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佳
摘 要:隨著國內文化發展潮流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呈現交叉現象,社會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人類審美觀念、社會意識的大幅度變化,傳統漆畫在很多方面與當代社會不相適應,如畫面語言、風格樣式、表現技法等。因此,從漆畫材料特點、語言特點等方面,分析現代漆畫創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以此為依據,對現代漆畫繪畫語言創作方向進行深入研究,最后作出了一些個人的展望。
關鍵詞:現代漆畫;繪畫語言;創作方向
不管從藝術審美角度,還是從時間角度來說,我國現代漆畫在世界漆畫中均具有極深的影響。西方現代藝術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目前國外其他國家均在大力對本國文化進行宣傳和發展,不斷提高對外來文化侵略的防御能力。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因此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時,還應對中國優秀文化進行不斷繼承和發揚。文化發展潮流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人類審美觀念、社會意識的大幅度變化,導致傳統漆畫在很多方面與當代社會不相適應。因此,本文從漆畫材料特點、語言特點等方面,分析現代漆畫創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以此為依據,對現代漆畫繪畫語言創作方向進行深入分析,探索現代漆畫繪畫語言的創作方向。
一、漆畫藝術的歷史發展分析
我國的漆畫藝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不過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古代漆畫藝術作品偏重于實用性能,觀賞類漆畫藝術作品的出路是比較少的。像古代祭祀器具、壁畫、屏風等,以上物品中的漆畫作品具有實用性目的。在制作這些漆藝作品時,實用性會被制作者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在確保作品實用性的基礎上,制作者才會對作品修飾性進行考慮。由此不難看出,我國古代漆畫創作思想重點在于漆畫的功能性,所以基本上漆畫發展被隱藏在漆藝作品中。迄今為止,二千多年前創作出來的“鎮墓獸”是中國歷史最長的漆畫作品,該作品是由楚國人創作出來的,因為“鎮墓獸”在形式性、功能性兩個方面的結合是非常完美的,能夠將作品象征意義完全體現出來,如納祥、祈福、鎮墓等,同時通過作品的造型、色彩,反映出作品極為深厚的匠心,很多國內外學者均對其進行大力推崇。對于古代漆藝作品來說,屏風是它最佳的載體,屏風能夠充分體現出形式性、功能性完美結合的創作思維。我國對漆畫藝術進行大力推行、傳承的重要人物代表,就是沈福文、雷圭元和李芝卿。在這幾位人物的不斷努力下,使得漆畫藝術在國內得到較好的發展和傳承。自漆畫這種繪畫類型出現以來,漆藝的創作手段、表現方式、語言表達方式變得更為豐富和多樣化。漆是一種繪畫材料,具有極為現代的特色,同時自身具有極為顯著的民主色彩。大漆是漆畫的主要媒介材料,在繪畫創造中均會使用大漆,漆畫的造型極具東方民主特色,國內古代漆文化傳統是漆畫的主要來源。朱漆木碗來自于我國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遺址的第2文化層,通過對朱漆木碗進行推算,不難發現,中國漆藝術的發展歷史已長達約7000年,如此長的漆文化,有效促進國內現代漆畫藝術的產生和發展。
由于漆畫的制作工藝非常精湛、材質非常天然,進而創造出很多著名藝術作品,成為國內近現代畫壇中的一大亮點。不過,隨著國內文化發展潮流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呈現交叉現象,社會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人類審美觀念、社會意識的大幅度變化,傳統漆畫在很多方面與當代社會不相適應,如畫面語言、風格樣式、表現技法等。特別是現代藝術創造作品的發展越來越多元化、自由化,使得現代藝術發展趨勢變為對人類社會文化問題的深入思考和反映、對現代人類生存狀態進行關注,同時更注重于變化和創新,這也是現代漆畫創作人均在進行研究的課題。
二、現代漆畫創作應對材料的固有性質進行高度重視
漆是漆畫的主要媒介,漆畫創作工藝流程是非常復雜的。在藝術表現方面,漆畫創作過程是一種特色,也是一種約束。其中,約束就是指在造型表現方面,和油彩、筆墨相比,漆畫沒有較為顯著的直接性,漆畫只有對原材料進行改造、加工后,才能將有關形式內容進行間接表達,包括形體、線條、色塊等,才能將藝術表現目的予以實現;特色,就是指因為漆這種材料是非常特殊的,具有雙重特性,包括油性、水性,具有深沉感、厚重感、流動感、潤澤感,漆畫的色彩是晶瑩柔和的,漆畫的品質是清澈透明的,其意味非常內斂、含蓄,這和其他畫種存在很多不同之處,為人們帶來一種非常特殊的感覺。
在漆畫藝術中,改造、加工漆的過程,能夠充分表現各種形式因素,包括色、形等,同時能夠充分表現一下獨特的材料。材料語言、色彩語言、造型語言是傳統漆畫的主要語言,其中,材料語言是由造型語言、色彩語言所決定的。在實際實踐過程中,通過對漆畫材料的各種加工和改造,包括研磨、描繪、鑲嵌等,繼而形成畫面,通過采用各種技術,能夠形成材料語言。不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材料僅作為色彩、造型的技術載體不再能夠滿足人們的視覺審美,因此,為使材料的自然審美價值、藝術家觀念價值得到充分體現,色彩、造型二者應和材料相分離,進一步強化材料語言,使其達到藝術語言的主體位置。所以現代漆畫創造人員應深入、全面研究漆畫,包括技術理論、材料特性、語言特性等,與此同時在漆畫創作過程中,應對材料工藝語言不斷進行深化。
