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建筑行業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且建筑類型逐漸向高層和地下兩個方向發展。為了最大限度的確保高層建筑以及地下建筑工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在深基坑開挖過程中運用到深基坑支護技術,并且依據基坑的深度和工程實際狀況合理選擇支護技術。因此文章結合工程實例,就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應用展開相關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受我國國民經濟總值不斷提升的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得以提高,他們更加重視建筑行業的發展。現代社會中高層建筑項目與大型建筑項目的激增,提高對于工程建設質量的要求。對于大型的建筑工程而言最為重要的施工技術即是深基坑的支護施工技術,這與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掛鉤,因此需要不斷完善優化深基坑的支護施工技術。
一、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的定義和特點
深基坑主要指的是建筑工程中深度超過5米,或者是采用支護結構進行支護的基坑,深基坑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比較常見,而深基坑支護技術就是在對深基坑進行施工之前,結合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相關的基坑支護設計和檢測,以此來防止深基坑出現坍塌等不穩定的現象,從而保證深基坑支護施工的正常進行。其具體特點體現在:第一,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復雜性特點。在開展建設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有關基坑施工的專業人員實地勘察基坑工程現場的土質情況。對于土質的具體勘探工作的土質勘探數據而言,施工人員一般會選擇具備片面性與局限性的數據進行計算,這種數據不能夠較好的反映實際的土質情況,得到的分析結果較為保守,不利于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安全穩定性。此外,實際的施工現場土質會因氣候,環境與季節的變化而發生改變,這導致實際的土質與理論相關的土質數據信息之間差異。第二,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地域性特點。我國的土地面積較大,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西部與東部地區之間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而且各地區的土壤性質特點大相徑庭。對于深基坑支護施工而言,最為重要的構成部分是地域土壤,因此在進行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時,所采用的施工技術需要針對具體的施工地域進行具體的分析,最后才能確定深基坑的支護方式。
二、工程實例
(一)工程概況
某建筑工程為一棟大廈,計劃總建筑面積為128672m2,其中該建筑地下面積為34586m2,大廈總高度為120.9m。從布置形式來看,該建筑選擇方形結構,共設置有四層地下室,基坑深度為22.6m,選擇鋼筋混凝土梁板來作為基礎。
(二)建筑工程整體支護設計方案
因為該建筑工程施工環境十分狹小,同時周圍環境相對復雜,工期要求時間很短(36個月之內),遠低于建筑工程正常施工周期。因此經過施工單位對各項技術方案的多次討論,并根據該建筑工程的實際狀況,選擇了混凝土灌注樁、錨噴護壁、擋土墻、錨桿共同組成的支護結構體系。
1.混凝土灌注樁
在該建筑工程當中,混凝土灌注樁的直徑為800mm,間隔距離為1.4m,標注高度為3.6m。其中A型混凝土灌注樁的鑲嵌深度為5.0m,B型混凝土灌注樁的鑲嵌深度為5.3m,使用強度為C25的混凝土。該建筑工程當中的混凝土灌注樁使用的是旋挖鉆機泥漿護壁成孔,并在施工現場進行鋼筋籠的制作,最后在水下進行混凝土的灌注作業。
2.錨桿
在水平位置方面,錨桿之間的間隔距離為1.5m左右,腰梁2125B,A型混凝土灌注樁二道,B型混凝土灌注樁三道。使用套管跟進式水沖鉆機進行鑿孔,使用水泥漿進行灌填。
3.錨噴護壁
