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初級中學 蔡麗娟
搭建自我展示平臺,引發深度數學探究
——淺談如何搭建讓學生自我展示的數學課堂
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初級中學 蔡麗娟
新課標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但仔細研究不少數學教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較低,課堂互動不深,導致學生無法展示自我,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有著較大的局限性。教師如何搭建自我展示平臺,引發學生深度數學探究?本文從轉變教學觀念、注重探究過程、重視思維訓練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初中數學;自我展示;轉變觀念;思維訓練
學生是學習主體,高效的課堂模式應該是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但在不少數學課堂中,教師講解過多,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自我展示機會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師要精心搭建展示平臺,積極融入學生熟悉的數學元素,以增加學生的體驗,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探究,大膽展示自我,最終獲得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不少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學生自我展示的重要性,而是以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進行課堂教學,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缺乏自我展示的能力。有些教師甚至認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需要不斷督促,導致在課堂上經常要求學生完成固定的訓練,學生無法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導致自我展示的機會較少。構建以學生自我展示為主要模式的課堂要求教師轉變觀念,主動下放權力,使學生有更多機會表現自己的探究過程和想法,而教師則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教學引導,從而靈性實施以學定教,讓課堂成為學生自我展示的舞臺。
如在學習相交線之“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在較復雜的圖形中準確辨認對頂角和鄰補角,教師必須將課堂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在實際圖形中自主學習相關概念,并學會在各種圖形的辨別中找到方法。為此,教師可以引入學生熟悉的交通圖,并抽象出相應的相交線,以此為課堂探究載體,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觀察、討論,理解什么是對頂角,這是概念滲透的第一步。構建讓學生自我展示的課堂要讓學生根據初步獲得的概念去運用,教師再讓學生找一找探究圖中還有沒有對頂角,如果有,是哪兩個角?學生會在探究中逐步理解辨認對頂角的三個要領:是不是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角、是不是有公共頂點、有沒有公共邊。要領看似簡單,但在應用中還是比較復雜的,自我展示就要為學生獲得更多的辨認機會,通過復雜圖形的引入、學生思維的碰撞去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我展示意識,最終實現課堂的靈性發展。
過程是結論導出的關鍵,但教材呈現更多的是結論,而對于動態化的推導過程卻沒有涉及很多,這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意義所在。在實際數學課堂中,有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探究過程的重要性,他們雖然也有引導學生進行過程研究,但并沒有在探究過程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是以自己的理解滲透為課堂主線,導致一些探究過程流于形式,學生并沒有完全理解結論的來龍去脈,在實際應用時就無法靈活自如。構建學生自我展示的課堂,要求教師重視動態化探究資源的利用,使學生的思維能隨著探究過程的變化而讓思維碰撞,最終實現靈性建構知識。
如在學習“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時,如何讓學生探索做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的方法,進而掌握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的作法?操作實踐題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而蘊含于實踐中的數學性質則是探究過程中的外在表現,它是數學課堂的一個難點。在學習本課時,教師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歷觀察、操作、推理、歸納等,并在推導過程中培養合理推理的能力,逐步養成數學推理的習慣。為此,教師設計作圖場景,以簡單起步,進而過渡到復雜圖形,探究到一定階段后,教師可以設計如下作圖:

圖中的五角星有幾條對稱軸?作出這些對稱軸。此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學生的探究過程是動態變化的,但卻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教師要積極利用此操作過程,使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思維過程展示出來,從而有效掌握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思維訓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隱性目標,它伴隨著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構建學生自我展示的課堂模式時,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課堂探究的主要動力,而講解則是課堂調整的重要方法,教師要為學生的自我展示搭建平臺,增加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性發展。
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時,如何讓學生從生活中的數學開始,經歷觀察、產生概念,進而應用概念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旋轉在生活中并不陌生,教師先從復習平移入手,然后設計生活中的旋轉問題:請同學們看講臺上的大時鐘,有什么在不停地轉動?繞什么點轉動呢?從現在到下課時針轉了多少度?分針轉了多少度?這個過程有助于學生發現更多基于此課題的內容,它能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接著,教師再設置問題: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風車風輪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轉動。如何轉到新的位置?借助這個問題,使學生可以找到旋轉的一些共同特點,師生再一起歸納出與旋轉有關的概念論述。當抽象的概念被師生推導出來后,教師可以引入數學問題:如圖,如果把鐘表的指針看作△OAB,它繞O點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得到△OEF,在這個旋轉過程中:(1)旋轉中心是什么?旋轉角是什么?(2)經過旋轉,點A、B分別移動到了什么位置?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展示思維過程,教師為學生搭建合作探究平臺,使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更好地建構知識,獲得了思維能力的提升。
總之,數學對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搭建讓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更好地展示自我,需要教師精心搭建學習平臺,不斷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從而有效引領學生進行深度數學探究,全面建構數學知識。
[1]把多忠.對學生自主參與數學活動的探索[J].教育革新,2008(11).
[2]張剛.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展示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