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春
摘要:在公共建筑中,EPS是常見的應急電源裝置。當供電突然發生中斷現象,或電壓不穩等因素導致電力運行難以保證平穩時,EPS就可以提供短時交流電源。EPS在實際應用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因其自身特性,存在運行的弊端。本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優化其充放電功能的的相應改造措施,以增強對其運行模式可控度的管理,希望可以在實際應用中有推行的意義。
關鍵詞:公共建筑;應急電源裝置;改造措施
在社會的發展中,經常能夠聽到在一些公共建筑或交通運輸工具等重要的環節,因突然發生的電力中斷現象,而造成的重大事故,帶來嚴重的影響后果。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升,綜合電力系統的發展,為保證供電系統的平穩運行,EPS應急電源被廣泛應用。雖然EPS系統有其自身的優越性能,但在實際操作中也常常難以與現實需要相適應,因此也常存在隱患。對其技術的完善與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1.概述EPS應急電源
EPS應急電源是由蓄電池、互投裝置、逆變器、充電器等主要構件組成的后備電源裝置。整個運行系統以逆變器為核心,實現向其供電;通過交直流電的轉換通過充電器與蓄電池的配合完成提供電源,同時為保證給設備提供持續穩定的電流,要通過逆變器再進行一次直交流電的轉化,此時互投裝置起到在各部件間進行電流切換的作用。此外,在EPS應急電源中還存在控制系統,實現在運行過程中的實時監控,數據轉化等。
當市電供應時,電流通過KM輸出,并且保持充電器與蓄電池繼續維持充電的狀態;當發生斷電現象時,KM則為應急轉化模式,實現通過逆變器進行電流的持續提供;若恢復市電,則恢復原有狀態,逆變器處于待命狀態(退出當前供電),如此循環,來保持電力的穩定運行。
2.改造EPS應急電源裝置
2.1主要工作方式
對于不同環境、不同應用領域的EPS應急電源種類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同。在公共建筑中常表現為,處于照明間的應急照明設備;在風柜房與電力設備間的消防風機作用設備;在電梯控制間的電梯消防作用設備;在強電控制房的卷簾消防設備。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如地鐵中常見的為熱、冷后備運行方式等等。
2.2主要改造措施
2.2.1技術設備的改造措施
主要根據其自身特性從蓄電池出發,在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測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評估,移除不合規定、電容量過小的蓄電池,編排重組其余蓄電池。改造蓄電池的放電模式,使其通過差異充電、能量轉移進行放電功能,實現對每節電池的管理。同時在改造技術的同時,在每一環結增添監控模式,實現對充電、供電、放電等各個環節的監控,方便對應急電源設備進行遠程操控管理,全方位、多方面的監控促使設備持續處于最佳工作狀態。
2.2.2管理系統的改造措施
對于EPS的的運行管理模式要進行相應的系統優化。通常情況下,處于架空模式的一級電源設備,如強電間應急電源,由于其常處于高溫的工作環境下并且散熱緩慢,極易導致設備的維護空間逐步縮小,與規定不符,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對此應該用發電機裝置取代EPS;對于處于二三四級的EPS系統,如照明控制間的設備,可以采用整合升級設備的方法,完成電容量的改造;對于五、六級的EPS如電梯消防作用設備,對于其所處環節運行溫度高的特點,就必須使用發電機來替代應急裝置,以此減少對對應裝置的損壞,減少可能存在的隱患。(如溫度過高,使用生命變短,電阻過大造成火災等事故)。對于EPS應急電源的系統管理,要做到定期檢查,及時維修,對于不同環境中的應急設備,必須區別對待,制定相應的管理體系,形成專業的管理模式。
2.2.3技術改造成效
對于其技術改造后,主要的應用表現為對于其運行系統可完成在線評估。減少成本、便于控制、操作簡單。對于優化其監控功能,可實現對EPS的在線管理,及時監測各個蓄電池的電壓情況、運行情況、電阻問題、電池狀況等等;顯示EPS運行時的相關數據,并且具有動態性。系統性、全面性,便于形成分析報告以此提出適宜的管理對策;對于EPS電阻的相應變化,可及時提出報警警示;便于管理蓄電池的充、供、放電時間;有利于工作人員根據EPS的變化參數,進行深層次的研制與開發;有利于實現遠程操控,方便對蓄電池各項工作的在線操控,保證自動化,實現均衡的充放電理想模式。
2.2.4改造后應用與研究
對于技術改造優化后的主要研究就是針對應急電源的報警裝置。EPS應急電源裝置的報警功能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據,電阻的不同狀態實現報警行為。通常情況下,要在EPS系統內預設電阻相應關鍵值,主要是警示值、越線值、正常值。當電阻到達警示值是就要有相應的提醒顯示,當其超過越線值時,就要響起警鈴的聲音,并且閃爍燈配合報警顯示,提醒相關工作人員,及時進行電阻的檢修,或者更換蓄電池。值得注意的是,報警現象發生的前后存在著各種原因,可能包含危險因素,因此對其復位功能必須是在相關工作人員檢查之后,進行手動操作。此外對于報警現象的發生,必須做好相應的數據記錄,通常是利用相關的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并綜合曲線圖與坐標定位法分析具體時間點、時間段的事故原因。對于其相應的完善措施,是要做好對應的故障日記記錄。此記錄的主要內容不僅包括故障放生的時間與原因,還包括對其所采取的相應處理措施,并且要與電腦記錄的數據相一致,以便日后進行翻閱查找,總結相關經驗。
此外對于應急裝置的主要改造措施,還體現在對其啟動方式進行轉變,時其一直處于待命的工作狀態;對二次回路進行控制改造,改變原有電壓的檢測裝置,使繼電器發揮主要的控制作用,改變逆變器信號切入控制,實現用切換器完成信號的輸出,同時用變頻器完成故障信號的反饋問題。
3.結束語
傳統的EPS應急電源裝置,使用壽命較短、易造成裝置老化、設備靈敏度弱、易發生故障、并且信號傳送經常出現故障。對其進行優化設計,可以有效提升其利用率,保證在適當的環境中,合理的選擇供電設備;完善其運行模式與報警系統,保證其發揮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冼麗紅. 淺談EPS應急電源裝置的技術改造與應用[J]. 電氣應用,2016,(07):41-45.
[2]吳曉雪. EPS應急電源裝置改造[J]. 電氣自動化,2015,(02):111-114.
[3]趙輝. 談EPS應急電源裝置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J]. 建筑電氣,2004,(03):1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