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銳
中華古詩詞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從哪個角度看。都讓我們受益無窮。悠悠歲月,物換星移,千年的歷史踏著縷縷塵煙而去。展卷閱讀古詩詞,那些美妙的意境中,一個個鮮活的女子,因有歷史的熏染和文字的著色,更是散發著耐人尋味的芳香。千百年來,她們依舊美麗如花,令人心醉,讓我們遐想無限。
古詩詞中最雍容華貴的美女恐怕要數那些大家閨秀或后宮佳麗了吧。白居易《長恨歌》中的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天生麗質的她,回頭嫣然一笑,百般嬌媚同時顯現出來,六宮的粉白黛綠,立刻都褪了色彩。《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后宮麗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該詩句描繪了美女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膚白潤像脂膏,頸項頎長像天牛的幼蟲兒,牙齒排列像葫蘆子。螓兒(似蟬而小)一樣的方額、蠶蛾觸須一樣的細眉,巧笑的兩靨多好看,水靈的雙睛分外嬌。被后人稱贊為:“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
還有一首《佳人歌》更是美不勝收,讓人浮想連翩:“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首歌是漢武帝時著名的宮廷閹人樂師李延年唱給漢武帝聽的,其中的“佳人”指的就是李延年的妹妹(后來的李夫人),好色的漢武帝聽后大喜,令李延年回家接妹妹入宮,后來漢武帝一見到李延年的妹妹,果然是沉魚落雁、妙麗善舞。漢武帝遂納李氏為妃。
后宮佳麗雖美麗華貴,但小家碧玉也清麗可人、嬌俏嫵媚。《陌上桑》中的秦羅敷,可謂是尋常百姓家女子中的精品。“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悄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羅敷不但外貌出眾,而且機智活潑、親切可愛。更重要的是,她剛潔端正,能抗惡拒誘,善于運用智慧保護自己不受侵害。杜牧的《贈別》詩這樣來寫普通女子:“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該詩描繪的女子正是十三年華,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首句描摹少女身姿體態,妙齡豐韻;二句以花喻人。寫她嬌小秀美;三、四兩句,以星拱月,寫揚州佳麗極多,唯她獨俏。
女人的美固然讓人喜歡,但她們卓然不群的才情更讓人難以釋然。李清照的才情讓多少須眉汗顏不已。她的一首《點絳唇》,寫盡了清純嬌羞女兒態:“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首詞雖寥寥數語,但卻塑造了一個純潔、活潑、多情的少女形象。少女蕩完秋千,正在休息,忽見生人進來,急忙回避,一邊依門回頭嗅著青梅,一邊看著究競,可愛而有趣。
女人的美,不僅僅是美在容貌上,古詩詞中女人的美,總有一處扣動著我們的心弦,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有的女人美在深明大義,讓男兒也自嘆不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辭》中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英姿颯爽,堪稱“女漢子”典范。有的女人美在多才多藝而知書達理,且看《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看似柔弱,卻對愛情堅貞不屈,是我國古代女性的杰出代表。有的女人美在敢愛敢恨讓人感動不已,看看漢樂府詩中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為了天長地久海枯石爛的愛情,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卓文君的癡情也是千古美談:“一別之后,二地懸念,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欲結新歡的司馬相如,見信后覺得對不起一片癡情的妻子,親自回鄉,把卓文君接到長安。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從古到今傳唱了幾千年,經久不衰。自古以來,古詩詞都是一種空靈、雅致、動人的風景,凝聚了古往今來無數詩人對愛、對情、對美的無限寄托和向往。翻開案頭的古詩詞,細品歷史上的那些古典佳人,詩意而美好,實在讓我們愛不釋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