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穎
秸稈還田技術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節本增效為目標,以秸稈覆蓋留茬還田、就地覆蓋或異地覆蓋還田、免少耕播種施肥復式作業、輪作、病蟲草害綜合控制等為主要內容的先進農業技術。
1 秸稈還田有哪些好處
1.1 秸稈還田可增加土壤新鮮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稈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一定數量的木質素、蛋白質和糖。這些物質經過發酵、腐解、分解轉化為土壤重要組成成分有機質。有機質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
1.2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使土壤耕性變好。由于土壤物理性質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氣、熱四性得以很好的協調,滲水能力增強,保墑性能增加,抗旱抗澇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群眾總結為“秸稈還田后,土頭松,保水強,鏟趟得心應手”。
1.3 增加產量,降低成本。據調查,秸稈還田后第一季作物平均增產 5%~10% ,第二季后作物平均增產 5% 。據農業科研單位試驗,在秸稈還田的地塊上施用化肥,可較好地發揮化肥的肥效,可提高氮肥利用率 15%~20% ,磷肥利用率可提高 30% 左右。
2 秸稈覆蓋適用于什么地區和后作物
2.1 秸稈覆蓋技術,將殘茬或作物秸稈保留在土壤表面,不翻入土壤中,成為耕地的一個保護層。
2.2 秸稈覆蓋作用 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抑制鹽堿在土表積聚,減少雨季坡地的水土流失,增加降雨在土中的接納貯存,抵抗風蝕,增加近地面空氣中的CO2的含量,有利于補充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增進土壤表層微生物的活性,減少土壤有機質的分解。長期秸稈覆蓋同樣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增加產量。
2.3 采用免耕法將秸稈全部覆蓋于地表面不進行翻耙作用,適宜于水熱條件高的南方地區和干旱或半干旱地區采用。在高寒地區,由于影響土壤增溫,故不是在所有條件下皆適宜采用的。
3 秸稈還田技術主要包括秸稈機械粉碎還田、保護性耕作、快速腐熟還田、堆漚還田等方式以及生物反應堆等方式。
3.1 機械化粉碎還田:主要將收獲后的農作物秸稈刈割或粉碎后,翻埋或覆蓋還田。技術要求:小麥收割時,要做到邊割邊翻,以免養分散失,也便于腐爛;必須順行耕翻,以便于秸稈的覆蓋和整地質量的提高;耕深要求在 26 厘米 以上,做到不重、不漏、覆蓋嚴密;耕翻后,要用重耙、圓盤耙進行平整土地。
3.2 保護性耕作: 保護性耕作具有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墑、培肥地力、節本增效等作用。
3.3 快速腐熟還田:主要利用微生物菌劑對農作物秸稈進行發酵腐熟直接還田。具有增加稻田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理化性質,促進腐殖質的積累與更新、改善土壤耕性等功能。
4 秸稈還田技術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4.1 秸稈還田的數量和時機 一般秸稈還田數量不宜過多,每 666.7m?還田 300~400 千克 為宜,否則耕翻難于 覆蓋。秸稈含水量30% 以上時,還田效果好。
4.2 秸稈粉碎的質量 秸稈粉碎(切碎)長度最好小于 5 厘米 ,勿超 12 厘米 ,留茬高度越低越好,撒施要均勻。
4.3 調整C/N比據研究,秸稈直接還田后,適宜秸稈腐爛的C∶N為20∶1~25∶1,而秸稈本身的碳氮比值都較高,玉米秸稈為53∶1,小麥秸稈為87∶1。這樣高的碳氮比在秸稈腐爛過程中就會出現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吸收土壤中的速效氮素,把農作物所需要的速效氮素奪走,使幼苗發黃,生長緩慢,不利于培育壯苗。
5 在同一塊田里是否可以進秸稈連年還田
一般在正常年景(非干旱和澇災年)情況下,將每季作物秸稈殘茬全部還田是可以的。由于連年有大量秸稈殘株進入土壤中,為加速秸稈有機物腐解及其同土壤水肥相融,以及防止秸稈殘株在土壤中出現隔墑等不利影響,因此,要求秸稈粉碎程度要高,一般切割長度在 10 厘米 以下,對粗莖的玉米稈還要求達到破莖粉碎的程度。
6 作物根茬如何還田
作物根茬機械粉碎還田農藝技術要求是:壟距 65-75厘米,茬高小于 20 厘米;根茬粉碎長度小于 10 厘米,破碎合格率大于 90% ;根茬滅茬率大于 99% ;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蓋率大于 75% ;滅茬耕深一般為 5~10 厘米;根茬還田后的壟形較原壟形降低高度一般不應超過 5厘米;每 666.7m2增施尿素 5~7 千克 ,補充根茬腐化時所需的氮素。
機械操作規程是:作業前要對根茬還田機械進行全面檢查。齒輪箱加足齒輪油,緊固件擰緊,傳動、轉動部件靈活,試運轉 2~3分鐘,確無問題,方可作業。正式作業前,要做好耕深和對行調整。通過調整托腳柄高低和旋轉刀盤左右位置來達到。作業速度為 1~3檔,并要經常清除刀軸上的纏草。
7 玉米秸稈直接還田的技術要點及要求
7.1 技術要求 ;麥秸還田采用淺層還田耕作辦法,淺翻 10~15 厘米或耙耕 10~15厘米,并結合深松耕作。
7.2 秸稈還田的數量和時機一般秸稈還田數量不宜過多,每 666.7 米 2還田 300~400 千克 為宜,否則耕翻難于 覆蓋。秸稈含水量30% 以上時,還田效果好。秸稈粉碎的質量 秸稈粉碎(切碎)長度最好小于 5厘米 ,勿超 12厘米 ,留茬高度越低越好,撒施要均勻。深耕重耙 一般耕深 20 厘米 以上,保證秸稈翻入地下并蓋嚴。耕翻后還要用重型耙耙地,有條件的地方應及時澆塌墑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