目前,國內不少漆畫作品偏重于筆觸效果、繪畫性的色及形,并未對材料的工藝手法、材料選擇給予高度重視,仍未對漆畫材料的特點進行充分發揮,不能對材料進行深入想象,材料表現手段也比較單一。一般來說,漆畫材料均是采用程式化工藝流程,對其他畫種進行模仿的,繪畫效果的表現,成為漆畫創作人員關注的重點,對漆畫材料的表現力并未給予高度重視。這說明漆畫材料只是成為一種對其他畫種表現效果進行模仿的工具,畫面的重要表現內容主要在于畫的色和形,進而使得現代漆畫創作中出現一種病態,偽造的高超技巧成為主要突顯重點,完全忽略了漆畫材料的語言性,嚴重加劇了審美觀念的退化,漆畫藝術的真正意義也由此被逐漸淡化。美國主要藝術家摩爾曾經說過這樣幾句話:“雖然浮木、卵石、貝殼等可以使我獲得繪畫構思,不過我更看重人體的內部骨骼結構。或許你可能會認為在人類生命中,骨頭存在特殊作用,骨頭能夠使有機體功能得以實現,骨頭能夠將重量支撐起來,但是卵石是不能做到這些的。對于卵石來說,自身是一種死的形式,它的形狀也不是固定的,即便通過復制,也無法創作出雕塑形式,因此卵石的意義取決于人類對它們的看法。”通過分析摩爾的作品后,不難發現,他認為自然規律是人類造型原則、審美意識的主要來源。摩爾造型靈感主要來源于自然界物體的自然形態,通過運用自身的豐富的想象力,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因此,對于自然物體來說,其材質特點是先天性的,對于原始材料的物質屬性,只要它們轉化為藝術者的表現對象、意志形式,便會變為脫俗、靈動的超然物質。對于漆畫藝術的材料,它們均具有獨特的美感和特征,這正是漆畫藝術想要極力表現的內容。endprint
三、尋找現代漆畫創作繪畫語言的表現力
除了汲取傳統漆畫的精髓,對漆畫表現載體、材料的固有屬性給予高度重視以外,現代漆畫在創作過程中,還應在現代社會環境中,對適合漆畫創作的技法、手段進行尋找,即在漆畫技法方面,我們應不斷提高其創新性。繪畫語言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極大的覆蓋面和包容性,在漆畫創作過程中,我們存在多種材料、創作技法的運用。不管何種畫種,它們的個性化語言所遵守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即表達藝術共同規律。因此,漆畫創作人員可以在不同畫種中,找出和漆畫相適合的語言,包括在經營漆畫畫面時,我們可以引用油畫中對黑白灰的處理技法;在構成畫面過程中,我們可以對各種設計元素進行充分運用,包括疏和密、統一和對比、對稱等;在技法方面,我們也存在多種創作手法選擇,包括以寫代工、工寫分離等,進而使漆畫創作繪畫語言變得更為豐富。
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和演變,材料媒介已成為藝術創作的重要基礎和條件,進而使藝術作品審美風格遭受直接影響,藝術者的技術操作、思維觀念受到較大變化。材料種類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使藝術者藝術創作空間得到進一步擴大。
審美想象的一種獨特載體,就是材料媒介,通過材料媒介,畫家能夠進行感受和思索,對于材料媒介來說,審美想象是一種靈魂。在材料媒介作用下,藝術得到革命性的發展和突破。在很多特定時候中,材料媒介的變化,可以表明為形式語言的變革,審美觀念的變化,視覺藝術的變革。在現代藝術發展中,藝術主體、藝術對象的變化是非常大的,特別是關于藝術認識的變化,描繪性的敘事類藝術已被取代。對于傳統繪畫的涵義,人們對其已進行了重新定義。對于繪畫作品,人們不再只關注它的視覺審美,還對繪畫作品中的個性語言給予了高度關注。實際上,對于藝術作品來說,在媒介、形式、內容方面不但具有它們的價值,而且這幾大方面也存在著密切關系。所以現代漆畫創作人員在創作過程中,應對漆畫工藝材料語言給予高度重視,應將漆畫工藝性語言轉變為具有漆畫個性語言,以使漆畫藝術富有一定的精神意識。這也是現代漆畫繪畫語言創作的主要方向,同時也是現代漆畫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楊新寧,張帆.淺談現代漆畫的發展與創新[J].科技風,2016,(04).
[2]彭弟周,陳翼湘.芻議結構主義視角下的現代漆畫創作[J].大眾文藝, 2017,(08).
[3]尹呈忠.關于現代漆畫藝術的思考[J].新美術,2016,(01).
[4]阿倫娜.對漆畫藝術語言的理解[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6).
[5]蘭昊.北京漆畫創作現狀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5.
[6]王詩序.漢代漆藝術對現代漆畫的影響[J].美與時代(中),2013,(10).
[7]張吉靜.漆畫展示功能的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6.
[8]劉萊智,吳潔.江西現代漆畫創作個性特點分析與傳承創新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5,(03).
[9]閆丹丹.從唐明修的創作看中國現代漆畫發展脈絡[J].藝海,2012,(08).
作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