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山粽
摘要:當前大學生處于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他們的思想也在受著社會的影響,在消費的理念和生活的觀念等方面都呈現出多樣性,所以雖然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都比較理性,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在消費中存在畸形的消費傾向,這對學生未來的消費規劃和價值觀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對大學生畸形消費心理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畸形消費 社會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1-0145-01
隨著時代的變革。社會的消費量大幅度增長。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行為也具有鮮明的特點。從大學生的總體消費情況來看還是比較理性的,與社會大眾消費模式相吻合。但是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是不合理的,甚至具有畸形消費傾向。而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的主人。其消費觀念和行為不僅影響其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同時也會對社會的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效應。所以我們有必要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對大學生這種畸形的消費觀念進行分析,并探索出合理的解決辦法。
一、大學生畸形消費的現狀分析
通過對當前大學生的月開支消費的調查分析可知。當前月消費為1000元以下的大學生占30%左右,月消費為1000-1500元的大學生占40%左右。而月消費超過1500元的大學生占30%左右,甚至有一部分大學生的月消費超過8000元。從當前的消費水平來看,大學生月消費的合理水平應該在1000元左右。所以一般不超過1500元的消費水平我們都可以看做是合理的消費。超過1500的消費則可以看做是畸形消費。因為大學生沒有固定的收入,但是其支出卻與收入呈現出明顯的反差,享受著高等的生活,出現超前消費的不良傾向。
首先,大學生的高消費體現在虛榮上。很多學生為了在同學面前顯示自己的經濟情況,盲目追求奢華,將高檔消費當成是一種時尚。其次還有一部分學生存在嚴重的攀比現象。很多學生在大學時對成績的重視度下降,開始攀比消費,希望通過高消費和高檔的生活來壓倒對方,感受獨領風騷的虛榮,所以在吃、穿、用、住上都講排場,這種畸形的消費觀念容易使學生誤入歧途。最后超前消費心理嚴重。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他們消費大部分都在飲食以及穿戴等方面,這些消費超過75%。
二、大學生畸形消費的社會心理學
(一)現代社會思潮的影響
現代社會思潮被稱為后現代主義。從時間上劃分指上世紀60年代到現代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社會思潮。在現代的社會思潮中有主觀主義、非理性主義,而大學生是接受社會思潮最前沿的群體。他們非常容易受到這些社會思潮的影響,不會考慮歷史,也不會展望未來,而是一種活在當下的現實主義,所以部分大學生會把享樂以及放縱放在首位,因此會花費大量的金錢在追求物質和生活享受上。
(二)不良消費觀念的影響
大學生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和信息,這也體現在消費觀念上。一些學生將超前消費作為自己的價值觀,通過超前消費來體現自己的時尚。比如此前曝出的大學生裸貸事件。很大一部分學生選擇裸貸都是因為盲目消費使得超額透支,還有一些學生是為了體驗這種時尚的超前消費方式。
(三)從眾心理以及暗示心理的影響
從眾消費心理主要指的是大學生的自主意識較弱,獨立判斷能力不強,在周圍人的影響下。會選擇放棄自己的消費理念,而選擇與其他同學一致的理念和行為。由于大學生的年齡、所處的時代相同,所以在生活、交往以及生活等方面都容易達成一致,特別是看到其他同學買了新的物品后,無論自己是否需要都會跟風購買,逐漸養成浪費的習慣。同時暗示心理也對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暗示性消費指的是通過行為、語言等方面的暗示,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的影響。同時使得大學生按照他人的思維去無條件接受他人的觀點,進而產生沖動消費或者盲目消費的行為。
(四)大眾文化的影響
大眾文化指的是通過大眾傳媒,向城市大眾傳達一種模式化、平面化、批量化以及普及化的流行文化,利用媒體的炒作使得大眾接受其文化內容。當前廣告是向大學生灌輸大眾文化的主要途徑,對大學生的消費理念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使得學生追求品牌效應,影響大學生的物質文化取向。
三、結語
當代大學生中存在一部分畸形消費的行為。使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受到嚴重的影響。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可見,其主要受時代思潮、不良消費觀念、群眾心理以及大眾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所以要想消除大學生的這種畸形消費觀念。需要從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入手,采用科學的引導措施,幫助大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