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輝
摘要:目前,我國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已經發射了9顆北斗衛星,基本實現了系統預期建設目標。為了提高GPS定位準確性,我們將要對星地進行聯調、測試評估工作,進一步把握系統定位導航能力。文章從定位基準入手,結合定位算法對時空系統統一的北斗與GPS融合定位精度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時空系統;北斗;GPS;融合定位
前言:
北斗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GPS,繼美國、俄羅斯后在國際上可以定位的導航系統,能夠全面覆蓋整個中國,為人們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隨著導航定位系統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其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國北斗系統尚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很多不足,如何提高其定位精度成為研究的重點。
1、定位基準
通常情況下,不同的衛星定位系統對應的坐標與時間基準有所差別。現階段,我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主要采用的是CSCS2000大地坐標與BeiDouT時間系統。而GPS所采用的是WGS-84和GPST。當北斗與GPS聯合解算過程中,要將二者的坐標與時間基準進行轉換和統一處理。
當坐標系在原點、尺度等方面保持一致時,參考橢球較為接近,所有常數中f存在細小差別,即:
根據公式計算能夠發現,df不會對大地經度產生影響,其變化范圍介于0~0.105mm。故從理論層面來看,當前坐標測量精度背景下,由兩個坐標系參考橢球偏率差會使得坐標系產生變化,但如果是短距離,可以忽略不計。
對于時間坐標來說,二者都利用原子時,秒長定義保持一致,不會出現閏秒問題。二者最大的差別在于時間系統起算點有所差別,但世界協調時之間的閏秒差已經達到了14″,因此BeiDouT與GPST除了相差1356周,還要保持14″的系統差。
2、定位算法
2.1廣播星歷與衛星位置計算
GPS廣播星歷數據格式多采用RINEX格式。隨著北斗系統不斷完善,對于格式的選擇已經更新到最新版本,即RINEX3.1。在實踐中,針對衛星的區別,主要以大寫字母“G”、“C”進行區別。同時,針對衛星的參考時刻來說,要采用CGCS2000坐標基準表示出衛星的軌道信息。
目前,北斗衛星星座共有三類,其中IGSO與MEO瞬時位置計算與GPS具有較強的相似之處,而GEO衛星則稍有差別,究其根本是軌道傾角對同步軌道產生的負面影響。
2.2構建定位結算模型
對于北斗與GPS單獨定位來看,高精度衛星定位,都是建立在載波相位觀測值以上,具體觀測方程如下:
一般來說,由于公式當中含有很多未知數及誤差信息,導致定位結算效率及精度較差。因此為了提高定位精度,在實踐中,還需要采用雙差方式對觀測方程進行處理,以此來消除接收機鐘差、衛星鐘差產生的負面影響,保持載波模糊度,獲取更加精確的結果。
針對北斗與GPS聯合定位來看,當二者結合時,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2個系統的基準問題,務必要采用統一的時間和坐標基準。上文我們已經明確最新的WGS-84和CGCS2000系統存在差異,理論上是0~0.105㎜范圍內,可以忽略短距離定位誤差。另外,針對時間誤差來說,針對細小的同步誤差,為了避免對定位產生不良影響,我們將雙差組合限定在同一系統內[1]。針對雙差觀測方程而言,由于徹底消除了衛星和接收鐘差的影響,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定位準確性。需要說明的是天線相位中心偏差會受到產品生產標準的影響,為此我們可以結合天線定位安置方式予以修正和消除處理。
3、實測結果與分析
3.1采集數據
在實踐中,本文選擇高精度接收機,進行兩個短基線相對的定位試驗。為了便于結果的比較和分析,選擇GPS具有代表性的觀測數,時間范圍在兩個小時以內。與GPS系統有所差別,北斗系統衛星是由多種類型的衛星構成,故針對獲取的數據要進行相應的處理,為后續比較和分析做好鋪墊和準備。
3.2處理數據
目前,為了確定北斗系統定位是否精確,需要對其中的GPS數據及周圍的IGS數據進行靜態基線處理,以此來獲取兩點之間的坐標及基線分量值,從而對定位結果進行比對。就坐標初值來看,GPS的坐標初值可以利用單點定位方式予以確定[2]。而對于被否坐標初值的確定,可以由GPS獲取,也可以從北斗系統中單獨獲取。
整周模糊度是提高定位精度的前提和基礎,由于北斗系統與GPS存在相似之處,故GPS模糊度的搜索方式適用于北斗系統,可以采用LAMBDA等多種方法。確定整周模糊度后,還需要對GPS數據進行最小二乘結算,以此來獲取更為精準的定位結果。觀察定位圖,我們能夠發現由于北斗衛星數量較少,且分布不夠均衡,主要傾向于東西方向上,正因如此,導致北斗衛星的PDOP值整體較大,尤其在東西上表現更為明顯。另外,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聯合定位結算,能夠獲取GPS和北斗定位結果,但需要說明的是,北斗與GPS在聯合結算時,應將權比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經過實證分析,與單一系統定位比較,我們能夠發現聯合方式精度更高。
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我國針對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建設還會進一步深化,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均衡其分布點,以提高導航和定位精度。本文對統一時空范圍內北斗與GPS相融合定位進行分析發現,聯合方式方式定位較單一定位更加精準。但面對當前衛星數量較少、且幾何分布差等問題,我們還需要適當增加衛星資源,優化衛星幾何結構,以此來提高衛星定位精度,從而為我國各行業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參考文獻:
[1]李鶴峰,黨亞民,秘金鐘,等.BDS與GPS、GLONASS多模融合導航定位時空統一[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3,33(04):73-78.
[2]高星偉,過靜珺,程鵬飛.基于時空系統統一的北斗與GPS融合定位[J].測繪學報,2012,41(05):743-748+7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