混凝土灌注樁之間的土壤使用掛網錨噴法開展支護施工,施工單位需要把混凝土灌注樁之間的土體制成拱形,彼此之間的間隔距離為300mm,鋼筋網片上添加網孔大小為50*50mm的鋼絲網,并噴射厚度為50mm的混凝土,在噴射機進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從最下層開始施工作業,并逐層向上噴射,每層的噴射高度需要控制在2m左右。
4.擋土墻
擋土墻修筑從混凝土灌注樁帽梁標注高度到自然水平面以上二十公分,頂標注高度為-0.25m。擋土墻每間隔3m左右需要設置一根構造柱,構造柱的橫截面規格應為250mm*370mm,在擋土墻中部,還需要設置一道壓梁,使用強度為C25的混凝土進行澆筑。
(三)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
1.關于混凝土灌注樁的支護施工技術要點
首先,在鉆機進行鉆孔作業以前,施工人員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場地進行平整處理,挖掘排水溝渠,并修建泥漿池來準備施工所需要的泥漿材料,進行試樁成孔。建立軸線定位點與水平點以及其它相關的準備工作,在正式進行鉆孔作業時,施工單位需要先進行樁架和水泵裝置的安裝工作,并在混凝土灌注樁的挖掘出建立孔口護筒。用來發揮定位、孔口保護和泥漿儲存的作用,在混凝土灌注樁樁架到達指定位置以后,鉆機才能夠正式進行鉆孔施工。在這一過程中,鉆孔必須要在孔中進行泥漿的灌注作業,并長期保持泥漿高度超過施工現場地下水水位1m以上,這樣能夠有效降低鉆頭所出現的發熱現象,降低在鉆鑿過程中所形成的阻力。在鉆孔的深度達到施工要求以后,技術人員還需要對其進行清孔作業。在該建筑工程當中,施工單位采用的是原土進行泥漿的制作,所以在開展清孔作業的過程中,鉆機需要始終保持空轉的狀態,并進行清水的灌注,直到鉆孔底部泥塊已經全部變成泥漿之后(用手觸摸泥漿沒有明顯的顆粒狀物),便可確定為清孔作業施工已經完成。在此項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人員需要迅速進行鋼筋籠的放置并在水下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在完成以上工序的過程中,質量管理人員需要重點關注:護筒中心和混凝土灌注樁的中心距離偏差需要控制在50mm的范圍當中,埋深需要超過1m以上。
2.關于錨桿支護的施工技術要點
該建筑工程當中所使用的土層錨桿又稱為土錨桿。它是在水平面或者深度挖掘的地下式墻體或者尚未進行挖掘的深基坑立壁土層鑿孔達到了一定的深度以后,所形成的形狀。在鑿孔當中放入鋼筋、鋼絲束、鋼管、絞線或者具有抗拉能力的建筑材料,并灌注一定量的化學漿液之后,便能夠形成具有很強抗拉能力的錨桿。但是此項技術的使用,必須要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詳細的說,該步驟的施工技術要點為:首先,施工單位在檢查錨桿具有合格證明之后,才能正式進行土方的挖掘施工→測量→放線→鉆機到達指定地點→鉆孔修正→開啟水源→鉆孔作業→沖洗→鉆頭到達指定位置→插入鋼筋→高壓灌漿→維護。只有按照以上操作流程進行操作,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3.錨桿護壁施工技術要點
在該建筑工程當中,選用22號鋼筋作為錨桿體,鋼筋焊接長度必須要在50公分以上。在正式進行鉆孔作業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使用空氣沖擊鉆進行鑿孔作業,鉆孔直徑需要在14公分以上,鉆孔深度誤差不能超過20公分。在注漿的過程中,水和水泥按照20:9的比例進行配置,選擇42.5號硅酸鹽水泥。
4.擋土墻施工技術要點
施工單位需要首先檢查擋土墻的材料質量是否滿足工程要求,在一般情況下,擋土墻的水平方向灰縫和豎直方向灰縫的寬度必須要控制在10mm左右,水平灰縫砂漿的飽和度需要超過80%以上。
總之,深基坑支護技術的合理選取對于確保建筑物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意義深遠。因此,在具體選用支護技術時,需要結合工程實際,合理選取,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支護技術的最大功效。
參考文獻
[1]李鳳嵐.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5)
[2]孫志群,肖先炳.芻議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OL].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