平,說明這兩個市的工業對全省工業起著拉動作用。
評價一個地區優勢產業的基本分析方法是采用區位商(專門化率)進行分析。區位商用來測定一個區域各產業部門在大區域范圍內的相對集中程度,從而確定該小區域的產業集群優勢,在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專業化程度方面,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指標。在產業結構研究中,運用區位商指標主要是分析區域主導產業專業化程度的狀況。
區位商的公式為LQij=(qij/qj)/(qi/q),在此公式中,LQij即為營口地區i產業在遼寧省的區位商,qij為地區i產業的產值;qj為營口地區所有產業的產值;qi為遼寧省范圍內i產業的產值;q為遼寧省范圍內所有產業的產值。LQij的值越高,地區產業集聚水平就越高,一般來說:當LQij>1時,我們認為營口地區的i產業在全省具有優勢;當LQij<1時,我們認為營口地區的i產業在全省處于劣勢。區位商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區層面的產業集聚水平。
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工業共分為41個行業大類,營口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布于37個行業。本文根據《遼寧統計年鑒》(2016)和《營口統計年鑒》(2016)工業產值數據(當年價格),對這37個行業進行了區位商計算,計算結果大于1的區位商排序(見表2),共有15個行業,這些行業即為營口的優勢產業,達到了全部工業行業的五分之二。這些產業在營口發展的專業化水平較高,帶動著營口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區位商最高的煙草制品業,其值為9.14;另外,有色金屬礦采選業為8.88,這兩個產業優勢非常顯著,是目前營口最具優勢及競爭力的工業產業。其次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比較明顯,如營口傳統的化學纖維制造業、紡織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發展態勢較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營口的就業問題。食品制造業的產業優勢得益于無限極(營口)有限公司落戶于營口;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附加值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由于其專業化水平較高帶來較強的競爭力;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依然保持著優勢地位。

表2 2015年營口工業優勢產業區位商
營口第二產業中區位商較高的行業,意味著產業集聚程度高,對經濟的增長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其中部分產業資源消耗較大、給環境造成較大壓力。工業發展的重點是實現工業結構的優化,就是要擺脫資源、環境雙重約束,轉向既具備集聚效應明顯,又同時實現資源消耗相對較小、環境污染相對較少的行業。為了判定資源消耗程度,可以采用單位能耗指標,單位能耗是一個能源利用效率指標,指某一區域內一次能源供應總量與該區域內生產總值的比率,該指標說明一個地區經濟活動中對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經濟結構和能源利用效率的變化。進而可以用能耗指數(AR)來衡量營口各行業能耗狀況是否高于全省該行業平均能耗水平,能耗指數即為營口各行業單位能耗與遼寧省該行業單位能耗之比。AR小于1,則單位產值能耗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在選擇主導產業時,應盡量選擇小于1的行業。
營口市具有優勢的15個產業中,能耗指數均大于1的行業有5個,能耗指數小于1的行業占了10個(見表3)。

表3 營口優勢行業能耗指數及規模以上企業個數、產值
對表3中數據進行計算,還可以進一步得到,單位產值能耗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5個高能耗行業企業個數占比總和為21.86%,但產值總和卻達到15個優勢產業的30.78%,主要原因在于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鋼鐵)的產值比較大,占比高達17.54%。同時,這一高能耗行業也是高污染行業,鞍山鋼鐵公司入駐營口開發區就是以環境換取產值的實證。
1.支柱產業有待進一步升級。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煙草制品業的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較大,都是支撐營口市GDP增長的行業。以2015年上半年為例,貢獻率前三位的是食品制造業(重點企業是無限極(營口)有限公司)、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重點企業是新東北電氣集團和新山鷹報警設備公司)和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工業(重點企業是鞍鋼鲅魚圈分廠和五礦中板集團)。其中,食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工業都屬于高能耗行業,且這些產業以資本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為主要發展模式,高投入、高產出,資源環境成本高,附加值較低。目前如何提升鋼鐵、鎂質材料等支柱產業,推進其向高附加值、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是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
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從營口產業結構看,工業大而不強,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以裝備制造業為例,這種結構性產能過剩主要存在于金屬制品、機床、軸承、起重機械等行業的低端產品制造領域,體現為技術水平較低,自主創新能力較差,這種一般性機械產品大量過剩所帶來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成為營口裝備制造業今后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營口的發展重點是逐步把市場需求萎縮、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產業進行有序置換,促進企業產品結構轉型,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優勝劣汰,徹底解決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問題。同時,要大力推進國企改革,推動中小企業調整結構,提升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引導中小企業向集群式發展,借助科技研發增強創新能力。依托港口,促進裝備制造業和原材料工業的結構調整,延長重化工業產業鏈,降低單位能耗指標,減少污染,助推遼寧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及國家新型產業基地建設。
3.經濟發展需要創新驅動。傳統產業領域聚集著營口市絕大部分經濟單位、社會資本和勞動力,而在以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為特征的新興產業領域資源配置貧瘠。仍以裝備制造業為例,營口裝備制造業不但集聚了膠印機、機床、船舶、汽車、礦山機械、金屬門窗,電工電氣設備等傳統裝備行業,同時新能源裝備(風電、核電裝備)、環保新能源裝備、電子及通信設備等新興高新技術裝備行業也相繼出現,其產品普遍具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能源消耗低等特點。但是,因為在新興產業上技術研發與開發等方面投入不足,營口裝備制造企業并沒有建立起較強的技術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的營口裝備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導致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較差,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無法與國際先進企業競爭。社會經濟資源在新興產業配置缺位使營口市經濟發展缺乏創新驅動。只有通過加大研發資金投入,在新興產業中合理配置資源,通過高新技術在傳統裝備制造業中的應用或高新技術的直接產業化提升產品競爭力,才能實現經濟的良性發展。
(作者單位:1.營口理工學院;2.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永輝

注:本文系遼寧省教育廳2015年社科類研究項目(項目編號:W201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